回望2016年,青岛发生全方位的深刻变化:从产业结构到城市区划,从创新智造到动力转换,从民生福祉到对外开放……
透过数据,可以看出这些变化——
青岛GDP预计迈上万亿元台阶;青岛港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现代国际贸易运行指标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财政支出的72%共计973亿元用于民生……
这张高质量的答卷,背后是供给侧改革的纵深推进,是对外开放的不断进行,是宜居幸福城市的加速建设。
健康的发展路径
2016年伊始,青钢老厂区57载的历史使命完美谢幕,以“青岛特钢”命名的董家口新厂区进入正式生产阶段,更丰富的产品线、更高新的技术含量、更现代化的生产线以及更环保低碳的作业方式,使得青钢彻底告别老模式,跨入转型升级新阶段。
这只是这座城市供给侧改革、培育新动能的一个缩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表示,作为中国制造业强市,青岛始终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努力使之成为促进工业结构调整的“向上阶梯”,培育新动能的“肥沃土壤”。
2016年,青岛GDP总量预计突破万亿元,不但是数量的增长,更有质量的提升。
日前举行的“2016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发布会暨中国绿色发展高端论坛”,发布了《2016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这份报告测算了30个省(区、市)和100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并推出各地区的“绿色体检表”、城市绿色发展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等内容,青岛绿色发展公众综合满意度排名全国第5位。
健康度,表明在经济发展中,不仅注重GDP速度和规模,还要注重结构和质量,追求健康的GDP,让青岛的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也令这座城市创新动力更强劲,区域发展更均衡,生态环境更优化,民生保障更完善。健康的GDP来自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自于蓝色、高端、新兴产业的发展,更来自于大青岛的整体区域规划,“一谷两区”三大平台的建设。
“互联网+”“海洋+”“标准化+”“国际化+”……推进着青岛工业向智能制造转变。目前青岛的“两化融合”指数已达到74,比山东省平均指数高出17个百分点。海洋经济是青岛的优势,“海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路径,带来了青岛海洋生产总值两位数的增长。而制造的生命在标准,“标准化+”作为城市战略来抓,推动青岛制造业在新一轮竞争中持续提升品质。
蓝色硅谷、西海岸新区与红岛高新区组成的“一谷两区”为未来的城市经济打造了新的平台。蓝色硅谷围绕国家海洋战略布局,将聚集最高端的海洋科技研发资源。西海岸新区是国家级新区,突出海洋经济特色,形成大而强的制造业新平台。红岛高新区在做高、做新上下功夫,形成软件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的新聚集。
“去旧、促新、减负”,青岛这座城市的转型升级一直在探索,一直在路上。新常态下寻求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发展问题的一切答案,都要通过不断的改革去追寻,都要通过艰难的实践来检验。
跃升的城市定位
2016年年初,《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获得国务院批复,青岛由过去定位的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提升定位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
在青岛市市长张新起看来,这份总规让青岛的城市地位得到提高,定位更加明晰,城市的内涵也更加丰富。
为此,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优势,青岛提出建设“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早在2012年底,青岛不再有四方区,也不再有县级市胶南,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新市北和黄岛区,让青岛统筹公共资源、提高效率、衔接西海岸,发展蓝色经济有了更好的保障,让“大青岛”格局初显。“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与城市的新成长坐标一脉相承。
在“十二五”时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成为首个国家战略,打造“中国蓝谷”,更是为现如今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奠定了基础。多年来,青岛引以为傲的海洋科技成为青岛新的增长动力。
打造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青岛各区市、重点功能区在寻求自身的定位:蓝谷和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蓝谷核心区获批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12个重大科研平台加快建设,对建设海洋强市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国家政策试点全面实施,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成为带动全市发展的增长极;红岛经济区科技生态人文新城初具规模;市南总部经济中心区、市北中央商务区、李沧交通商务区、崂山金家岭财富金融聚集区、城阳轨道交通产业区、即墨汽车产业基地、胶州临空经济区、平度南村家电产业园、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域“各司其职”,协同发展又各具特色,组团发展产生的1+1>2的效果,为“十三五”时期青岛的城市设计和谋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老城更新,新区建设,城区北部崛起,南北城差距缩小,东西城区均衡发展……对于青岛来说,不管是城区、区域还是四市的发展,统筹协调的蓝图已经绘就。
鲜明的民生底色
一座宜居幸福的国际城市,还要有鲜明的民生底色。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来说,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努力从未停歇。
筑牢社保底线,为民生密织保障网。2016年,青岛财政支出的72%共计973亿元用于民生支出,重点加大了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公共事业方面的保障力度,提高了15项民生保证标准,新增了6项民生保障事项,扩大了3项民生保障范围,大部分民生保障标准居山东全省首位,多项政策为山东省唯一,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全市新增就业56.9万人,同比增长3.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比年度目标低0.8个百分点。承担棚户区改造任务6万户,改造任务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全面启动公立医院改革。青岛全市57所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展开,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门诊和住院费用首次出现双降,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在全国率先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积极建设“健康青岛”。
在教育方面,大力推进中小学标准化、现代化学校建设、教育资源均衡。在2016年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青岛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在参与调查的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中位居第一。
1—10月份,青岛市区PM2.5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7%;前三季度获得省政府考核奖励资金,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青岛在全国率先提出“用外贸标准办内贸”,创建扩进口与促消费相结合的新型消费市场体系。在商务部对全国首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验收中,青岛市的验收成绩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青岛又启动了整建制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日前,青岛全面完成中央确定的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各项试点任务,创新形成了以商贸流通领域法治化建设为主线,突出推进商贸流通地方立法和内外贸融合发展,确立了15项重点改革任务,在8个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山东省政府已发文在全省复制推广。其中,去年3月发布的《青岛市商品流通市场建设与管理条例》,成为全国首部地方商贸流通法规。
商业设施的不断完善也是宜居幸福的题中之义。
万象城、凯德茂、金鼎广场,不断开业的城市商贸综合体,刷新着城市的新商业地标,也让青岛的商业大戏一幕接一幕上演。
在传统的中山路商圈、台东商圈、东部商圈的基础上,新都心商圈、浮山后商圈、李村商圈、崂山商圈正在强势崛起,七大商圈格局初步形成。此外,“青岛城市购物节”、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青岛进口商品展等展会在繁荣消费市场的同时,也让青岛人收获着越来越多的幸福感。伴随着青岛地铁的开通,地铁3号线贯穿主城区,将为商业项目带来便利的交通和很强的区域辐射力。
延续过去,开启未来。在建设国际城市的命题下,“十三五”期间,青岛将续写精彩故事。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