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新的一年,怎样干?郑州已布好局,并加紧“落子”。
新开工8条地铁,新建支线路网42条、公共停车位5万个,发展18个中心镇,培育15个左右特色小镇……2月22日,郑州市召开2017年度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会议作出具体安排。同时,会议提出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坚持“以建为主、提升品质、扩大成效”,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县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增强郑州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实力。
“新型城镇化,牵一发动全身,必须做到厘清思路、抓牢项目、统筹兼顾、落实具体,充分发挥好其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的引领、推动和支撑作用。”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如是强调。
新型城镇化“转段”开新局
新型城镇化建设既要重“面子”,也要重“里子”。去年,郑州市委、市政府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把握阶段性特征,将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重心由过去的“以拆开路、以拆促建”转移到“以建为主、提升品质、扩大成效”上,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新在何处?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郑州新型城镇化建设呈现出崭新图景:去年,郑州机场开通客运航线186条、全货机航线34条,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居国内机场第15位;货运量45万吨,跃居国内机场第7位。郑徐高铁、郑焦城铁、郑机城铁开通运营,郑万、郑太高铁加快建设,郑合、郑济高铁开工建设,“米”字形高铁网正式成形。轨道交通1号线运行安全有序,2号线一期、1号线二期、城郊铁路一期通车运营,运营里程达到93.6公里、累计客运量超3亿人次,3号线、4号线、5号线、城郊铁路二期等轨道交通项目以及郑州市民文化服务中心市政交通工程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井字+环线”快速路网系统实现闭合。围绕2018年建成投用目标,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奥林匹克中心、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现代传媒中心“四个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目前15个项目全部开工……
以建为主靠的是什么?实践证明,项目是“牛鼻子”和主抓手,而铺天盖地、轰轰烈烈的项目建设也正在提升着郑州的承载能力、塑造着郑州的城市品质。
一条主线下做好“三篇文章”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潜力所在。”郑州市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如何释放潜力、厚植优势?郑州市提出,今年,围绕“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县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898个新型城镇化重点工程项目,计划年内完成投资1453亿元,以重点项目的落地见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为提升城市品质和承载能力,今年,郑州在强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方面“大动作”频频:拓展加密郑州机场航线,力争实现客运吞吐量2250万人次、货运量53万吨;保障“米”字形高铁网顺利建设,推进郑州南站和高铁快件物流集散中心同步建设,完善航空、铁路国际国内双枢纽集疏体系,建设国际性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依托郑州南站建设全省城际铁路枢纽,推进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建设,争取郑州南站至登封、洛阳的城际铁路尽快开工,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和快速路网,建设支撑城市群的区域交通网络。加快轨道交通和市政交通建设,全力推进2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4号线、5号线等6条线路建设的同时,新开工建设3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和二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9号线二期、10号线、11号线等8条线路,建设里程超过380公里,建设服务国家中心城市的畅通工程。全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全年开工安置房项目85个,回迁群众34.8万人,累计实现回迁人数突破100万人。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和商都历史文化区、古荥大运河文化区、百年德化文化复兴、二砂文化创意园四大重点文化片区建设,创造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形象展示窗口和重要文化品牌。
县城、中心镇是现代城镇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说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是一篇大文章的话,那么,县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则是另外两篇需要同样做出彩的华章。在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上,郑州市提出,加快实施县城建设提质工程,切实提高县城规划水平、承载能力、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重点发展区位条件优、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18个中心镇,从今年起,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对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奖补。
深化城乡一体化,郑州提出以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从今年起,将有计划地开展特色小镇培育试点,力争3-5年,培育15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而且,在财税支持上,市级特色小镇在3年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2年内,市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作为特色小镇专项扶持基金。
谋定而后动。为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郑州市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同时下发15个文件,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支持力度、台账管理、督导考核等举措抓出实效,推动郑州新型城镇化提速提质、“转”出新高度。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