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河北省20%以上城市建成区完成海绵城市建设

2017-03-13 11:10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作者:记者贾芳 通讯员王宝松

从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今年我省各市将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实现2017年开展20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2020年20%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去年我省海绵城市建设进展顺利,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迁安市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成立了PPP项目公司,试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石家庄市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区域详细规划,出台了规划设计导则、工程标准图集,确定了30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区域,已在近5平方公里区域内开展海绵城市建设;6个省级示范区中正定新区、北戴河新区、唐山湾生态城积极推进,其中正定新区已经在30公里起步区内实施了27项海绵工程。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是“两个优先、三个自然”,即城市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保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对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修复水生态、涵养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7·19洪涝灾害发生后,我省提出以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为重点,着力解决城市防洪设施标准偏低及暴雨内涝问题,到2020年,各市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完成海绵城市建设,全部完成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建成城市排水防涝数字信息化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省各市将加快专项规划编制、审查和报批。严格落实《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规定》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新区以目标为导向,优先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各市将按照《河北省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专篇编制指南》要求,将海绵城市建设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规划的全过程,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控制目标、空间布局和设施规模,并严格组织实施。加强审批环节管理,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为城市土地出让、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项目建设、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前置条件和重点审查内容。依托现有基本建设程序和管控制度,确保建设项目落地。推进唐山湾生态城、正定新区、北戴河新区、黄骅生态城、涿州生态示范基地和承德市北部新区生态城6个省级示范区加快建设,今年启动一批海绵型建筑和小区、道路以及广场、公园、绿地建设,起到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作用。张家口市重点推动崇礼区奥运场馆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各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将注重整体连片效应,统筹规划、有序建设、协同管理,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实现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综合整治,使分布于城市各处的雨水收集设施能够有效运作,发挥协同作用。

近日,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廊坊5个城市已列入全国60个内涝灾害严重的城市开展排水防涝补短板建设名单,补短板首要任务就是推进源头减排工程,也就是海绵城市建设。5个城市将尽快组织实施排水防涝补短板项目,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省住建厅要求各市在今年汛期前明确易涝点整治区域,制定易涝点整治方案,提前谋划排涝设施建设,补齐建设短板。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重点推动雨水源头减排工程。在易涝点汇水区范围内,谋划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消峰调蓄设施,增加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对道路、广场、停车场等进行透水新改造,将区域内屋顶以及其他不透水表面的雨水就近引入,通过渗、蓄实现源头减排。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