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住建部近日批复宁波成为全国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我市“名城名都”建设迎来新的发展良机。推进城市设计试点,促进城市有机更新,我市将从制度上保障落实城市规划,探索适用的城市设计技术路径,保证城市设计科学合理、好用、适用。在今年市两会上,如何结合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城市设计,促进城市转型发展,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人物名片】
毛海娟 市人大代表,奉化区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
汪 琳 市政协委员,宁波市规划局详细规划管理处处长
“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其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城市空间,目的是对城市空间的优化,是对理想空间形态的描绘,包括宜人的街道尺度、体贴好用的景观细节、统一的建筑风貌、连续的公园体系等。”毛海娟代表认为,城市设计可以对整个城市的景观结构、建筑的高度风格进行把控,而微观局部的城市设计强调景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设计。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关注城镇功能、空间、景观等多个层面的设计门类,从宏观到微观已与各层级的法定规划密不可分,与城乡规划的全过程形成互补。”汪琳委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对树立城市设计战略地位的思考。他认为,通过城市设计,可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并对单体建筑的形体、色彩、体量、高度等方面进行细化管控,从而协调城市景观风貌。
如何更好地推进城市设计工作?毛海娟代表认为,首先要注重特色引领,避免“千城一面”。城市特色来自于城市形态和城市文化。独特的文化更容易让城市品牌声名远扬,但城市形态也很重要。清一色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并不是城市形象的最高境界,特色街区、生态城区、协调的景观设计、便捷的交通等等,都是生活于城市的市民所能感受到的城市品位。其次要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再漂亮的城市,如果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没有良好的“弹性”,一下大雨就淹城,没有人会认为这个城市设计是好的。
汪琳委员则建议,要把“滨水、历史”这些资源作为城市设计的主旋律,制定城市设计导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整体把握,对各功能区风貌形态进行针对引导,把城市特色、文化意象体现在城市建设风格中。要围绕三江六岸的主线、加强塘河体系、东钱湖、东部新城等重点区块设计,挖掘凸显城市特色,体现宁波地域特征和时代风貌,真正塑造宁波独一无二与印象深刻的城市特质。
汪琳委员还建议,要强化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塑造、历史文脉传承、城市特色挖掘的指导作用,并将城市设计的成果纳入法定规划,把城市设计作为土地出让、规划许可的重要内容。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