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新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消息公布以来,广大市民十分关注。近日,镇江市政府举行《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政策解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此轮总规修订的情况,并就当前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修订成果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此次总规修订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市规划局局长梅耀林说。
“第一个方面是:调整了城市规模,解决用地矛盾,促进城乡统筹。”根据镇江城市历年人口增长的趋势预测以及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预测2020年镇江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33万人;按照国家原则上人均不超过110平方米建设用地的标准,我市到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将调整为146.5平方公里。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同时,规划的修订也解决了城市用地的矛盾,特别是解决了镇江城市当前和2020年前城市规划建设的合法性问题,确保重大基础设施及产业类项目落地。
“第二个方面是:强化集聚发展,优化空间管制,构建生态格局。”按照我市“生态优先、特色发展”的要求,本轮修订用“多规合一”的思路,完善了生态格局,将中心城区规划用地与生态红线高度吻合;并与《镇江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及《镇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确保基本农田保有总量;同时按照《城市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管理办法》以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明确区域空间管制要素。特别是新增加的“三区四线”控制体系,根据地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不同,规划将市域空间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同时划定了城市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并明确了具体管控要求。
“第三个方面是:同步优化和提升城市支撑发展体系。”规划修订围绕城市职能的提升和城市规模的增加,完善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支撑;进一步提升了综合防灾、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等城市安全保障规划;加强了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相关内容。
总规修订
百姓可期待的幸福感
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与市民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
根据总体规划修订要求,镇江城市的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因为总规修订增加了“三区四线”控制体系,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城市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并首次在市域层面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要求,全力构筑“连山、串城、面江(河)”的网络化生态安全格局。
市民生活品质将进一步提升。本次总规修订提高了中心城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等配套设施的用地规模、比例,适度降低了工业用地的用地规模、比例。
公共配套设施的增加将更好地满足市民生产生活需求。
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首先,总规修订通过完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引入城际铁路网络加强了与南京、扬州、上海、杭州等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今后市民对外出行速度更快、选择更多。其次,通过快速路的构建加强了各辖市区、沿线城镇与中心城之间的联系,缩短了通行时间,市民在选择居住、就业和休闲目的地方面将更为灵活。最后,针对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的特点,中心城区将着力构建“绿色低碳、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综合交通体系,以引导城市空间发展为目标,推动公交优先发展,完善城市骨干运输网络系统,营造良好的步行和自行车系统,形成网络清晰、结构合理、快速便捷、绿色环保的城市交通系统。
除此以外,本次总规修订还包括城市规模、绿地系统、历史保护、城市安全等内容,这些都对提高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增强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质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轨道交通
远景“一轴两射三联”
未来镇江将构建“绿色低碳、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综合交通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以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
本轮总体规划立足对轨道交通超前进行规划预控,按照前瞻性和系统性要求,统筹人口分布、交通需求等情况,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功能定位等;并深入规划研究镇江轨道交通骨架线路走向、主要换乘节点和用地控制要求,实现与城市人口分布、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相协调,指导城市轨道交通长远可持续发展。远景形成“一轴两射三联”的轨道交通体系,预计先期启动轨道1号线、轨道2号线、轨道3号线建设,服务镇江中心城区主要客流走廊,促进宁镇同城化发展。
关于市民关注的轨道交通何时开工的问题,市规划局总规划师段志旺说,根据规定,“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以上”。虽然近年来的轨道交通建设审批中,国家已逐渐放松了条件,突破了“城区人口300万以上”的底线,但目前镇江的人口缺口仍然较大,是获取建设轨道交通资格的主要限制条件。
但此次总规修订充分考虑了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要求,目前在前期研究工作方面,从线网规划、建设方案、建设规模、资金筹措、财力保障、综合衔接、环境影响、建设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谋划,一旦符合报建条件将及时进入审批程序,从而在科学编制规划的基础上确保建设规模和速度与城市交通需求、政府财力和建设管理能力相适应。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