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原城市群的首要突破口⑨7本报记者聂冬晗摄
国家中心城市具有引领和带动区域发展作用,是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河南省建设中原城市群实施方案》指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必须坚持核心带动,把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作为首要突破口,强化郑州综合服务和枢纽门户功能,推动与周边毗邻城市融合发展,形成郑州大都市区,打造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郑州在中原、中部、全国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哪些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哪些政策倾斜与支持?近日,由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举办的“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理论研讨会”在黄河科技学院举行,来自省发改委、省社科院、省委党校、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学等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交流。
建设“郑中心”约需要十年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喻新安
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于是,郑州这个内陆地区省会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这个“高大上”的名号画上了等号。其实,对郑州获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则消息,不同的人群听闻有不同的反响,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仅是外地人,即便是郑州人、河南人,又有多少人除高兴外会不感到意外呢?要知道,目前国家正式公布的国家中心城市只有八家啊,其含金量、稀缺性和厚重性可想而知。郑州能够荣膺其列,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郑州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局和未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基于郑州所具有的综合优势、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概括起来就是区位优势、枢纽优势、市场优势、腹地优势和巨大潜能。对社会大众来说,对郑州获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从大背景、大格局、大趋势来认识和理解,从全球海权向陆权转变的时代潮流来审视,从综合交通条件、信息技术、新业态等对区位的影响来判断,从中央提出并实施的新国家战略的需求来把握。
总的来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赋予了郑州、河南新的重大历史使命,就是“辐射周边、活跃全局”,“让中原更加出彩”。因此,郑州必须有更大的作为和担当。尽管郑州现在还不够强,但基于国家的需要,郑州必须强起来、大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我的基本判断是,郑州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需要十年以上时间,大体到2030年,郑州有望成为全国位居前十的国家中心城市。(本报记者栾姗整理)
“郑中心”要发挥四大优势
——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建国
国家发改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区位优势明显、腹地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等,我把它概括总结为四大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区位交通运输的天赋优势。这是郑州固有的,接下来最主要的是怎么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比如说打造国家物流中心,通过物流带动资金流、信息流、人流,促进郑州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个优势是郑州国家战略叠加的政策优势。河南叠加的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和平台中,郑州是核心,也是龙头。拿到“国字号”的牌子之后,怎么把战略叠加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地方发展,这才是关键。郑州要将带有先行先试的任务完成好,吸引社会资本入驻。
第三个优势是市场腹地的人才优势。河南是经济、人口大省,农村市场的潜力很大。郑州怎么把这些优势作为自己发展的腹地和支撑,这就需要郑州一定要放眼全国,把人力资源、经济总量、市场规模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支撑郑州转型升级。
第四个优势是潜力转化的后发优势。河南在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和全国有差距。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河南的城镇化是不均衡的,河南承载劳动力能力比较小,人口都跑出去了,这就导致郑州的城镇化是非均衡的城镇化,但是短板也是潜力所在。(本报记者栾姗整理)
“郑中心”向全球城市进发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苗长虹
中国经济学家把国家中心城市分解成三种不同的类型,最高的分类是全球城市,然后是综合性国家中心城市和特色性国家中心城市,把未来国家中心城市分成三个不同等级,一个等级是未来我们要形成几个真正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全球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一个等级是综合性国家中心城市,有深圳、重庆、成都、武汉、郑州等;稍微弱一些的国家中心城市叫作特色性国家中心城市,像沈阳、厦门、乌鲁木齐等。
怎么从理论上看待城市,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多维度、多尺度的战略视角,多维度代表观察城市的维度有很多,可达性、经济、社会、文化、创新、环境、宜居、国际事务等,要从这些方面观察城市。多尺度就是全球、跨国、国家、地域、地方尺度等,也就是说观察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城市,在国家多极网络和未来全国城镇体系网络当中的地位。
郑州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找到一个国内城市进行对标管理,我觉得可以对标成都,竞争武汉。你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才能有活力。错位西安,郑州要跟西安进行错位发展,要把郑州要素质量、产业质量进一步提升,然后是嵌入网络、短板突破。只有这样,郑州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才能实现,最终在中原城市全面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的过程中,向着全球城市的目标进发。(本报记者栾姗整理)
新发展理念贯穿“郑中心”
——河南省工程咨询中心党委书记赵书茂
国家批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对郑州来说是一种机遇、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责任担当。
目前是大转型、大创新的时代,在这种时代就要运用新的发展理念的转变带动发展方式的转变,用发展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引领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提升。由此,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应该把新的发展理念贯穿在全过程。
第一是坚持高标准,提升质量。河南的城镇化水平该比较低,郑州的省会首位度也比较低。从发展来看,郑州市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强调两个指标,一个指标是城市的高颜值,就是强优美;另一个指标是关注高幸福指数,城市是让生活更美好。
第二是用创新的理念来科学地进行规划。郑州市在规划建设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产业转型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积极把握和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然后着力发展枢纽经济,着力提升经济的综合实力。
第三是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建设三生城市。郑州在建设中要进一步优化郑州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综合运用城市双星的手段,将城市提质和生态环境综合来考量,着力构建主城区的绿色生活圈,城市周边的生态隔离圈,外部森林的保护圈,突出西部山区、黄河沿岸生态景观功能,彰显绿城的特色,构建生态、生产、生活和谐的三生形态。
第四是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在郑州建设中心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全过程当中,优化郑州各类功能的空间布局,从供需两侧进行制度安排,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第五是运用协调的理念建设高效城市。城市也是一个有机的生物体,要充分强化郑州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引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和支撑中部崛起。 (本报记者栾姗整理)
“郑中心”要对接“三大平台”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陶冶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什么新的路径?我认为应该从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变化中寻求郑州发展的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要积极作为,强调国家战略支点作用。战略功能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最大优势。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口岸的互联互通;要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承接北京产业的疏散,还要强化南水北调水资源的保障,同时推动生态环境的联合治理和保护;要主动对接长江中游经济带,深入推进与武汉基础设施、旅游开发合作,同时在科技要素、市场准入、政府服务方面要与长江中游经济带对接。
第二方面要依托优势,打造城市发展的枢纽特色。郑州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特色就是区位优势,我们肯定要建设成贯通境内外、连接中东西的交通体系,推动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等国际物流通道建设。
第三方面要提质增效,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肯定要带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注重发展枢纽经济、创业经济、数字经济,要培育发展新动能。继续推进自创区建设,要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带动郑州产业转型的升级,还要加快培育开封、许昌、焦作、新乡的融合发展,形成大的融合绩效来参与国际竞争。
第四方面需要传承发展,彰显中原文化魅力,文化底蕴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灵魂,一定要深入挖掘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的平台,挖掘商都文化、嵩山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持续办好拜祖大典、少林武术节,深化“一带一路”沿线人文交流的融合,塑造具有中原文化特色、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形象。(本报记者栾姗整理)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