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编任务
破解延续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破解工业化水平提升与资源环境掣肘的矛盾
破解圈层发展带来的单极无限扩张和由此产生的“大城市病”问题
从锁定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到确定“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战略,再到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成都的城市发展战略如剥洋葱般层层展露、逐渐清晰。记者7月3日获悉,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正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曾参与雄安新区规划编制的多支规划团队受邀参与规划编制。
拥有2300年建城史的成都,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历多次城市发展重心转移。今年4月举行的成都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战略,随后,高水平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被提上日程。
成都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新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师法自然、守正出新、登高谋远”,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对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进行优化调整,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蓝图指引和路径遵循,特别是把实施“东进”战略作为重中之重,着眼未来50年乃至100年发展,通过产业分区、集约开发、集群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东移,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
在7月3日举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东进”战略规划专家咨询会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的规划团队带来之前的规划研究成果,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经验,探索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借鉴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经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城市经济地理,将成为成都城市总规修编的重要参考。
会议认为,成都此次城市总规修编承担了破解延续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与城市发展的矛盾、破解工业化水平提升与资源环境掣肘的矛盾、破解圈层发展带来的单极无限扩张和由此产生的“大城市病”问题,以及延续成都产业发展与城市文化特质等多重任务。
“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布局战略被认为是一系列“破局”的关键所在。“十字方针不代表发展的力度和秩序,而是方法和导向。”成都方面表示,“十字方针”的战略意义,是要实现成都由单极发展向双城发展迈进、由圈层发展向多中心支撑迈进、由同质化竞争向错位发展竞争迈进。据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将从交通带动力、资源承载力、产业承载力、品质影响力和创新创造力五大内核着手,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备受各方关注的“东进”规划编制是此次城市总规修编的重要组成。会上,成都宣布,聘请刘太格等20位国际知名城市规划专家,组建成都市城市规划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成都城市规划尤其是“东进”战略规划提供战略性、前瞻性、专业性决策咨询。现场,16位与会专家从生态、交通、产业、经济、地质、水文等多个角度,分别提出规划建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李晓江评价,“东进”的提出让成都真正“解套”,彻底打破了原有城市格局,为重塑城市经济地理提供了可能。会议透露,“东进”规划,将瞄准开放门户、产业新城和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的定位,科学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发展规模、空间布局等。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