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由宁、苏、锡、常、镇、通、扬、泰8市组成的“扬子江城市群”未来该如何发展?“高大上”的扬子江城市群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有哪些利好?22日,由江苏省发改委和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高层会议”给出了答案。
交汇点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江苏省发改委正会同省相关部门、沿江八市着手起草形成“1+X+8”的规划实施体系。在交通方面,未来将在“三纵四横”高铁网基础上形成扬子江城市群高铁“三环”,真正实现双城生活,互联互通。
已启动起草“1+X+8”规划实施体系
江苏的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在接受交汇点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球来看,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竞争合作的主要空间载体。目前,省发改委正会同省有关部门、沿江八市着手起草形成“1+X+8”的规划实施体系。
朱晓明说:“江苏的发展现在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目前江苏构建了‘1+3’模式。‘1’个扬子江城市群。另外‘3’个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沿海地区开发以及宿迁、淮安、包括苏中地区的经济生态区。就扬子江城市群来说,南京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长三角地区发展中,上海扮演了领头羊作用。扬子江城市群中,南京经济发展提升了,整个扬子江城市群就能得到提升。”
那么,在“1+X+8”规划体系中,“X”到底在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呢?对此,江苏省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孙志高表示“X”可以包含多方面。比如,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过去,高速公路是江苏交通的优势。随着高铁建设“铺开”,高速公路优势变得不明显,这就需要高铁建设通达。过江通道方面也要提升,扬子江城市群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跨江融合发展。
同时,信息化基础设施也需要有新的提升。此外,创新也要有突破。江苏集聚各类人才,创新成效需要进一步提升。“要振兴实体经济,就必须抓住创新。江苏的实体经济在全国占比中超过10%。如果江苏的实体经济进一步提升了,那么对全国的示范作用会非常明显。创新带动的是更多新兴产业,那么占据江苏经济70%的传统产业如何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要求,等等一些列内容都可以成为‘X’。 ”孙志高告诉交汇点记者。
打造扬子江高铁“三环”
未来市郊铁路最高时速有望达200km/h
高铁的互联互通并不只是简单的A地到B地,而是更快速,便捷。苏交科集团轨道研究院院长黄海明介绍说,沿江八市城市群各有发展,打造扬子江城市群就是要把生产力要素,人的要素流通起来,这就需要建设扬子江高铁环。
扬子江高铁环就是以“十三五”期间,江苏全面建成“三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为基础,构建扬子江城市群区域内的高铁“三环”。“一环”就是以北沿江高铁、京沪高铁为基础,实现沿江八市快速通达西南等全国各地区。
“二环”就是以沪宁高铁、南沿江城际为基础构建沿江八市快速通达南京、上海。“三环”就是城市到城市郊区,内部小城市之间的通达。高速铁路每15分钟一班车,真正实现双城生活快速达。
“比如,现在南京的S8(宁天城际一期),S1(机场线)最高时速达到120km/h。全程坐下来也要近1个小时。目前,我们在做研究,希望未来新建的类似S8、S1的市郊线可以达到160至200公里每小时。”黄海明告诉交汇点记者。
在通达便捷程度上,黄海明表示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广东到东莞的城际铁路有一段是在地下,可以理解为高铁+地铁的模式。这样,就省去了高铁到站,再下车换乘地铁的麻烦。“我们也在做研究,希望将来这样的模式也能出现在扬子江城市群中。只有对内对外构建了高铁环,才能形成扬子江城市群整体的高铁网络体系。”黄海明告诉交汇点记者。
《南京江北新区科技创新规划(2016-2020)》
强调区域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
除此之外,交汇点记者还从会议上了解到,《南京江北新区科技创新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已完成编制,该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功能定位、战略路径、重点任务和改革措施,描绘了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
中国科学技术战略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陈诗波博士介绍说,《规划》按照“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统筹国际国内创新创业两类资源,优化市场、制度和文化三个环境,聚焦“4+2”产业体系的六大产业”的战略路径,建设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包括主动承接和部署实施关系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群体、建设面向未来的高效研发组织体系等。
同时,建设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未来产业前沿技术等。在创新型人才队伍集聚方面,面向全球开放引进顶尖人才、围绕重点产业汇集专业人才、借助院校资源培养创业人才等。此外,新区还将构建创新要素顺畅流动的技术交易体系、打造功能健全的创业孵化体系、建立多元化、低成本的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体系等。
交汇点记者注意到,《规划》更加强调区域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的科技创新高地和经济增长极,呼应并对接上海浦东新区、上海自贸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连接国内外综合性开放创新平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区域合作。同时,全力打造江北新区“互联网特区”,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与创业孵化的国际化水平。
通讯员 余丽莎 交汇点记者 李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