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中山的“大湾区”时代:如何重拾昨日风光?

2017-08-07 09:5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框架下的更为全面的统筹发展,将使作为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的中山的区位优势得到更符合价值的体现和重视。

盛夏的广东,烈日和暴雨交替上场。

这样的天气里,黄维汉每周都要在广州和中山间往返奔波多次。尽管已在广州打拼多年,但他却将此次创业的地点选在了中山,这里有吸引他的地方。

这座位于珠江口西岸的城市,南连珠海、北接广州、东与深圳和香港隔着伶仃洋相望,是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以“中山”为名,大多数人对其并不感到陌生,但似乎也难言熟悉。

本质上看,这也只是一座南方小城,它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排名广东倒数第二;人口也仅300余万,经济总量才刚刚迈过3000亿门槛。

中山是中国所有“普通城市”中的一员:非一线、非省会、非口岸城市也非大型交通枢纽,它的成长更多是遵循着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对机遇的创造和把握。

回溯历史进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山的“风光”时刻。彼时,借由国企改革转制释放出的初始推力,中山民营经济在全国率先活跃,并与随后涌入的外资及台港澳资本形成合力,共同缔造出繁荣的制造业,成为“广东四小虎”之一,辉煌一时。

随后,在全国城市争相崛起的浪潮中,中山变得没有那么突出了。作为对比的佛山和东莞,如今都已在冲刺万亿GDP。

不过,如今中山迎来了更大的机遇,这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加速推进的“深中通道”和广东大手笔布局的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人们相信,这将赋予中山更突出的区域定位、更便捷的交通、更为全面的广深资源辐射和更高端的产业,而中山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宜居的环境也将在此衬托下变得更为诱人。

机遇面前,中山如何再一次实现自我突破?

从率先起跑到四个“难以为继”

列车从广州出发,一路向南疾行40多分钟就到中山站。从月台向外走,两侧随处可见服装城和家具企业广告,直白而精准地揭示着中山的经济底色。

珠三角城市多因制造业而兴,中山也不例外。不过,不同于东莞从一开始就依托“三来一补”产业驱动的模式,中山经济起飞的初速来自地方国企改革的推动。上世纪80年代,中山一批国企陆续改革转制,为当地经济注入一股活力。威力、小霸王等中山品牌在“广货北上西进”的时代浪潮中畅销全国,一时风光无限。

这批被称为中山“十大舰队”的企业在打响中山制造知名度的同时,也迅速激活了当地民营经济活力,大批民企顺势涌现。紧接着,外资纷纷登陆中山,并带来技术、订单和设备,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繁荣,并与当地民企共同构成往后主导中山经济的力量。

这种相对自由的发展逻辑创造出“一镇一品”的产业模式,即一个镇区围绕着一个特色产业发展,如小家电、服装、灯饰和五金等。

“这种产业集聚实际上一直在不断深化,延续至今。”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仕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镇一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中山又形成“一镇多品”、“多镇一品”并存的产业格局,不断推向极致,继而形成制造业发展的“中山模式”。

今天,尽管多数专业镇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但有不少产业近年来通过转型升级获得新的生机,比如发展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灯饰照明专业市场的古镇镇。

市场经济率先起跑,以及产业集聚不断递进,为中山带来实质性的发展成效。早在1989年,中山就被国家列为全国首批36个跨入小康水平的城市之一。

但也不得不承认,随后中山在全国城市发展格局中变得没那么突出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可以佐证:佛山和东莞如今分别站上8000亿和6000亿的GDP门槛,并且都提出冲刺万亿GDP的目标,而中山却不断面临着GDP被惠州超越的挑战。

中山“率先起跑”获得的短暂优势未能在时代巨大变化中延续下来,当年的“十大舰队”很快风光不再,使得中山经济缺乏龙头带动,难以中和专业镇经济模式的松散和无序。

梁仕伦则分析说,中山自身资源和发展模式也逐步遭遇局限,但又地处珠江西岸,加之外部交通基础设施较为不畅,接受珠江东岸的广州、深圳和香港的辐射向来较弱,导致产业优化与创新较为滞后,“这应该也是所有珠西城市的通病”。

2016年底召开的中山市党代会更直接指出,中山以传统专业镇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以土地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以镇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难以为继、以现有城镇空间布局建设宜居城市难以为继。

这四个“难以为继”无疑是处于转型关口的中山对过往发展问题的反思与面对。梁仕伦也评价说,尽管中山不是在衰落,但担心被“边缘化”的危机意识也正不断增强。

“解锁”中山区位优势

幸运的是,伴随着危机意识的增强,机遇再一次降临中山。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无疑是获得国家战略重视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多位观察人士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框架下的更为全面的统筹发展,将使作为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的中山的区位优势得到更符合价值的体现和重视。

与此关联的另一个机遇是2016年底启动建设的深中通道工程。这条连接珠江东西岸的通道将打破伶仃洋阻隔,让中山得以更顺畅获得深圳辐射带动。此外,广州与中山还正谋划将前者的地铁18号线延伸至中山,届时中山将直通珠江新城。

“受制于外部交通掣肘,中山的区位优势都停留在口头,没有变现。”梁仕伦说,大湾区城市群内部互联互通的强化,将逐步“解锁”中山的区位优势。同时,通过全面对接广州、深圳和港澳,中山也能破解自身经济发展中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

此外,广东近年来大力推进的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亦为中山加速经济动能转换提供助力。

按照广东“十三五”规划,中山被定位为: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和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

而对照这四大目标,以及一系列的机遇和自身诸多短板,近年中山的发展思路也开始对应地出现调整和梳理,其中核心的一个就是实施组团式发展战略。

此举,旨在扭转过去镇区主导模式下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混乱、无序、低质的尴尬现状,提升这两大方面的发展质量和吸引力。当地观察人士指出,重大产业平台和特色小镇的建设由此成为中山推行这项工作的两大重要抓手。

“中山的问题其实早就暴露,但是传统发展模式有其惯性,而过去认识也没有如今统一,问题始终没有真正解决。”梁仕伦分析,尽管中山没什么非常漂亮的“单向得分”,但综合优势并不弱,当前应抓住机遇,加速自我突破,重塑新的更富竞争力的优势。

一座“恰到好处”的城市

即便是普通市民,对“机遇降临”亦有着直观感受。中山一家企业的白领程秋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过快速上涨的房价,仿佛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中山。

黄维汉选择在中山起步创业,亦有对中山未来发展的看好,但在创业者更加系统化的决策思维里,吸引黄维汉的还有中山当下的种种明显的优势。他是中山市一九零五影业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这是一家从事私人影院的初创企业,选择中山的原因非常简单:相对一线城市低廉的房租和人工成本、友善的营商环境,以及当地较强的消费能力。

数据也显示,2016年,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12元,这一数字大大领先广东及全国,也高于温州、青岛、南通、泉州等经济发达城市。

近年来,中山也开始积极加入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战”,谋求以此培育更多经济新动能。今年初出台的“中山人才18条”就对创新创业团队开出最高达3000万元的资助。

中山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宜居的环境也在诸多机遇的衬托下显得更有吸引力。程秋砚在中山读书,并且是一毕业就留下定居的新中山人。“我读大一就决定定居在这里。”她说,相对一线城市的沉重压力和老家的欠发达,中山各方面显得恰到好处。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