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各个区域板块均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快速变化的同时,区域间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发展功能不够清晰、产业结构趋同化的问题,客观上加大了转型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压力。在新的时期,区域发展要体现更高的要求,需要从战略上谋划区域功能的总体布局。
重构江苏区域发展功能布局,就是要在发展思路上从依照自然地理方位布局生产力转变为根据市场化发育程度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布局生产力,形成新的区域功能格局。例如,过去一条长江把江苏划为苏南与苏中(早期为苏北),如今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已经把江南江北逐渐连成一片。更重要的是,市场自身的发展要求生产要素在江南江北之间自由流动,使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达到更高的效率,扬子江城市群就是呼应了这种发展的客观要求。
发挥不同地区的功能作用,关键是要解决部分苏北地区的发展之道,如果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不能通过新的区域功能布局得以较快发展,区域功能化发展就不能算成功。特别要指出的是,部分苏北地区发展生态型经济,并不是不要工业化,也不是不发展制造业,而是要发展有特色的有利于彰显本地生态优势的产业,避免简单地接受苏南淘汰产业的转移。这一区域应当尽可能发展和本地生态环境一致的特色产业,加快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长远的安排,应适当考虑和谋划生态经济区的人口迁移,以缓解当地的人口压力。如果一个县的人口多达100多万甚至近200万,人口密度过高,这个地方也很难发展生态型经济。
相对而言,江苏沿海地区是功能发展的薄弱之处,连云港、盐城作为区域发展增长极,城市能级难以满足发展要求,南通对接上海,向南融入趋势明显,沿海城市缺乏纵向联动效应,海洋经济开发只是刚刚破题。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快沿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沿海城市纵向联动,在扩大区域市场的过程中对沿海地区发展做出新的谋划。
毫无疑问,在重构江苏区域功能布局的格局中,扬子江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龙头与核心的作用,发展条件也更为成熟。这里不仅将形成超大规模的城市群,而且在发展功能上对全省乃至于长江流域都起到带动的作用。重要的是,要从更加开阔的视角和尊重市场机制的思维来谋划这一区域长远的发展。
首先,要把扬子江城市群按照创新发展高地和创新要素集聚区来加以建设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不应是苏南苏中沿江城市的简单集合,也不仅仅在于放大城市群的效应,更大的意义在于利用这一独特的城市高度密集的沿江走廊,全面对接上海,联动整个长江经济带,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形成一个创新活动异常活跃、创新产业高度繁荣、创新驱动成为主力的创新功能区。从国内外发展动向看,创新发展越来越呈现这样的规律,即创新活动首先高度集中于具有一定地理指向的特定区域,然后向四周甚至在国际上逐渐扩散。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基础好,城市间联动有体制优势,而且世界上创新区域也不限于湾区的特定地理指向,其他有地理指向内在联系的特定区域,只要条件具备,也完全可以建成创新活动集聚区。扬子江城市群联结上海和长江经济带,地理指向清晰,完全有可能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创新区域。
其次,要建成高度国际化的城市群,成为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国际门户区。扬子江城市群地处长江流域通向大海的最前端,客观上是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前沿,应当把这一城市群建成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走廊,成为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国际门户区。编制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应当进一步开阔国际视野,融这一城市群到太平洋西岸和亚太地区的经济地理版图和产业发展动向中去谋划,将之打造成高度开放、吸纳国际高端要素尤其是创新要素的国际知名城市群。要特别注重引入、集聚和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产业,并形成高端产业价值链,带动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要特别注重推进、提升企业国际化的水平,既要引入知名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更要促进涌现一批善于配置国际要素、国际竞争力强的本土型国际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要特别注重完善、丰富城市的国际化内涵,大力增加城市的国际化元素,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使城市群的国际化具有坚实的载体。尤其是南京和苏州,应当在城市群的国际化方面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
此外,要尊重城市发展自身的规律,尊重市场机制,在这一特大城市群的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市场的力量已经使得扬子江沿江两岸的许多县级市形成连片发展的格局,城市间相互融入发展的态势逐渐明显。规划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展,应当最大限度地打破行政区划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不仅要通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推进城市群内联通联动,还要尽可能让城市群内的公共产品做到最大市场覆盖,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也尽可能在城市群全局范围内来谋划。在地理指向上,由于市场力量的推动,群内部分区域,如苏锡常地区,完全有可能发展成城市连绵带形态,即密集的城市间市场界限和要素配置界限逐渐淡化消失,应当尊重这一发展趋势,允许大城市群内有不同的次城市群形态,造就一个内部充满活力的特大城市群。
(作者为东南大学教授、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