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仇保兴:健康和谐城镇化必须坚守五类底线

2017-08-22 09: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8月20日电 (严格)19日,清华大学第12届公共管理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会中表示,城镇化的过程从硬件而言是钢筋水泥在祖国大地上进行铺设的过程,如果在城镇化过程中犯了大的决策错误,由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放错地方或引发恶性循环,就像美国城镇化造成了城市的蔓延,后果至今为止难以解决。因此仇保兴认为健康的城镇化必须坚守五类底线。

底线一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仇保兴表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均衡协调是我国重要的方针,根据实践证明,大中小城市在数量上应呈现金字塔式分布,超大规模城市一两个,下面一大堆大城市,然后有更多的中小城镇。凡是形成这样金字塔分布的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都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今天长三角就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典范,生产要素在上海与周边的城市之间双向流通,这种双向流动造就了地区的均衡发展。

这位原住建部副部长认为,小城镇建设必须在人居环境下功夫。而人居环境下必须要有规划管理体系;必须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必须要有一套非常好的绿色建筑,能够节能减排,能够让人舒适地居住;公共服务质量应该类同于大城市或者大中城市,这是四大需求。先行国家10万人以下的城市非常简便的行政管理模式就集中在这四个方面。

底线二 城市和农村互补协调发展

仇保兴表示,当城镇化率超过50%的时候,传统的农村乡土文化、田园风光、农业景观就会成为稀缺的资源,农村将成为一部分人口返乡的热土,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能使造就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三农“问题解决越顺当,城乡的关系越能够健康发展。

但这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也提醒,不要有过高的城镇化预期。西方“新大陆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人口主要构成都是外来移民,都出现了90%以上的城镇化峰值。但是具有传统农耕历史的原住民国家,城镇化率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会造成一部分人返乡,城乡之间的人口会双向流动。这些国家城镇化率的峰值最后会稳定在65%~70%,不是90%。

目前50岁以上的外出农民工数量急剧减少,50岁以上考虑回乡,55岁基本回乡。国务院曾发文解决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实际问题,这也是过高的城镇化预期打的“止痛针”。

仇同时反对盲目的“生态移民”把农村改成城市社区,造成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古村落消亡。

“把城市的建设模式搬到乡村去,这是最要命的”,仇保兴说。

底线三 紧凑式城镇空间密度

仇认为城镇化一定要高度警惕城市蔓延,城镇化如果在土地制、规划管理上如果出现重大政策失误,城市蔓延就会出现。城市蔓延一旦出现后果就难以想象。所以应该要建立功能混合、人居环境良好的紧凑城市。

这种紧凑的模式包含着人居环境品质要素,就是100%的居民步行500米可达公交站点,100%居民步行500米可到达学校医院。还有防止工矿建设用地粗放,纠正小产权房问题。更重要的就是防止私家车引导式基础设施过度建设,城市内部不能过度修建高架桥,修建高架桥就使得公共交通不能通达,要建设步行友好、街道充满活力的城市。

底线四 防止空城

仇保兴在会中透露,内蒙古某个城市只有40几万人,但是所建成的新区可以居住140几万。

原因之一就是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原因还有已经到了城镇化中期之后,决策者误判还有很多农村人口要转移,其实已经没有了,所以出现“空城”、“鬼城”。

仇保兴强调,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可靠的人口来源,打着城镇化的旗号盲目开发房地产,最后沦为“空城鬼城”是对资源的浪费,生态的破坏,需要特别警惕。

底线五 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

仇保兴说,中国大多数城市都座落在山环水绕的优美环境之中,都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好传承好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不仅是保留和展示城市特色、改善人居环境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城市经济竞争力、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城市空间整体价值和文化自信心的必然选择。今后,一定要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微更新来取代过去的大拆大建、大挖大填。

他指出,先行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两类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绿色的高等资源。只要将它们妥为保护,就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用之不竭的宝贵资产。

仇保兴表示,健康和谐的城镇化是由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合理配置,合理协作的结果。如果大的决策失误触动了上面几条底线,错误后果不堪设想。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决策是长久的,必须要考虑到下一代的生活空间,实际上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精要。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