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规划局对外发布消息,《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已获市政府正式批复。按照规划,到2020年,南京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什么是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会“呼吸”、有“弹性”,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减少城市遇到暴雨时出现“看海”的尴尬。
2016年7月6日,南京市政府下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此次专项规划获批复意味着南京开始全面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旨在统筹解决内涝、城市面源污染、水生态破坏、水资源利用率低等关键问题,选取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四大类10项指标,分别提出管控要求。其中,要求城市新、改建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80%—85%,已建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70%—75%;面源污染削减率达50%;全市水面率不低于11.4%,城区水面率不低于6%。
专项规划还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四个方面给出了具体规划措施,适用于南京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广场、地下空间等建设项目。南京城区25个排涝片区共有148条雨水行洪泄洪通道,规划提出,要对全市行洪泄洪通道进行改造,除原有的143条外,要新建5条,分别是科技路、龙王山大道、启智路、华东路、山河路。
按照南京市水环境整治目标,2020年前南京要消除劣五类水体,海绵城市建设将推进水环境改善:通过完善污水收集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加强厂网建设等措施,加强入河污染物控制,消除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等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通过控制雨水径流污染、雨水口污染、雨污混接污染,减轻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所造成的水体污染;通过引水补水、恢复和修复河道等方式加强生态河网建设,提升水环境容量。
专项规划还提出,对43条河道进行岸坡生态化改造,并规定城市新建区域80%以上的岸坡要达到生态岸坡建设要求。城市雨水调蓄设施建设也将有“硬杠杠”:今后南京2公顷以上用地,要求建设每公顷不小于2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每万平方米地下空间面积配建调蓄容积不小于1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
两片区正开展海绵城市试点
南京海绵城市建设有了专项规划,进入全速建设时代。记者从规划部门了解到,在专项规划制定以前,我市已经在部分区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并取得成效。
根据省住建厅、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6年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及示范项目的通知》要求及市政府工作安排,市建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省试点城市的申报工作,选定栖霞区丁家庄片区4.3平方公里及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片区5平方公里区域作为我市试点片区,编制了《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据悉,丁家庄及江心洲生态科技岛两个试点片区计划3年内实施67个海绵试点项目,截至目前,19个已完工,43个正在推进建设,5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此外,未来我市江北新区建设和南部新城建设,也将充分引入海绵城市理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