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圳路打通工程为代表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硕果累累,城市路网交通系统日益完善。 市城乡建设委供图
安居才能乐业,房子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五年来,岛城居民的居住环境有何变化?数据显示,从住房面积上看,青岛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的27.4平方米提高至2016年的31.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3.2平方米;从惠民安居上看,2013~2016年,13.4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量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名列前茅;从住房保障上看,五年来,全市累计开工建筹保障性住房7.2万套,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4.4万套,保障范围再扩大;从城市发展上来看,青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67.14%提升到2016年71.53%,列山东省第一。在城乡建设上走出的“青岛模式”,正在推动全市城乡居民住房从“有所居”向“有宜居”大步迈进。
新突破
从“有所居”迈向“有宜居”
据了解,自2013年起,市政府将棚改作为改善民生的“托底工程”,每年列入市政府“市办实事”。数据显示,2013~2016年,全市已完成棚户区改造13.4万户(2013年1.5万户、2014年2.2万户,2015年3.6万户、2016年6万户)。特别是2016年全市承担国家、省棚户区改造任务60522户,较2015年增加了67%,改造任务量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名列前茅。2017年,青岛市计划启动棚户区改造4.8万套(户),截至8月底,已完成开工建设任务3.5万套(户),占年度计划的73%,比7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
在工作推进中,按照“先危后旧、先急后缓、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原则,探索建立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居民参与监督的“青岛模式”,在国内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启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经过棚户区改造,青岛市有效缓解老城区人口拥挤现状,推动老城区腾笼换鸟加快实施,为实现全市空间布局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区域活力显著提升。
据介绍,“住有宜居”仍将是全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重点,在扩大增量的同时提升住房建设的品质也将成为城乡建设工作的新课题。
按照计划,市城乡建设委将在加快住房建设,提升住房品质上寻求棚户区改造等工程的新突破,对标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先进标准,打造精品工程,让老百姓住上质量过硬、安全性高、品质上乘、舒适方便的房子。按照国家要求,大力推进新建高层住宅全装修,开展既有建筑加装电梯试点,在住房建设改造新方式上,青岛节能保暖工程、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等多种建筑节能方式亮点纷呈。
新面貌
城镇化率列山东省第一
记者了解到,十八大以来,青岛市致力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制订了《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入围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出台《青岛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加快13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省示范镇建设步伐;1个镇入选国家特色小镇,5个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新区市统筹、镇街监管、村级收集、市场化服务的“3+X”城乡环卫一体化运作模式,实现了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67.14%提升到2016年71.53%,列山东省第一。
道路交通是城市功能延伸的“先行触角”,按照“快速路成网、主干路扩容、支路网加密”的总体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城区道路建设,至2015年底,市辖区人均道路面积21.34平方米,在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持续推进市政道路大中修维护,年改造面积超过百万平米,道路建设在同类城市中处于先进水平。2016年青岛市全国“主要城市拥堵缓解”排名第2位,拥堵排名由2015年的第9位下降到2016年的第19位,早晚高峰平均车速三年提高5公里。公共停车场建设上,2012~2016年,东岸城区累计建设公共停车场140处,增加停车泊位约4.5万个,对缓解部分区域停车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启动了市级智能停车一体化平台建设,完成试点建设,通过互联网手段整合全市停车资源,盘活停车设施存量。
在环境改善上,园林绿化、河道整治成为两大重点工程,通过园林绿化,岛城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景观大道,通过河道环境整治逐步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此外,2016年,青岛市还成为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中唯一“双试点”。
新保障
新市民等纳入保障范围
五年来,全市累计开工建筹保障性住房7.2万套,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4.4万套;降低保障家庭申请准入门槛,对于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范围从原来的18.7万户,扩大到2016年末的24.3万户,增加了30%;五年来投入财政性资金约41.8亿元,为保障性住房供地150宗,建设房源5.7万套……细细梳理岛城过去五年的“大数据”,不难发现,五年来,岛城住房保障政策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和保障数量都堪称“史无前例”。
据悉,目前,岛城已建立起以公租房为主体,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相结合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而为了使住房保障政策惠及更多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岛城不断降低保障家庭申请准入门槛,收入线标准由人均月收入1864元放宽至2936元,让更多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到了政府的优惠政策,对于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范围从原来的18.7万户,扩大到2016年末的24.3万户,增加了30%。同时,将新市民和引进人才纳入住房保障范围,面向新市民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万套,人才公寓基本建成4.7万套。
在保障房建设上,岛城坚持集中建设和配建相结合,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其中,配建制度的实施,优化了保障性住房区位布局,提高了保障房的入住率。同时,拓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渠道,五年来投入财政性资金约41.8亿元。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也应保尽保、及时供应,五年来共为保障性住房供地150宗,建设房源5.7万套。
在保障房的分配上,采取综合计分的方式进行轮候排序。据悉,岛城加大了对住房保障资格的审核力度,通过“两级审核、两次公示”(街道受理初审、初次公示;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复审、二次公示)和“六部门联审”(由房管、民政、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积金、税务等六部门,联合对申请保障性住房家庭的住房、收入、婚姻、财产等情况进行核查)机制,严把准入关口。真正让最急需住房保障的家庭和群体,享受到优惠政策。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