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大连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在市规划展示中心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谭作钧,市委副书记、市长、大连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肖盛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住建部驻辽宁第三督察组组长郝庆会出席。市委副书记、大连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启尧主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大连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袁克力宣读《大连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讨论稿)。市委常委、秘书长熊博力宣读大连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会议分两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举行大连城市未来发展规划专题报告会,上海市发改委规划处处长张忠伟、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规划编审中心副主任范宇先后作报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上海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未来规划编制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第二阶段举行大连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启动大连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谭作钧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阐述了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是新形势下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指导方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重大意义,科学谋划大连未来发展蓝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谭作钧指出,启动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从大连承担的历史使命看,贯彻落实党中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两先区”建设的要求,需要我们尽早谋划城市未来发展蓝图。从国内外发展趋势看,每一座城市的发展,都需要一个长远谋划,都离不开一个好的发展规划的引领。从当前面临的形势看,大连要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迫切需要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通过开展城市发展规划,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谭作钧强调,规划是最大的公共政策,一定要以对城市未来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编制好城市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规划的引领性、指导性、操作性。一是把握规划期限和时间节点,科学谋划出大连到2020年、2025年、2030年、2040年乃至2049年的发展蓝图和实现路径。二是把握城市发展的目标愿景,真正让规划反映市民意愿,让市民从规划中就能看到未来城市的模样,对城市发展目标有更直观的理解,从而更好凝聚全市人民的共识。三是把握城市功能定位,全面贯彻中央对大连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同时保持城市功能定位的延续性。四是聚焦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城市设计、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等重点方面开展规划研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谭作钧强调,城市规划事关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事关全市人民长远福祉。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规划编制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沟通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阶段工作高质量按期推进。要聘请专家智库团队参与规划编制工作,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广泛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推动规划编制工作的强大合力。
肖盛峰在讲话中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审时度势,准确把握编制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时代背景,科学分析判断国内外形势和大连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习借鉴上海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科学确定规划指导思想,把握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确保实现“两先区”奋斗目标。
肖盛峰强调,要坚持改革创新,在规划性质和功能定位、规划方法、编制程序、规划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积极探索。要以宽广的视野和深远的谋划,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增强规划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突出改革创新、市场作用、城市发展和大连特色。要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明确规划编制范围、找准规划功能定位,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和资源配置方向,增强规划的约束力。要科学设定规划的目标指标,准确把握率先全面振兴和“两先区”建设的目标要求,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制定差别化发展目标。要积极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实行多规合一,加强底图叠合。要坚持开放民主编制规划,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部门规划系统力量;充分借助外脑,发挥专家学者、科研机构、民间智库和国际专业机构的作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平台作用,用大数据等技术推进智慧规划。
肖盛峰强调,要做深做细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完善规划基本思路,启动相关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动规划的法治化建设。要突出规划理念创新,实现价值取向由经济导向为主的传统发展观向“五位一体”发展观转变,发展模式由外延发展型规划向内生增长型规划转变,思维方式由愿景式终极目标规划思维向底线型过程控制规划思维转变,规划内涵由规定性技术文件向战略性空间政策转变。要精心组织,落实规划编制责任,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要加强协调、相互配合,做到城市总体规划与分项规划相互支撑。要严格程序,依法编制规划;强化保障,为规划编制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扩大社会参与,进一步形成社会共识。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单位、各群团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及部分规划咨询委专家等参加会议。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