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边兰春: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城市设计价值导向

2017-11-19 12:15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11月19日上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承办的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之专题会议九“管理与实施的城市设计”在展览中心3号馆一层E2厅举行。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做题为《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城市设计价值导向》的报告,从认识城市、城市特征、城市导向等方面进行解读。

边兰春教授介认为,城市塑造作为一种社会化的意愿行动,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始终是文明程度的标志,其形式是居住城市中的人们所做的决定的多样性来确定的。

城市形态作为一种空间化的使用感受且城市的演变不仅仅是规模的变化,不一样的城市有自上而下的城市、自下而上的城市,但更多的是矛盾发展的城市。

不同地区的城市,城市设计突出问题的呈现历程存在相似;不同阶段的城市,城市设计价值导向的演进历程存在相似性。城市演进的“时空变化”体现出城市生活是一连串感受的连续特性,也描绘出生活的场所是一连串相互联系的空间环境。时间与空间的变幻,正是成为我们对多时空变化中规律的探索和分析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信息时代的“时空压缩”表现出的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伴随社会发展人们对时空体验的不断变化,是城市生活中市民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发展变化的动因之一。

城市设计实践在于时间维度的延续,认识城市设计实践的历史进程与社会关系,是从历时性的视角进行城市设计分析的重要基础。对于历史性城市的传统时期城市设计经验、现代城市的工业化时期城市设计得失、当代性城市的全球化时期城市设计特征、以及未来性城市的信息化时代的城市设计前瞻,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设计实践在于空间维度的比较,认识城市设计实践的不同特点与社会影响,是从共时性的视角进行城市设计比较的重要方法。城市设计的目标是--美好生活追求。

边兰春教授认为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成就巨大,但问题不少。

起步阶段(80年代)--总量强化,这一时期突出的特征是在总量强化的同时,对历史环境的忽视与破坏;

发展阶段(90年代)--类型分化,这一时期突出特征是在分类强化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忽视与破坏;

高速阶段(00年代)--动力催化,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在动力催化发展的同时,对社会平衡治理的艰难;

转型阶段(10年代)--矛盾激化 品质呼唤,美丽中国为目标,以品质提升实现生态文明、促进和谐社会。

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们要反思城市设计,完善城市设计。关注在生态可持续、历史文化遗产、大数据揭示社会生活、以及信息时代技术影响等,新趋势影响下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转型发展与城市设计要体现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抓好三个层次(宏观、中观、微观);落实双修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现一个目标(空间品质服务美好生活)。

优秀的城市设计等于一个系统的规划;基于有效的公共政策引导、通过有效的实施过程的控制管理,在一系列行动策划之后,通过一些实践工程项目形式得以不断实现。这一过程的核心是人,人的参与,人的监督,人的体验。

边兰春教授认为,城市设计的价值体系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条件下,在试图以城市设计为手段来实现城市发展理想模式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基本原则。

公共价值的维护:促进可技术发展、加强地方文化认同、促进社会生活联系、增强多元途径可达。私人价值的尊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倡导适应环境决策。社会生活的实现,公众参与共赢发展。

最后,边兰春教授认为,一个好的城市理想的特征,应当是一个空间弹性有序,弃满经济的活力,体现社会的包容,促进民主政治,生态可持续以及具有市民归属感和文化意义的城市。

城市设计是空间的产品,是寻找一个理想的社会--空间秩序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复杂的城市建成环境,城市设计的思想和实践不一定能解决这些重大的结构问题,但作为塑造人类社区的社会空间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设计在未来人类的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报告整理,未经专家审阅)

欲了解专家更多精彩观点,敬请关注中国城市规划网的后续报道。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