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李晓江:湾区的善治与创新

2017-11-23 16:23

11月20日,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十四:“湾区的善治与创新”举办。学会常务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高工李晓江结合参考议题进行了阐述。

李晓江 学会常务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高工

珠三角的问题在所有的领域当中是最复杂的一件事情

李晓江教授认为珠三角的问题可能是我们国家当前在区域发展、城市发展包括搞规划的专业人员,在所有的领域当中最复杂的一件事情,如果这件事情能够找到出路,中国就已经可以走向发达文明的国家。

第一、要给一国两制的国土丰富什么东西?人家认不认同?反过来,你送的那些东西他有感还是无感?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某种程度上,在国家讲责任,这个责任珠三角能不能担起?珠三角能不能走出去?国家的希望可能是珠三角真正走出一个市场化的道路,这个问题决不是规划师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回答的问题。

第二、发展动力变了,从三驾马车转向了创新、消费和供给侧改革,最后发展模式变了,珠三角已有的辉煌已经成了过去,这种辉煌在珠三角不能继续复制。这次十九大提出了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而且其中讲的第一条就是财政制度的改革和地方税收系统的建立。

期待国家的制度设计能够改变

李晓江教授指出,中央的口号已经变了,甚至有本质性的变化,但是政府的行为,仍然没有变,依然高度依赖原有的路径,制度设计的真正启动和改变好像还没看到。

珠三角的规划真的是全国最先进的一批规划之一,实际上为后来的大湾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作为规划师,应该保持这种前瞻性,保持这种对历史的谨慎的乐观,今天研究珠三角发展的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当中国在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候,首先要关注一国两制的命运共同体,大陆和台湾、和香港的命运共同体,这才是真正的血浓于水的命运共同体。要发现对方、要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怎么才能将物质层面的追求转向资源环境的追求,价值观层面可能是保持规划师的警觉和前瞻能力的最基本的立足点。用改良的概念能够起到一点作用,能够推进一下,这是规划师的责任。

大湾区现在能做的事情最根本的一点是期待国家的制度设计能够改变,如果没有一个根本的改变,所有的努力可能都是事倍功半的。

珠三角拼的一定是制度创新

李晓江教授强调,大湾区应当放在一国两制当中讨论的,从国家统一的角度去讨论,它本质上不是一个经济发展或者区域发展的策略,但是它又确实具有区域的特征。

怎么看创新?从创新这个领域去推进香港和深圳的合作甚至深圳和广州的合作,“广州如果是1.0,深圳就是2.0,香港是3.0”,但不能认为广州已经落后了,还是各有各的优势。但是确实各有各的不足和自己的短板。新一轮的发展还是要回归到以人为本,要去关注人的需求,因为只有满足了人的需求,才可能吸引人。人不仅要关注生活质量,还有人的就业。

珠三角绝对不是在体量上去跟长三角拼,一定是制度创新。珠三角的文化比长三角的文化更有优势,因为珠三角的文化更加包容、更加开放。广州能容纳那么多亚非拉人民,在北京和上海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广州有这种包容的禀赋。怎么发挥珠三角的在国家重大战略当中的作用,应该从珠三角突围出去,用更长远的目光看待发展。可能有一天广州还会赶超深圳,轮流领跑,轮流改革。

李晓江教授指出,始终是看好珠三角的,但是这个地区遇到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不是规划师能控制的,但是永远不能放弃。另外,珠三角不要再去想空间扩张的事情,在一个新城、一个新区一点意义都没有。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