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会客厅 > 正文

联合国专家:人是城市规划的起点也是终点

——专访联合国城市规划专家顾问小组首席专家彼得·卡尔索普

2017-12-15 09:04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蔡如鹏

到2030年,预计中国城市人口还会净增2.5亿人,相当于增加美国现有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打造更宜居的城市?日前,美国规划学者彼得·卡尔索普在他的新书《翡翠城市》中给出了答案。

卡尔索普是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建立者之一,也是美国最早一批开展绿色建筑的设计师。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英文缩写TOD)”的概念,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政策以及城市规划的基础。

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在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城市人口密度下,中国不能遵循美国城市低密度、以汽车出行为主的发展模式,而应采取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适宜步行的、功能混合且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即“翡翠城市”。

卡尔索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前中国城市规划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我们做设计的时候,很多是为了满足政府的需求,为了满足开发商的需求,而忘掉我们整个规划设计的根本,人在我们规划里面既是起点也是它的终点。”

中国式的高密度蔓延

中国新闻周刊:我们注意到,这几年在中国城市规划中经常能看到你提出的“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理念,比如在雄安的规划中就采用了这个理念。据说,最初你在中国推广这一理念时并不顺利?

彼得·卡尔索普:这个理念这些年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大家也越来越意识到,做出这个改变虽然难,但是它的益处很大。

在刚开始宣传这些理念的时候,阻力主要还来自于市场。开发商经过前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习惯了做大的街区,他们觉得市场比较喜欢这样的类型,后来慢慢发现通过密路网形成这种封闭的小街区,在尺度上也更加宜人,也能够提供大地块同样的吸引力。

另外,从土地金融的角度考虑,政府喜欢出售大的地块,这样在修路等方面的责任就小一些,将后期建设的成本都交给开发商。后来,我们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事情,让开发商买相连的几个小地块,并要求开发商承担小地块间道路的修建。开发商也发现小地块并不会增加他们的开发强度。经过这么多年各方的相互平衡,这种方法也开始慢慢被接受。

中国新闻周刊: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问题。你认为,就城市规划而言,有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彼得·卡尔索普:其实,我在书里面谈到了很多的原则和方式,都是针对现有中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而制定的,包括街区的模式。我们城市的交通系统过多受制于交通工程师,他们的想法——特别是早期的时候——相信道路越宽越有利于疏通拥堵。事实上,这样的关注点在车而不在人。还有混合利用的不足,以及对于步行环境的忽视,这些都是现有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这些问题仅仅中国有,还是在其他国家也普遍存在?

彼得·卡尔索普:这些问题不是中国仅有的,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高速发展的地区都有。鼓励小汽车的发展似乎是一个人们比较本能的反应。在过去的50年里面,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问题,直到最近十年左右,规划界才发现这样的规划是不对的,应该更加关注人。

在美国,现在仍然大量存在着跟中国类似的问题。比如说美国也拥有大量的小汽车,大家上班、购物都开车去,无论做什么都需要小汽车。这个问题跟中国是很相似的,只是形式不太一样。

中国新闻周刊:对,现在中国很多城市都存在交通拥堵,这和小汽车的增长有很大的关系。

彼得·卡尔索普:你提到小汽车的问题,其实大家普遍都把怪罪的对象弄错了。车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多少人使用它才是问题,或者说多少人被迫使用它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假如咱们在北京把一些道路变成仅供公交、步行和自行车的绿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公共交通,我们的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在某些程度上比小汽车更加便捷,大家就会使用公共交通,就会更少使用私家车。

有一个跟北京比较相似的例子就是美国洛杉矶。那也是一个汽车之城,小汽车的保有量比北京要高,但是他们通过长时间的堵塞,近期决定将很多的车道转换成公交专用道,公共交通的效率一下就提升了。所以说,这取决于路权的分配,你朝哪个方向赋权,哪个方向的交通分担比就会增加。

中国新闻周刊:那和其他地方相比,中国的问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彼得·卡尔索普: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密度上,中国的城市扩张是高密度“摊大饼”。我把全球的城市蔓延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低收入的蔓延,在印度、南美的一些国家都是这种情况,有钱人住在市中心,穷人住在城市边缘;另一种是低密度的蔓延,这在北美比较常见,高收入者居住在城郊,低收入者住在市中心;中国比较独特,是高密度的蔓延。

但高密度并不意味着就有城市环境,我认为城市的定义就是多样化、综合用途和可以步行。中国打造的大型街区都是单一用途的,而且对步行者,对骑车的人很不友好。这不是真正的城市,只不过是高密度的“摊大饼”而已。这也是翡翠城市要针对解决的问题。

另外,中国人对于住宅朝向的坚持也是在全世界少有的,这也是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元素。

中国的选择将影响世界

中国新闻周刊:《翡翠城市》一书针对城市规划提出了十项原则,这些原则是你基于在美国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还是针对中国的实际提出来的?如果是前者,这些原则在中国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

彼得·卡尔索普:所有的这些经验都是在过去八年中,我在中国项目里面积累出来的。但是我也想指出,人不管是什么种族、什么国别,大家的行为习惯都很类似,创造的城市也很类似,这十个原则在其他的地方也适用。

中国新闻周刊:我们都知道,中国城市目前面临很多的问题,包括经济的、生态的、社会的。你认为,合理的城市规划——比如按《翡翠城市》所倡导的理念——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这些问题?

彼得·卡尔索普:这本书对于解决中国的一些城市问题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它里面设定的原则、目标以及度量值,都是和现有中国的规划体系和规划的步骤是相结合的。我觉得,如果能够全盘按照这十个原则做,应该短期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的城市问题。

我还想说,这些原则应用在新城方面会相对简单很多,因为它是一张白纸,不会遇到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如果要解决现有城区的问题,可能会需要更多的实践,更长的历史过程,来改变老城和现有城区所积累的问题。如果有序地对老城进行一些更新,对道路的路权进行重新的分配,进行一些合理的重新开发,它也可以为现有城区的问题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

中国新闻周刊:未来十几年,中国还会有一个很长的城市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还会涉及到很多城市规划问题,中国接下来的过程可能对世界上产生哪些影响?

彼得·卡尔索普:首先我要申明,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虽然我们谈到了很多问题,但我觉得它的发展是利大于弊。比如,中国奇迹般地将很多人口从贫困带到温饱,再带到富足的状态,实现的方式就是通过城市化来改变人们的状态,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平台。

城市越多元、越混合,就越有活力,经济也会更加有活力,居住在这的人也会更加有创意。我相信,接下来随着中国慢慢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更多的城市会步入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质量会有更高的诉求。

中国的城市有很多好的元素,包括城市非常紧凑,城市开发的强度比较大,中国有非常先进的公共交通体系等等。如果把这些元素很好地利用在一起,创造一个很好的城市,它可以成为整个世界的典范,能够帮助其他的国家在城市发展上提供一个榜样。

中国未来几年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将对城市的长期经济实力、宜居性和能源效率产生深远影响,也会影响到全世界的健康发展水平。

中国新闻周刊:你这些年去过中国很多城市,哪个城市的规划给你的印象最深?

彼得·卡尔索普:这个问题真的有点难回答,每个城市好像每个人一样,都有它打动人的地方,比如说我工作时间最长的城市济南,这个城市就非常有特色,各方面的元素都有,有山,有水,对于规划理念的接受程度也很好;另外一个城市是珠海,它是一个沿海城市,非常漂亮,自身的资源禀赋非常丰富;昆明也很有特点。所以说,各个城市都有打动我的地方。

本文首发于总第833期《中国新闻周刊》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