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停车场地建设却长期滞后。据统计,广州停车位缺口达到150万个,而随着城市发展升级,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包括停车难、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等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和升级的两大问题。相关议题也引起社会公众和行业专家的共同关注。面对导致停车难的种种瓶颈,行业专家呼吁应多管齐下,增加停车用地保障,鼓励停车产业化发展、引入民间融资,打造智慧停车体系,从而最终解决停车难,也提高广州的营商环境和城市竞争力。
据悉,为汇聚行业智慧,共同推进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广东省静态交通协会将联合南方日报社、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于2018年1月19日共同举办“第二届(2018)中国城市静态交通论坛(CSTF 2018)”。此次论坛将以“智慧停车+新规划·新技术·新产业”为主题,推动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静态交通,抓住产业发展新机遇。
解决停车难 三大瓶颈待突破
广东省静态交通协会执行会长梁港表示,解决停车难问题,首先要突破三大瓶颈。然后是在城市用地规划及建设停车场(库)在报建上的突破。“广州发展停车场的难点是什么地方呢?一方面是土地规划,停车场的规划用地没有在城市规划中有很好的重视;另一方面就是有些地方可以建立体车库,但由于用地性质的限制,在立项报建上却很难得到批准。”
据梁港介绍,在城市土地规划上,目前停车场仅仅作为建筑附属配建部分,并没有列为专门的类别。在地块用途上,很难规划单纯的停车场用地。在停车难的现实下,往往被迫利用地下人防设施改为停车场,或者一些烂尾未开发地块改为停车场,但这也是临时举措。城市规划部门在进行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商业运营的停车场建设需求,并在规划灵活调整予以支持。“例如将一些边角料的闲置地块,置换一些绿化用地(可在停车库建成后在外立面和车库顶覆绿),以及将一些旧公厕、垃圾站改造等等,用于增加立体停车场的配置,这种公共设施的功能服务捆绑,也有助于更好地缓解停车难问题。”
其次,是产业新技术应用的突破,包括推进智能立体车库建设,并整合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汽车清洁保养服务、共享汽车停车点等功能,并依托智能大数据、云平台逐渐实现无人管理的先进停车服务。据调查统计,2016年广州市停车费规模超过250亿元,而停车位缺口达到150万个,从整个广东省来看,停车产业规模更有上万亿的市场空间。在推动产业化发展以及新技术应用上,还有很大的空间。
第三,是政策面的突破。梁港认为,解决停车难,不应鼓励路内停车,而应配建停车场为主。过去建设车库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民间社会资本不愿进入。他建议为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停车场,应将路内停车位运营招标与立体车库建设捆绑起来,通过政策倾斜鼓励创业者建设停车场,最终以市场手段减少路边停车,还路于民。“停车场地充裕,那么大量车辆就不必在路面空驶或临停,占用了宝贵道路资源。而道路不拥堵了,对于城市空气环境改善也有很大帮助。”
广东省静态交通协会秘书长李涛表示,城市级的静态交通解决方案,从政府到企业最近都非常关心。但真正能拿整个城市作出的范例,还极为罕见。而深圳最新的城市级静态交通(包括增量停车位的建设、充电桩的配建以及智能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等)的政策出台,在推动解决停车难和汽车的充电难问题先走一步,值得借鉴。
根据深圳市加快停车设施建设的规划,将构建以配建停车位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开放高效的停车供给体系。按照立足高端、自主创新的原则,构建智慧停车服务和先进停车装备双轮渠道的现代停车产业体系。到2020年,全市累计新增40万个以上停车位,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并实现全市停车数据联网和动态信息发布,率先构建国内首个城市级智慧提车体系。
李涛认为,解决停车难,政府在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十分重要,广州市在这一块需要奋起直追。
汇聚行业智慧 推进智慧停车产业发展
据梁港介绍,为凝聚行业共识共同推动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即将于2018年1月19日共同举办“第二届(2018)中国城市静态交通论坛,将邀请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领导以及城市规划、停车、充电桩企业代表,围绕“静态交通规划技术创新、城市级静态交通整体解决方案、城市停车规划助推停车产业PPP发展模式、立体车库建设与运营的金融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发展报告、老旧社区停车难解决案例”等热点,共同探讨静态交通综合解决方案,推动城市静态交通有序发展。第二届(2018)中国城市静态交通论坛的举办,将为城市静态交通规划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实现全产业链的展示与合作,推动静态交通向产业化发展。
“充电桩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应用的瓶颈,虽然财政补贴力度非常大,但企业却很难找到盈利模式。这次论坛将带来好消息,协会几家勇于创新的会员企业,将向大家证实,充电、换电、新能源车运营企业,都可以盈利,而且市场和资本都极为看好,新能源产业已真正步入加速期。”对于探索城市智能交通与停车体系的发展前景,省静态交通协会也给予了很大的期待。据论坛组委会透露,过去的一年里在智能立体公交车库、停车充换电技术、充电桩快充技术、共享车位等领域涌现不少新技术、新产品,将在此次论坛上进行重点展示。
此次中国城市静态交通论坛还将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城市静态交通规划新思路。从过去单一思路解决城市停车难,到统筹平衡停车与行车、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停车与充电的关系,以“合理布局,规划先行”的思路,促进静态交通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静态交通规划中,以停车泊位资源规划为基础,综合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无线通信、大数据处理、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城市小轿车出行、城市停车设施运营等领域,进行新技术层面的管控,使城市停车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实现对城市停车资源的精准管理和高效利用。
“过去一年,协会已联合地方政府和第三方社区服务机构,在广州几个社区、街道探索停车问题的治理,取得非常宝贵的经验。有理由相信,大型集中式停车和社区内分散停车,都有极大需求有待满足。”李涛秘书长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汇聚行业智慧,共同推进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解决。
(记者 李广军)
来源: 转自: 新华网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