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2018年两会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8-02-06 09:50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25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陈 武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在自治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全面履行政府职责,奋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本届政府工作实现圆满收官。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经济实现年均8.3%的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突破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财政收入达2604亿元,年均增长7.5%。城镇化率49.2%,提高5.7个百分点。

--转型升级显著加快。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4.2∶45.6∶40.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4.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19.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工业产业增至10个,其中电子信息等7个产业超两千亿元,食品产业突破四千亿元。旅游总消费年均增长26.8%,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53.3%,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4%左右。

--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50.5%,提高8.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2.8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8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拥有量增长率连续4年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首批3个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之一。在柴油发动机、铝合金、三维石墨烯制备、工业废水处理、杂交稻优质化育种等领域取得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广西主持或参与的1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基础设施显著完善。高铁建成运营1751公里,通达区内12个市和周边所有省份,铁路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30%以上。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89%的县通高速公路,高出全国4个百分点。建制村公路通畅率99.8%。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2400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68%。沿海和内河港口年吞吐能力分别达2.5亿吨、1.1亿吨。建成投产中缅天然气干线管道(广西段),14个设区市和35个县实现天然气利用。西部地区首座核电站防城港红沙核电站一期投产运营,全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327万千瓦,500千伏主干网架覆盖全区。14个市成为光网城市,所有行政村开通网络信号。

--动力活力显著增强。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064项,率先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登记模式,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市场主体2000多户。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在西部和边境省区中保持第一;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成为全国先进典型。沿海铁路集装箱运输实现“同网同距同价”。建成西部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铁海联运集装箱班列班轮常态化运行,开行钦州至波兰中欧班列。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3.8%,加工贸易实现倍增。

--民生福祉显著增进。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累计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9万,年均减贫12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8%下降到7.9%左右。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3万人和361万人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居全国首位,石漠化治理成效显著。教育振兴“双千计划”全面完成,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排全国第三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82.7%、94%、88.5%、35%,分别提高17.7个、6个、12.5个和11个百分点。广西大学“双一流”建设、北部湾大学筹建、南宁教育园区和桂林高校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主体工程等一批重大文化卫生项目。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同步全覆盖。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厕所革命”成效显著,新建改建公厕4600余座。累计改造棚户区和建设保障性住房89.1万套,农村危房改造90.5万户,解决500多万城乡群众住房难问题和1779.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谋划重实施,力推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在广西落地生根。全面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重大规划和重要举措,国际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作用日益显现。围绕“五个扎实”新要求制定实施专题方案,不折不扣抓落实。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全面推进三大攻坚战,落实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制定实施配套措施,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取得辉煌成就,龙头带动作用凸显,形成“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突出稳增长提质量,力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坚决贯彻中央稳增长决策部署,突出抓好稳投资、稳工业、稳农业、稳消费、稳进出口、稳财政,及时出台稳增长38条、48条等举措。突出九大重点投资领域,拓宽筹融资渠道,组织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全面实施质量强桂战略。出台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消费升级等政策措施,抓好传统服务业扩量提质,千方百计优供给促消费。深挖财政增收潜力,促进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三)突出抓创新优结构,力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创新驱动发展“1+8”系列政策措施,实施制糖、粮食、新能源汽车、石墨烯等28项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推进糖、铝、机械、冶金等产业“二次创业”,建成326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甘蔗亩产由4.5吨提高到7.2吨,糖分由12.5%提高到15.4%,2016/2017榨季农民种蔗收入比上榨季增加33亿元,糖企基本扭亏为盈;推动铝电联产,建成百色、来宾区域电网,每吨电解铝降低成本2000元左右;加快工程机械、内燃机、电工电器、农业机械四大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促进钢铁、锰、不锈钢、铁合金工业调整完善产品结构、发展精深加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聚焦打造九张创新发展名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大健康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122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成20个特色旅游名县。着力发展县域经济,做好现代特色农业文章,创建1730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300亿斤左右。

(四)突出抓改革破瓶颈,力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进1083项重点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公布自治区、市、县政府部门和乡镇政府权责清单并实现“两单融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出台降成本41条、28条和物流业降本增效48条,落实营改增等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免税费1900多亿元;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推动实体经济杠杆率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严格政府性债务管理,实现风险总体可控;出台支持农民工等新市民购房政策,促进房地产去库存;加大力度补齐交通、电信、教育、卫生等领域短板。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确保金融运行安全稳定。推进沿海铁路费价改革和通关便利化改革。

(五)突出拓开放促合作,力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实施“一带一路”重点突破工程,58个项目列入国家项目库。推进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加快建设。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发展,推进泛北合作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务实开展,与东盟国家的47个港口建立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推动广西品牌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基地,促进边境贸易转型升级。抓好中马“两国双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东兴和凭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凭祥国检试验区等平台建设。拓展与国际友城、粤港澳台、泛珠三角、中西部省区合作,打造CEPA先行先试示范基地,开展“美丽广西港澳行”等精准招商活动,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正式启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步入快车道。

(六)突出打基础利长远,力推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突出抓好“两路、两水、两电、两保”建设。建成运营南宁至广州等7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梧州至柳州等23条高速公路,建成使用南宁机场新航站区、南宁火车东站、河池机场等一批重大设施,建成投产岩滩水电站扩建等15个重大能源项目。实施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建成输送管道2600公里。完成1048座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建成桂中治旱乐滩灌区一期总干渠、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成长洲三四线船闸、北海铁山港5-6号泊位,扩建贵港、西津、红花船闸枢纽,开工大藤峡、落久水利枢纽、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等项目。开通运营南宁轨道交通1号、2号线,开工建设3号、4号、5号线;南宁五象新区、柳州柳东新区、桂林临桂新区等城市新区建设展现新风貌。

(七)突出抓环保增绿色,力推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实施生态经济十大工程,推进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建设。完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强化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落实河长制,西江流域成为全国首个建成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的大流域,九洲江污染治理成为跨省区流域环境治理典范。制定实施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全面完成国家下达节能减排降碳任务,实现国家下达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深入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和宜居城市建设活动,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八)突出抓民生真扶贫,力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由2012年的76.1%提升到81.3%,累计投入3176.1亿元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累计投入860多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0.4亿元,实施“八个一批”“十大行动”,完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优先发展教育,实施“双千计划”,新建扩建一大批各类学校。推进健康广西五大行动计划,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居西部前列。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着力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加强文化体育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桂林、环江喀斯特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功举办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首届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重大国际赛事。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提升。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入推进平安广西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3.1%、创历史新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五年来,我们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向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自治区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结率均为100%。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政风明显好转,政府系统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颁布实施政府规章35件,提请人大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47件;全面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得到加强。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建立政府重大事项新闻发布制度,在全国率先建成自治区、市、县三级联网政务服务和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政府督查、应急、调处等工作扎实有效,加快向更加廉洁、透明、高效的政府转变。

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稳定、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经济基本面总体平稳健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财政收入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6%。产业结构向优。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4%和9.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3个和2.1个百分点。质量效益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8.6%,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居全国第一。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民生保障向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城镇新增就业4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实现95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个以上贫困县摘帽、10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超额完成年度为民办实事任务。开放合作向深。进出口总额增长22.6%,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分别增长25.5%、70.4%,边民互市贸易额稳居全国首位,实际对外投资增长32%。生态环境向美。森林覆盖率达62.3%,城市空气优良率达90%左右,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90%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90%,近岸海域水质保持优良。金融风险缓解可控。完成1225亿元政府性债务置换,政府性债务风险进一步降低,不良贷款率下降0.2个百分点,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质量效益不高;产业结构性矛盾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并存,高素质人才短缺,新旧动能转换不畅,稳增长基础不牢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脱贫任务艰巨,民生短板突出;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坚决啃下硬骨头、闯过深水区、打赢攻坚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二、2018年主要工作建议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自治区党委第十一届三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营造“三大生态”,加快实现“两个建成”,扎实推进富民兴桂,奋力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

今年要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动能转换,进一步提高质量效益。把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打实产业底子,不断调整优化结构,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培育壮大新动能。传统优势产业要继续以技术改造为重点,推动糖、铝、机械、冶金等产业“二次创业”向纵深发展。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要统筹科技研发及产业化,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现代海洋产业等领域加快培育出一批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服务业要以集聚区建设为主要抓手,大力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载体的信息软件、技术服务、物流、金融、旅游休闲和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扩大绿色消费、信息消费,发展智能家居、远程定制、体验分享等消费新模式,大力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

突出从供给侧发力提质增效。深入实施质量强桂战略和商标品牌强桂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变革,着力增强我区经济质量优势,促进“广西制造”向“广西创造”转变、“广西产品”向“广西品牌”转变、“广西速度”向“广西质量”转变。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在去产能中优产能,在降成本中增强实体经济活力。

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渠道增加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推进糖、铝“二次创业”技术研发、智能机械装备技术创新、新一代信息网络建设与应用等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着力在亚热带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高效节能环保内燃机、甘蔗生物学等领域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地。组织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认定一批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实施好各类引才引智计划,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

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4个100”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支持新产业、新技术、新项目落地,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精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

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实效性。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在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各级产业投资基金市场化投资进度,紧密对接重点支持的产业。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不断健全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用好工业新兴产业融资担保基金。

(二)聚焦乡村振兴,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深化农村改革,突出绿色生态导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重点支持县域和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一二三产融合、工业、旅游、健康、生态产业五大工程,打造“一县一拳头产业”。提升基础设施能力,实施交通、水利、城镇、能源、信息网络、园区六大工程,完成小康用电示范县建设,围绕镇镇通二级路和村村通硬化路实施一批项目,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能力,实施公共教育、卫生服务、文化体育、社会服务、就业服务五大工程,增加基层公共服务资源。

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打造和推广生态有机高端农产品品牌,强化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发展产地加工、冷链仓储物流全产业链。以示范区为载体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推进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创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提升农产品深加工水平。深入开展“10+3”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提升行动。推动农产品加工向工业园区集中,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积极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加工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进一步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追溯体系。

持续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完成宜居乡村建设,启动幸福乡村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乡土特色示范带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

激发区域城乡发展新活力。全面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北部湾城市群建设,把同城化政策拓展到玉林、崇左,加快推进龙港新区玉港合作园建设。提升西江经济带产业支撑能力,加快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左右江革命老区的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突出陆海联动,发展向海经济,培育远洋捕捞、海产品精深加工及海上运动休闲等海洋产业,推进海洋强区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抵边村功能提升和新村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和百镇示范工程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三)聚焦精准发力,进一步打好脱贫攻坚战。以提高脱贫攻坚实效为导向,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围绕脱贫标准精准施策,着力提升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水平,全力打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粤桂扶贫协作“五场硬仗”,充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着力提升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水平。义务教育保障方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压实学校领导、帮扶联系人、家长控辍保学责任,降低义务教育辍学率,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实施教师队伍帮扶计划,培养造就“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教师。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对因病致贫的贫困人口实施大病集中专项救治,扩大推行贫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实行差异化危房改造补助。

打好“五场硬仗”。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抓好整屯搬迁、旧房拆除、增减挂钩政策落实等工作,解决好群众搬迁后的就地就业、社保、教育等后续发展问题,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拓宽产业扶贫渠道,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能人带动。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完善发展规划,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支持贫困地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加强贫困地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电网升级改造和宽带网络建设。完善粤桂扶贫协作对接机制,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提高协作水平。统筹抓好就业扶贫、生态扶贫、国际减贫交流合作等精准扶贫工程。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加大对20个深度贫困县、30个深度贫困乡镇和1490个深度贫困村的扶持力度。惠民项目、新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等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加大边境地区扶贫力度。

(四)聚焦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围绕“两路、两水、两电、两保”等领域,大力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交通建设。公路方面,新开工浦北至北流、田林至西林、贺州至广东连山等3条高速公路;建成河池至百色、靖西至龙邦、梧州市环城、吴圩机场至大塘、柳州至南宁改扩建等5条高速公路;续建乐业至百色、玉林至湛江(广西段)、荔浦至玉林、松旺至铁山港东岸等高速公路。铁路方面,新开工湘桂铁路柳州段改建、柳州存车所等项目;续建贵阳至南宁、合浦至湛江、防城港至东兴、南宁至崇左等铁路项目;建成柳州火车站站房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柳州至河池等城际铁路和怀化至桂林、益湛铁路玉林至贺州段扩能改造、南宁经玉林至深圳等高铁项目前期工作。水运方面,新开工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来宾港武宣港区龙从作业区一期等项目;续建贵港、西津、红花二线船闸、柳州港鹿寨港区江口作业区一期、北海港铁山港区航道三期、钦州港金谷港区鹰岭作业区3号4号泊位、防城港渔澫港区第五作业区513-516号泊位等项目;建成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一期、钦州港金谷港区鹰岭作业区2号泊位等项目,推进钦州港20万吨集装箱码头、防城港40万吨矿石码头及进港航道等项目前期工作。民航方面,新开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综合换乘中心;续建玉林机场、梧州机场迁建、南宁伶俐通用机场等项目;建成桂林机场新航站楼及站坪配套设施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南宁机场第二跑道、北海机场机坪扩建项目前期工作。

水利能源建设。新开工百色水库灌区等项目;续建大藤峡、落久水利枢纽、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灵山大怀山、玉林六坪顶等风电项目;续建防城港红沙核电3号、4号机组和县县通天然气管网工程等项目。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宜居城市建设。完成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主体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南宁轨道交通机场专线、柳州轨道交通1号线。加快推进城市易涝点整治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建成区10%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加强城市道路、公共停车场、充电桩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移动宽带网络覆盖水平,加快推进4G基站建设,实现边境地区行政村、哨所、检查站、旅游景点等重点地区信号全覆盖。

(五)聚焦关键领域改革,进一步提高效率激发活力。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用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一批重大改革举措,着力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方式,抓好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抓好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企业工资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发布推介自治区第八批引入民间资本项目,筛选推介和加快建设一批允许民企控股的PPP项目。尽快清理、修改和废止不利于产权保护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坚决制止侵害企业自主权和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行为,营造尊重、激励和保护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暂停或淘汰一部分污染重的煤电机组,以市场化办法增加清洁电力供应,用发电权交易办法进行补偿。在重点特色园区开展电力交易试点,推进第三批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完成地方电网输配电价格改革。探索开展发电权交易和建立火电、水电、核电互补机制,加快区域电网建设,提高电力市场化交易比重。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大力加强财源建设,优化收入结构,加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征管。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有序落实环境保护税开征工作;完善非税收入清单目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狠抓支出进度,盘活用好存量资金。推进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清理规范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加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统筹联动,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集中财力用于自治区确定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和民生保障。

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加快地方金融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地方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推动地方金融做优做强。深入推进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加大“引金入桂”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力争新引进若干家区域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和保险、证券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动设立民营银行、桂港合资证券公司等。积极探索发展地方政策性金融。实施上市挂牌企业培育、企业上市攻坚、上市企业质量提升三大工程。用活用足国家“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尽快制定贫困地区IPO绿色通道配套优惠政策,保险机构适当降低对深度贫困地区保费收取标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打造“农金村办”升级版,加快推进农信社系统改革。

(六)聚焦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统筹实施“一带一路”百项重点工程,抓住国家加大西部开放的有利机遇,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完善四维支撑、四沿联动开放新格局。

推进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加快钦州港东站集装箱中心站、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等41个项目建设,贯通南北铁海联运国际贸易物流主干线,巩固提升联通中南半岛跨境公路运输线。开行北部湾港至重庆班列和北部湾港至新加坡、北部湾港至香港班轮“天天班”,在西部地区建设一批内陆无水港,促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公路、铁路便利化运输。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推行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等部门“一站式”作业,实行“联合查验、一次放行”,完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覆盖,建成多式联运综合信息平台,进一步压缩货物转运、通关等环节时间。推动与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两国一检”试点。

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中心,引入有实力的战略合作者,共同发展和运营面向东盟的特色大数据产业。全面启动信息港小镇建设,加快建设地理信息小镇、广西移动、电信大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中国-东盟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

创新丰富平台载体。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版,办好第十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资源整合,加快中马“两国双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等园区建设,大力提升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综合保税区、北海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集聚辐射作用。加快东兴、凭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防城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加快在边境口岸复制推广国检试验区创新措施。在交通、产业、政策等方面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CEPA先行先试示范基地。推动贵广、南广高铁经济带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西园)规划建设。

提升外贸和招商引资水平。扎实推进外贸调结构、转动力,实施第二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推进边民互市贸易发展升级,积极培育服务贸易。认定一批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提升“一达通”等外贸综合平台服务能力。推进跨境劳务合作、市场采购贸易等试点。举办“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八桂行”等活动,大力提升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

(七)聚焦生态经济,进一步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

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深入实施生态经济十大重点工程,在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城乡建设等领域推进一批项目建设。加快传统产业和产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支持南宁、梧州、贺州、河池等市新建生态产业园区,推进玉林节能环保产业园和生态循环养殖产业园等建设。加快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生态化改造。继续推进柳州国家第三批低碳试点城市、南宁高新区国家低碳试点园区、百色市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示范等低碳试点示范创建工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县城。深入推进西江水系“一干七支”沿岸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办好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

抓好环境保护治理。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实施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续推进九洲江、南流江、下雷河流域治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抓好近岸海域综合治理,落实围填海规划与管控措施。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和安全处置,严厉查处倒卖、非法加工利用进口固体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禁止洋垃圾、危险废物进入我区。启动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和第三次土地调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百色、崇左、南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抓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石漠化治理。继续实施金山银山工程,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开展全民节约和节能减排“十进”活动。实施“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

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行湖长制。严格落实排污许可制度,稳妥有序推进自治区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加快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八)聚焦补齐民生短板,进一步增福祉促共享。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实施广西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全面完成教育振兴“双千计划”的基础上,再用3年时间,实施教育提升八大工程,推进“十百千万”建设计划。抓好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和待遇。实施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建设南宁教育园区、桂林高校集聚区,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快筹建北部湾大学。

提高就业质量和完善社会保障。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加强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和就业援助。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加快社保“一卡通”建设和“一门式”经办服务改革。强化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兜底保障。强化养老服务保障。

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强化收入分配政策激励导向,实施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队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等七大群体激励计划,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

提升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水平。深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社会办医,加大重大疾病防治力度。全面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抓好医保、药品供应保障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三医联动”机制,推动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同发展。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和文明县区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继续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支持社会资本建设各类博物馆。抓好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精品创作。推进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特色文化小镇和体育小镇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基础工作,推动建设河内中国文化中心。继续办好“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推进市县乡村四级体育基础设施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打好竞技体育翻身仗,发展体育产业,办好广西体育节、全民健身运动会、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铁人三项赛等重大活动。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和全民阅读工作。

继续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全力抓好社保、健康、教育、水利、安居、农补、生态、文化、扶贫、科技等十大类惠民项目。

(九)聚焦重点领域,进一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居安思危的忧患,切实防范和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风险挑战。

有效防范金融和债务风险。加快建立金融系统性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自治区、设区市、县(市、区)三级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稳妥消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历史包袱,防范非金融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加大对逃废金融债务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严格规范政府举债,加快推进政府融资性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加强自治区和市县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预警和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和债务风险的底线。

积极应对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风险挑战。深化平安广西建设,完善“六位一体”具有广西特色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以打黑除恶、涉枪涉爆、毒品犯罪为重点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传销、边境走私和“盗、抢、骗”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密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大力推进边境综合管控设施项目建设。抓好综治信访维稳,强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切实防范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事故防控力度。强化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建设,依法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公共卫生安全、对外开放合作、重大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领域风险,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按照中央部署,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政府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优化工作流程。赋予市县政府更多自主权。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在全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通过大调研、大查摆、大考评,全面排查、认真分析全区营商环境现状,以问题为导向,以关键环节为重点,在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提升项目审批效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纳税服务、全面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完善融资服务、保障要素供给、加强信用建设、改善安全质量认可、提升用工引智效能、促进通关便利化、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进监管方式等方面,对标先进省区市的做法,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考评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崇尚实干狠抓落实,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把“落实”作为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只要是决定的事情,就要实干苦干、不务虚功、一抓到底。通过完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强化督查督办,健全履责问责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激励机制,全面增强施政本领、提高行政水平,狠抓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狠抓各项重大工作的落实,狠抓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真正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部署掷地有声、落地生根。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重大决策部署,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加强调查研究,为发展、为基层、为企业破解难题,全面深入地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困。

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依法行政,进一步改进政府立法工作,完善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抓好全民普法,把法律约束体现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完善行政决策程序,注重发挥专家作用和听取群众意见,着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落实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准则,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民族团结是我区发展进步的基石。要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突出政治性、时代性、群众性、创新性,按照“隆重、热烈、节俭、务实、安全”的原则,组织开展好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汤海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