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进行了全面布局。乡村振兴战略应如何全面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握哪些关键词?权威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定方向、定思路” 搭建起“四梁八柱”的政策体系
2月5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就定任务和定政策而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最大亮点就是通过谋划一系列的重要工作抓手,搭建起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
“在这个‘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中,最基础性的支撑是‘三个一’:一是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规划指导各地各部门有序分类来推进乡村振兴;二是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机制;三是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的有关工作,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的政策法定化。”韩俊说。
在“四梁八柱”的政策体系中,包括一系列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重大改革举措,比如,提出探索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包括建设高标准农田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节机制等。
韩俊强调,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是让城里人“下乡”去买房置地。对此,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一个“不得”和“两个严”,即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同时,在城镇化进程当中,我们要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经济的收益分配权,不能强迫农民以放弃宅基地使用权为前提进城落户。
“在‘四梁八柱’政策体系中,包括把党管农村工作落到实处的硬要求。文件提出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韩俊说,今后,每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要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展情况,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规划先行、分类实施 防止层层加码、“刮风”搞运动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如何防止各地一哄而上、急于求成?
“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后,各地反响热烈,大家都摩拳擦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宏耀回应表示,这反映乡村振兴得到各地普遍拥护,也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期盼,这是非常可喜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将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必须注意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
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吴宏耀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又要有科学求实的作风;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扎实推进、从容建设、久久为功。要防止层层加码、“刮风”搞运动、搞“一刀切”。“比如,现在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就是要集中精力、尽锐出战、稳扎稳打、集中力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打好坚实的基础。”吴宏耀说。
吴宏耀介绍,在制定中央一号文件的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联合有关部门同步起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现在这一规划的初稿已基本形成,正在按照程序进行报批。
“人地钱” 打通要素资源进城与下乡的通道
乡村振兴离不开资源的投入,也离不开要素的聚集。如何通过改革打破乡村要素单向流入城市的格局,打通要素进城与下乡的通道,引导、吸引更多的城市要素包括资金、管理、人才向乡村流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寇建平认为,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需求导向作用,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品牌竞争力。还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积极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必须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韩俊说,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明确提出“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要完成乡村振兴这个宏大战略,还要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吴宏耀说,一方面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另一方面,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引来人才,用更加优惠的政策留住人才,用共建共享的机制用好人才,掀起新时代“上山下乡”的新热潮。
对于“地”的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政策,实际上,现在扶贫县易地搬迁节余的土地指标在省内可以跨县域调节,比如安徽金寨县易地搬迁节省出来增减挂钩指标1万亩,卖到合肥卖了将近50亿元。”韩俊指出,毫无疑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结余指标如果允许跨省调剂,可以筹措更为可观的资金,可以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但是不能为了卖钱就让农民“上楼”,对于这一政策还要进一步细化相关的政策设计。(记者 李慧)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