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满蓉城 花重锦官 水润天府
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生态安全格局。两山是龙门山和龙泉山;两网是岷江水网和沱江水网;两环是环城生态区和二绕生态环;六片是都彭、崇温、邛蒲、龙青、天府、金简六个重要的生态绿隔区。
规划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城区级绿道5380公里、社区级绿道9630公里,总计16930公里,是目前全国规划最长的绿道系统,也是城市最优质的生态资产。
增加城市公园、小游园和微绿地。加快建设城市公园,其中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规划建设102座城市公园。因地制宜建设3000平方米以下的小游园,见缝插绿设置微绿地。
蜀风雅韵 大气秀丽 国际时尚
筑“三轴、四心、多片”的整体景观格局。“三轴”即3大景观骨架,包括东西城市景观轴、城市中轴线景观轴、东部城市新区景观轴;“四心”是4个重要的景观核心,包括老城中心、天府新区中心、空港新城城市中心、简州新城城市中心;“多片”是展示天府文化形象、体现时代特征的重点景观区域。
围绕天府绿道,将描绘出一幅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构筑29条观山视域廊道,将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盛景。城乡融合发展,将重现“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
抬头望蓝天,俯身见碧水,推窗是绿景,这是每一个成都市民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景。这样的愿景,就快来到我们身边了。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对全省提出了“五个着力”的重大要求,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为成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时对新总规提出的“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重要指示,市委、市政府经进一步征求专家意见,在战略定位中确定成都将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更符合成都的城市特质。”
天府绿道
规划建设最长绿道系统 将是最优质生态资产
在生态环境打造上,市规划局介绍,我市将构建市域“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生态安全格局。两山是龙门山和龙泉山;两网是岷江水网和沱江水网;两环是环城生态区和二绕生态环;六片是都彭、崇温、邛蒲、龙青、天府、金简六个重要的生态绿隔区。
市规划局介绍,按照“生态投资是政府最优质资产”的理念,我市将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以天府绿道串联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构建五级绿化体系,建设“公园城市”。
我市将高标准打造天府绿道。建设展现天府文化、体现国际水准的天府绿道,描绘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加快实施全域“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区域级绿道。以区域级绿道为骨架,城市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相互衔接,形成串联城乡公共开敞空间、丰富居民健康绿色活动的天府绿道体系。规划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城区级绿道5380公里、社区级绿道9630公里,总计16930公里,是目前全国规划最长的绿道系统,也是城市最优质的生态资产。
增加城市公园、小游园和微绿地。加快建设城市公园,其中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规划建设102座城市公园。因地制宜建设3000平方米以下的小游园,见缝插绿设置微绿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做到“推窗见田、开门见绿”,实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
城市风貌
愉悦舒适的城市空间 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盛景
新总规提出,将把城市设计作为保障规划落地的最有效办法,全面开展全域和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城市设计,优化城市形态,为居民提供多元宜人、愉悦舒适的城市空间。
依托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时尚”的城市风貌。筑“三轴、四心、多片”的整体景观格局。“三轴”即3大景观骨架,包括东西城市景观轴、城市中轴线景观轴、东部城市新区景观轴;“四心”是4个重要的景观核心,包括老城中心、天府新区中心、空港新城城市中心、简州新城城市中心;“多片”是展示天府文化形象、体现时代特征的重点景观区域。
形成“透风见绿、簇群错落”的城市空间秩序。合理确定城市的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重点强化对临近山体、河流、公园、历史文化片区的“四边”区域建筑高度进行管控。营造中轴、门户、老城、中心四类城市标志性天际线。构筑29条观山视域廊道,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盛景。
在城乡融合发展上,我市将构建四级城乡体系,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城乡功能融合发展,结合产业功能区、风景名胜区、轨道交通线网及重要交通节点,重点建设景区型、园区型、农业型3种类型97个特色镇,植入文化、旅游、创新、农业科技等功能。改造提升传统村落,结合资源本底打造功能型林盘(聚落)与生态型林盘(聚落)。
塑造新型城乡形态,打造不同主题类型的城乡统筹示范线、示范片,全域塑造“产田相融、城田相融、城乡一体化”的城乡形态,重现“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
创新城乡融合机制,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五个一体化。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和都江堰灌区修复工程,切实推动乡村振兴。
公共服务
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构建15分钟基本公服圈
在城市治理上,我市将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在全域统筹布局11类重大区域型公共服务设施,支撑城市能级提升。重点建设天府奥体城、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等。其中天府奥体城规划总面积85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国际体育赛事名城核心区。构建15分钟基本公服圈,建设社区综合体,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社区公共服务。
同时,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实现住有所居。扩大居住用地与住房供应,到2035年,中心城区规划城市居住用地400平方公里。
科学治堵,构建高效绿色交通体系。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绿色交通系统。至2035年,绿色交通分担比85%,其中公交出行分担率占机动化的70%,轨道出行占公交的80%。构建网络化、多层级、高标准市域快速交通体系。规划“3绕17射”高速公路,加密市域快速路,实现市域“半小时”交通圈。通过“6高12快”横向联系通道,强化龙泉山东西向联系,支撑中心城区、东部城市新区联动发展。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提升道路交通效率。中心城区构建由“16高25快”和68条结构性主干路共同构成的骨干路网;东部城市新区形成“16横6纵”网络化骨干路网体系;增加城区次支路密度,使总体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
成都将坚持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通过轨道交通串联城市中心,66个产业园区和97个特色镇,形成TOD发展模式,引领城镇产城融合发展。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施铁腕治霾、重拳治水以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机制,打造共建共治、法治良序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以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为方向,实施“互联网+城市”行动,推动城市智慧治理。实施老旧城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社区治理五大行动。
经济体系
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 推动新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上,我市将构建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夯实实体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打造产业生态圈,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比较优势。
培育创新生态链,以五城区、高新区和天府科学城为载体,完善“基础研究和科技研发-创新孵化-应用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六大新经济形态,推动新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在区域协调上,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成为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加快成渝相向发展,重点推进形成长度240公里的龙泉山东侧产业发展走廊,打造成渝城市群新兴增长极。
服务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发挥成都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担当省会城市责任。与地市州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形成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推动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发展新格局。精准开展对口帮扶,重点对口帮扶阿坝州、甘孜州等川西地区。
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通过规划共绘、交通共建、产业共兴、生态共保、资源共享、政策互补等,实现城市共荣。
历史文化
打造200条文创特色街区
历史城区范围扩大到24.66平方公里
新总规提出,全面保护历史文化。构建系统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全面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村)、历史文化街区等11个类别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形成“一环、两轴、四线、六片”的展示体系。实现全域历史文化遗产应保尽保和突出展示。
重点保护成都历史城区,扩大成都历史城区范围,将历史城区范围由13.6平方公里扩大到24.66平方公里;增加历史文化街区及风貌区的数量和范围,历史文化街区和风貌区占历史城区的面积比例由7.2%增加到28.98%。
同时,发展天府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深入挖掘“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内涵。打造“双核两带十九片”文化创意集群和200条文创特色街区,建设国际性文创产业生态圈。
高水平建设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提升城市文化全球影响力。将天府锦城建设成为体现“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天府文化传承展示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老城中优转型示范区,定位为成都千年立城的历史文化源点、彰显“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核心区域、践行“城市双修”理念的优化转型典范。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