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全国进入“两会时间”,有关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在《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中国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就包括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等内容。
就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联合人民日报社主管的《中国城市报》在两会期间采访了赖明、魏定梅、张文彤、魏后凯以及许进等五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管理、实践和学术等方面呈现城乡规划领域的最新动态。本期推送关注的主题是“乡村振兴”,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有怎样的观点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到《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就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在两会期间采访了赖明、魏定梅、魏后凯以及许进等四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试图从管理、实践和学术等方面呈现“乡村振兴”的最新动态。
赖明:发展中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
赖明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如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五个振兴”,指出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系统推进。这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任务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吻合的,而且它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正如十九大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不平衡、不充分,而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现在城市跟农村的收入比已经改善,但是和发达国家比差距也是很大的。
魏定梅:乡村规划不能按照大城市的尺度建设
魏定梅 全国政协委员、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从规划的角度来讲,乡村规划一定要重视沟通,重视以人为本,一定要把乡村建成乡村的样子,而不能按照大城市的尺度来建,不能建成大城市的样子,不能千城一面、千村一面。以贵阳为例,在新型城镇化中,在高度重视规划引领的前提下,是以建设特色小镇和富美乡村为重点。
魏后凯:乡村与城市是一个有机共同体应统筹规划建设
魏后凯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乡村振兴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为避免乡村的衰落,乡村的凋敝,有效促进城乡的融合共享发展。实际上就是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所以在做城乡规划时,一定要两者兼顾,将城市与农村看作一个有机的共同体,进行全域规划和统筹规划,进而推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以此来构筑一种新型的城乡关系。实际上,我们的规划也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我们的法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也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的。
乡村规划实际上也是综合性的规划。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所以说,无论是从十九大报告还是从中央一号文件来看,乡村振兴都是一个全面振兴的概念。其中,产业振兴是前提条件,需要农村产业体系多元化;农民生活富裕是落脚点,但农民怎么富裕呢?关键还是要有产业的支撑,所以建立依靠农业农村产业支撑的长效机制很重要。
许进:乡村振兴的标准需要因地制宜
许进 全国政协委员、清大筑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乡村振兴战略是重大历史任务。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是衡量是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是衡量社会主义现代化质量的标准。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的自然资源和风俗习惯千差万别,一县的经验邻县难以借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在县域层面做好本地的样板,由各个乡村的农民自主选择他们喜爱的模式应用于实践。切不可由中央或者省级政府统一制定标准全面推广,也不可由专家拍板定案,闭门造车。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并逐步完善、渐续推进。先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当地乡村振兴标准,逐步到位。受到资金和实际条件限制,一步到位不容易实现。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