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农业用地结构调整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严格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大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合理利用园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利用效益;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林地面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2005年全市各类农用地2214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0.81%;至2010年全市各类农用地2178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9.48%,比2005年减少3634公顷;至2020年全市各类农用地2120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7.37%,比2005年减少9421公顷。
1.耕地
2005年全市耕地1796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55%;规划至2010年,全市耕地面积17758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64.79%,比2005年减少2090公顷;至2020年,全市耕地面积1775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64.78%,比2005年减少2106公顷。
2.园地
2005年全市园地50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6%;规划至2010年,全市园地面积50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84%,比2005年减少45公顷;至2020年,全市园地面积50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83%,比2005年减少68公顷。
3.林地
2005年全市林地85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2%;规划至2010年,全市林地面积87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18%,比2005年增加162公顷;至2020年,全市林地面积89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26%,比2005年增加372公顷。
4. 牧草地
2005年全市牧草地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3%;规划至2010年,全市牧草地面积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04%,比2005年增加15公顷;至2020年,全市牧草地面积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03%,与2005年基本持平。
5. 其他农用地
2005年其他农用地280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24%;规划至2010年,全市其他农用地面积264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63%,比2005年减少1677公顷;至2020年,全市其他农用地面积204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47%,比2005年减少7619公顷。
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紧紧围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要求,以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目标,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城乡建设用地和城镇工矿用地结构,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用地和民生工程用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淮北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5年全市各类建设用地4438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19%,规划至2010年,全市各类建设用地483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7.65%,比2005年增加3995公顷;至2020年,全市各类建设用地5320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9.41%,比2005年增加8825公顷。
1.城乡建设用地
2005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391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28%,到201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426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5.58%,比2005年增加3565公顷。到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451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6.46%,比2005年增加5972公顷。
1.城镇工矿用地
2005年全市城镇工矿用地91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5%,至2010年,全市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126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62%,比2005年增加3487公顷。至2020年,全市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151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40%,比2005年增加6007.07公顷。
3.农村居民点用地
2005年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299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93%,至2010年,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300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0.96%,比2005年增加79公顷。至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299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0.06%,比2005年减少35公顷。
4.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2005年全市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52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2%,至2010年,全市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568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07%,比2005年增加429公顷。至2020年,全市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81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96%,比2005年增加2852公顷。
三、未利用地结构调整
按照构建国土生态屏障,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的要求,严格保护生态用地,适度开发未利用地,合理复垦采煤沉陷地,提高土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2005年全市未利用地82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0%,至2010年,全市未利用地78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87%,比2005年减少360公顷;至2020年,全市未利用地881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21%,比2005年增加597公顷。
5/13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