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优化营商环境,北京构建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新体系

2018-03-26 09:28 来源:北京规划国土

导 读

3月18日,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优化营商环境,北京在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市规划国土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委等9个委办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带来重大政策利好。

《意见》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协调服务、再造审批流程。

通过实施分类管理、精简审批前置要件、“多规合一”平台统筹、市政接入“一站式”窗口服务、施工图审查和竣工验收“只进一扇门”、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多项组合拳,精简审批环节,将办理时限压缩到45个工作日以内。

通过加大体制机制创新,从而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

一 为什么改

变被动受理审批为主动协调服务,致力优化营商环境

这次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主要针对社会投资建设项目。

为什么要进行如此深入的改革?

此次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政府效能,提升行政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具体实践。

改革以推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为出发点,以增强企业获得感为目标,市规划国土委、住房城乡建设委等各相关职能部门转变职能、主动服务、加强统筹、提高效率,优化和完善社会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规范优化专业化中介服务。

推进这项改革的目标是要努力构建‘全流程覆盖、全周期服务、全要素公开、全方位监管’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新体系,实现从被动受理审批到主动协调服务的转变,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本次改革不仅是审批流程的优化完善,更是一场从理念、制度到作风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是我市加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推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政府管理方式从“许可管理”到“信用管理”,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防治腐败,建设廉洁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途径。

二 改了什么

变政府单项审批为政府与建设单位双向共同办事,再造审批流程

本次改革力度空前,是以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进行的自我革命式流程再造。

改革主要改了哪些方面?

1.实施分类管理,实现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和时限应减尽减

将来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将分类施策,不同类型的项目适用不同的审批流程。

《意见》将建设项目按照实施方式分为内部改造、现状改建和新建扩建三类。

·内部改造项目,可直接从施工许可开始办理,从工程建设到投入使用的全部时间中政府工作时间只占21个工作日。;

·现状改建项目,可直接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开始办理,从工程建设到投入使用的全部时间中政府工作时间只占28个工作日;

·新建扩建项目,从签订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开始办理的时间,由原来的109个工作日减少到29-44个工作日。

2.精简审批前置要件,为建设单位办事“减负”

各类审批的前置条件和申报材料按照依法、规范、必要的原则,能减则减,不再设置“兜底条款”。

对于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可由建设单位自主决定发包方式,不再强制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招投标,节省了建设单位的费用和建设周期。取消建设单位办理资金保函或资金到位证明,提高了建设资金周转效率。相关部门核发的审批文件由办理部门向其他行政机关推送,实现信息共享,不再要求建设单位反复提交。

3.政府各部门主动统筹协调,赠送建设单位两个“大礼包”

搭建“多规合一”平台

政府各部门主动担当,由规划国土部门协调各委办局共同搭建“多规合一”平台,统筹规划前期研究,确保发展空间精准落地,切实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

将原来作为审批环节的各种评价,前置到与建设单位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之前,作为政府部门深化前期研究的工作内容,并规范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决策程序,明确各环节办理时限。

规划国土部门在与建设单位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作为政府“大礼包”,同步为建设单位出具土地预审意见、规划条件、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含城市设计要求)、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五个规划用地批准文件。原来需要在市规划国土委申请六次的六个办理事项,现在申请一次就可以取得全部六个批文了,对于企业而言就是“办一送五”。

市政接入“一站式”窗口服务

主动协调各市政公用集团,把原来分散在各市政公用集团的水、电、气、热及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接入服务项目集中到政府政务服务大厅,推行“一站式”窗口服务,建设单位可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后同步申请办理;并公开办事流程,限定办理时间,为建设单位提供便利。

4.建立一家受理、部门联动并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力争实现建设单位“只进一扇门”

这次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指出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这次的审批流程改革也以此为目标进行了系统的设计。

施工图联合审查,结果互认

通过构建施工图联合审查工作机制,将施工图建筑审查、消防审查、人防审查等交由综合审查机构统一办理,各部门结果互认,变“多次审查”为“一次审查”。

“五位一体”统一联合验收

建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机制,变“多部门多次验收”为“统一办理一次验收”,将竣工验收由原来的专项验收转变为“统一平台、信息共享、集中验收、限时办结、统一确认”的“五位一体”验收模式。

不动产登记“一窗式”受理

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和税收征管“一窗”办理,减少建设单位跑路次数。

5.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放管结合,推行建设单位承诺制和全过程监管相结合,由“许可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由“从严审批”向“全过程监管”转变

一方面,推行“建设单位承诺制”,建设单位须就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并在竣工前完成相关手续办理做出书面承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根据其提交的申请、施工图、承诺书以及规划国土部门推送的土地出让合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即可核发施工许可证。

另一方面,坚持“信用管理”与全过程监督挂钩。将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的各种评价,作为政府部门监督建设单位履行承诺的工作内容,后置到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由规划国土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后即开展监管,并向相关部门同步推送有关信息,确保建设单位的各项承诺以及各相关审批事项的要求能够落实落地。

6.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在线审批登记

为落实全国两会上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这次改革从施工图审查和办理施工许可证入手,逐步扩大网上审批的覆盖率,大力推进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电子化。

目前办理施工许可已实现网上打印电子证照,今后将逐步实现各类审批事项网上报审和推送。

构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体系,推行移动客户端预约、线上查询等多项措施,提高企业和群众便利程度。

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市政公用服务企业制定并在线公布各类事项的受理、办理标准和规范,确保各类规划、标准、规范的公开、透明、统一。

三 带来了什么变化

建设单位办事更便捷、节约,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更有效

这项重大改革将给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带来什么变化?哪些地方比原来更方便了?

1.建设单位到政府各部门的审批手续更加精简,办理时限大为缩短

对照现行的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审批时限大大压减,项目立项开始到施工证取得从109个工作日减少到29-44个工作日。

改革前后对比

2.建设单位办事成本大幅降低

取消了招投标和资金证明,直接减少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直接减除了建设项目的投投标费用,原来设计招投标和工程招投标分别需要1-2个月,现在这个时间成本也随之消减了。

“多规合一”协同研究和“只进一扇门”的工作模式减少了企业多个部门跑路和协调的时间。

比如“多规合一”协同研究确定建设项目综合实施方案环节,统筹了原来审批流程中文物勘探、交评、水评、能评、人防设防等多个部门审批事项,并由规划国土部门牵头统筹各相关单位限时办结,免去了建设单位往返奔波协调之苦。

联合审查和联合验收只需要建设单位提交一套材料,部分前置要件的取消和政府各部门之间推送减少了建设单位提交材料的负担。

3.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更有效

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从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管,不仅改变了政府重审批轻监管、重被动受理轻主动服务的形象,而且形成了从审批、建设、监管、整改的闭合回路,有效遏制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实现建设项目质量控制。

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政府对企业活动的干预,必将拓展市场主体的发展空间,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推动本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据了解,下一步市规划国土委还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配套措施,进一步深化改革成果,加强政策集成创新,持续改善本市营商环境,增强企业获得感。


附件: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改革的意见》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