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如何融合发展?

2018-04-24 11:02 来源:新华网思客 作者:郑风田

乡村振兴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一个理想思路是,让乡村建设得更美丽,逐步向乡村居民提供城镇化的生活品质,居住也慢慢集中化,向乡村小镇靠近,同时让城镇避免陷入只建高楼却道路拥堵、房价高企却缺少青山绿水、生活品质严重不足的困境。美国乡村的大学镇与公司镇、德国的城乡等值战略都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一、城乡融合的美国经验:大学镇与公司镇

理想的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应该是城乡差距非常小——城镇与乡村容纳相似的人口,且收入和生活品质差距都非常小。但目前,我认为只有美国做到了。美国小城镇集中了大量的大学和公司总部,生活品质并不差;而大城市反倒出现了诸多“城市病”,如拥堵和高房价等,华尔街有许多金融机构总部,虽然可以带来集聚效应,却也导致华尔街的房价高企。比较之下,乡村小镇反倒是居民的普遍选择。

在美国,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基础设施都非常完善,水、电、网、路等与城市几乎没有差距,还能避免“城市病”。 所以美国的不少大学与公司更喜欢“占镇为王”,在一个小镇上逐步扩展完善,进退的空间都比较大。美国6000多所大学,大多数分布在乡村小镇以及由此形成的大学城,大量的公司总部也是如此。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大降低了员工与后勤人员的生活成本与居住成本,因为员工可以住在公司附近,还能节省一些时间成本与通勤成本。反之,如果居住在大城市,因为交通拥堵,通勤距离与时间都非常长。

美国小镇一般都有一个MALL,它不仅仅是购物中心,更是一个集购物、生活、休闲、娱乐于一身的综合体,规模大小随人口多少而定,其中的各个商店也都是全国连锁,让附近的居民可以享受同样的品质、价格和服务。MALL里有沃尔玛,有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等速食连锁店,有耐克、阿迪达斯等各类品牌专卖店,也有各种连锁影剧院等。这样一个可变体的MALL基本上就能满足小镇当地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万达广场近年来在国内部分城市的发展,其实就是复制了美国小镇文化的MALL模式。

除了衣食住行,普通百姓的需求还有教育和医疗,这在大学镇与公司镇也不是什么难事。美国的几千所大学大部分开在小镇上,况且还可以开连锁学校,如加州大学有十几家连锁,加州州立大学有二十几家连锁,而纽约州立大学更有四十几家连锁,几乎做到了“一县一所”。大学存在的好处是靠学费与政府拔款生存,运营压力比公司小多了。公司提供的产品一旦过时,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而大学提供的产品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上不会面临类似的风险。此外,大学毕业生可以留下来创业,于是斯坦福大学旁边就产生了硅谷;大学一般都有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于是就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医疗问题;大学一般都还有教育学院,“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所在地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就有了保障……通过这样的一个体系安排,把几千所小镇都带动起来,有些成长快速的大学镇就慢慢发展成了大学城,还有可能成为创业中心与新技术中心。

二、城乡融合的欧洲经验:德国的城乡等值试验

“城乡等值”,顾名思义,就是说居民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其享受到的公共品服务应该差不多。二战后德国的城市发展很快,吸引大量的乡村年轻人进城打工,乡村陷入衰败之中。后来德国实施城乡等值战略,提出城市有的,农村都应该有;城市的硬件设施非常方便发达,乡村也要如此;城市的文体设施,乡村也一个都不能少。经过多年的建设,德国的乡村变得非常优美,虽然年轻人还是继续往城里跑,但乡村吸引了大量城市退休的老人来养老,让乡村从此有了人气,实现了城乡互通。如果农村人都往城市跑,不但会造成“空心村”,更会造成“城市病”,导致城里房价虚高、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只有城乡融合,城中有乡,乡中有城,城市像乡村一样美,乡村像城市一样便利,这样的城乡发展格局才是最理想的。

我国山东的南张楼村积极吸收德国的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山东省政府和德国巴伐利亚州以及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同把南张楼村确定为“中德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合作试验区”,在南张楼村进行的试验项目也被称为“巴伐利亚城乡等值化试验”,项目的核心理念是实现“农村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通过借鉴德国成功的乡村发展模式,从实质上使南张楼村的生产、生活质量与城市逐渐消除差异,包括劳动强度、工作条件、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等。

“城乡等值试验”十分重视村庄的社会发展与环境建设,重视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与环境保护,重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极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突出实验的“城乡等值”理念。其以实现“城乡等值”为目标,以培养作为“自备水源”的新型农民的理念作引导,通过德国著名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对南张楼村的基础教育进行改革,变应试教育为双元制教育,进行农技和非农技术培训,建设医疗卫生文化等配套设施并鼓励人才回乡创业,实现了由教育“抽水机”向“自备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才的外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自备水源”。以上这些理念和措施,在南漳楼村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南张楼村与周边城市基本实现了公共品服务等值,收入趋于等值。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城乡差距太大,村庄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设施都难以与城市相比。多年来,农村年轻人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到城里打工。但城镇也有城镇的难处,昂贵的住房靠农民工的那么点收入根本不可能买得起,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城里留不下,农村又不愿意回。如果实现了乡村振兴,至少他们选择的机会更多一些。而城市老人,尤其是大城市的老人,在城里生活不但住房面积小,自然环境也不够好,如果有机会到美丽的乡村小镇养老,估计会长寿不少。

三、乡村振兴如何与城镇化融合发展?

乡村的发展路径是不断提升乡村居民获得的公共品服务,如村庄合并、建设“田园综合体”、小城镇化等。而城镇化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市病”,让城镇居民享受乡村的田园风光及自然美景。

如果资源单向往城镇流动,一定会导致城镇出现诸多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虽然仅吸纳了大约一半的人口,但“城市病”已经比较严重,房价高企、拥堵严重、污染普遍,如何让城镇变得宜居,还需要走漫长的路。目前,相当比例的流动人口在城镇还没有房屋,如果将来城镇化达到80%(即发达国家的水平),那城镇的承载力就会不堪重负。所以单纯的城镇化,或者是人口向城镇单向的流动,会出现难以承受的结果。

同样的道理,现在为什么会出现“空心村”?为什么乡村会陷入衰败?主要的原因还是乡村缺乏公共品投入、缺乏工作机会,所以才导致乡村人口大量地涌入城镇。如果把乡村建设好,估计大家也就不会都往城镇跑了。

我国的乡村小镇该如何发展,目前还没有一种成熟的模式,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无法直接复制美国小镇+MALL的模式。美国大量的乡村小镇之所以能够遍地开花,吸引大量人口生活,主要得益于他们的公司总部、大学等大都位于这些小镇,这些人群的收入也高,容易吸引MALL入驻提供服务。但我国的乡村小镇主要以农民为主,他们的消费能力不高,从事的农业收益也较低,要想复制小镇+MALL的模式肯定是不可行的。中国几十万个行政村,几百万个自然村,未来究竟是走乡村小镇、特色小镇的道路,还是发展田园综合体,抑或是其他,仍需要综合设计与规划。

要想让我国的乡村小镇有活力,可以探讨多种模式与途径。最核心的是要让城市的资源往乡村流动,让人才下乡、大学下乡、公司下乡,把乡村的公共品服务提升起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理想的乡村振兴和理想的城镇化,二者向一个方向努力,最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城乡就能达到真正的融合。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