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城市建设的标杆,规划先行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大要点。而随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获批和发布,雄安新区再次成为社会热点。
创新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创新打造体制机制新高地是雄安的发展定位之一。在城市建设的先行环节,雄安规划体系进行了怎样的创新?雄安新区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会对我国城市规划理念转变,乃至管理体制机制带来怎样的创新?坚持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的雄安新区,会在生态等重点领域实现怎样的突破和创新?
带着这些问题,4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
尹稚认为,对于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的我国而言,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统筹规划尝试,对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的积极探索,将在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引领规划理念转变等方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新区建设还将显著引领京津冀区域内部的城市体系平衡、产业功能布局和生态环境保育。
引领规划理念转变
《21世纪》:雄安新区被认为是我国未来城市建设的标杆。规划纲要提出的组团式、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广受关注,你对此如何理解?
尹稚:以组团架构来发展城市,一直是城市规划的一个理想状态。在这个领域我们国家大都会地区的发展已有很多经验教训,包括对北京“摊大饼”模式的诟病等。
而组团化最核心的是什么?是每个组团都是功能齐全的混合型布局。雄安的几个组团规模都不大,这将使得居民绝大部分日常的生产生活职能的组织和交通联系,都可以在组团内部15分钟生活圈、30分钟都市圈解决,跨组团、长距离的通勤量将大幅度下降。同时,跨组团的通勤将以地面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为主,城市的个人机动化强度会大幅度下降。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它会将大城市从长出行交通模式转变为短出行为主,从而根本上实现能源节约和对资源的更高效利用。
《21世纪》:这对今后的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尹稚:我国还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未来二三十年之内还会有几亿人实现从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因此,新城、新区建设不会停滞,还会有一个发展期。
而我国过去的城市规划,受上世纪30年代雅典宪章的影响较大,普遍采用大功能板块分区概念。这些分区往往是单一职能的。前四十年大量的新城新区,比如说最早的工业园区到后来的高科技园区,都是以产业为核心。而出于改善生活目的兴建的大型的集中性的生活组团,也是单一职能。这导致我国在城市扩张当中,城市内部长距离交通超负荷。当城市扩展到足够的尺寸和规模的时候,其长距离交通就越难以组织。城铁、地铁、快速路等,都难以短期内解决钟摆式交通的问题。
因此,雄安规划的交通问题,看上去是修路架桥的问题,实际上是土地功能的布局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已经定局,剩下的是局部的交通工具和线路的改善。 但我国还有可能从根本模式上解决。雄安新区尝试组团式的混合性土地利用布局的模式,对未来二三十年新城新区建设是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这就是让我国的新城新区,从单一功能区建设,向土地高强度混合利用、公共服务设施扁平化配套、内部功能齐全的城市组团建设转变。未来一个大城市,可能是由多个功能齐备的小城市组成。
探路规划体制机制创新
《21世纪》:雄安新区为何要强调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
尹稚: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并不是在雄安新区规划中才首次提出,实际上,“多规合一”的理念早已被反复强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的规划往往有所偏重,“三生”空间的统筹规划并不顺利。
这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体制机制的问题。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如此强调“三生”空间的统筹,就是要配合国务院的机构职能改革,参与和引领相关领域体制机制的创新。
未来,我国要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和保护性用地的统筹规划和利用,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划定清楚,甚至实现空间规划立法,都需要在相关领域,重新分配中央和地方之间,各执行部委部门之间的事权。
这在此次雄安新区的规划制定过程中,都有所涉及和探索。雄安会在空间规划体制机制创新层面,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拉动区域生态保育
《21世纪》:规划纲要提出,新区远景开发强度控制在30%,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尹稚:雄安之所以提出70%的蓝绿空间,与雄安新区建设的一大目标相关,那就是通过雄安新区的建设,服务和拉动所在区域生态的保育和恢复。
雄安新区所在的区域,有几个天生的环境问题是要通过新区建设来解决的。第一,地势低洼洪涝的问题;第二,作为华北地区气象盆地,污染物容易汇聚的问题;第三,水质的问题。
因此可以看到,在新区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建设以前,新区就已经首先开始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改善区域的微气候条件,其次是启动大规模治水工程,改善水质条件,最后是大规模启动防洪排涝工程,解决地势低洼的问题。同时,在生态治理的过程中,还要优先考虑和解决淀区群众的再安置问题。
因此,这70%的蓝绿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区域性的生态空间,可以理解为雄安新区及其周边的几大县城、保定主城区共同建设的一个大型区域绿心。在植树、治水、防洪等工程完成后,才会是新区城市建设高峰期的到来。
《21世纪》:提到治水,有很多观点认为,这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攻克的难题之一,这究竟难在哪儿?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去治水?
尹稚:雄安新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布局,对雄安新区的水资源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白洋淀的形成,跟其背靠的整个太行山区的汇水集水有密切关系,过去有多条主要的河道都可以为白洋淀供水。多年的发展,使得上游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增加,让白洋淀生态恢复面临着许多难题。
首先要重新分配部分水资源,不是要急功近利的使用这些水,而是要让白洋淀从不得不经常救助性补水的现状,变成正常运转的湿地地区。其次,随着上游生态环境的改变,已经很难恢复到历史最好时期的补水状态,那么通过其他什么样的水利工程设施,来达到白洋淀的补水要求,是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当然,还要通过各种手段,改变白洋淀水动力状态和可循环性,实现水质达标,开展生态修复。
这实际上已经不仅是白洋淀区的治理和恢复,而是通过优化完善白洋淀及上游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体系,来恢复白洋淀区“华北之肾”的功能,实现对整个华北平原水系的重组。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