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通州区如何共同发展?与廊坊北三县如何协同发展?专家如是说

2018-06-27 10:15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实现统一规划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和北三县的关系,它们在地源上相近,文化上也是一脉,只是一河之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它们在功能的布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紧密相连的。

因为在地域上是一体的,规划上首先要统一,规划上的统一我个人体会这次有几个方面还是有特色的。

一个是生态,因为生态是最基础的东西,所以它的水系、它的绿脉,将生态作为一个一体化来考虑,是保证这个地区高品质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

第二就是功能,因为过去隶属于两个不同的行政区,所以各自做了一些东西、沟通不够,在这次的规划里面做了比较多的工作,比方说产业,因为通州未来的产业是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那么过去北三县比较多的是房地产和一般的制造业,这次的规划里面比较多的是产业方面做了一些研究,比如说北京的高新技术和通州、以及北三县的协同,这样的话两边都带起来了,这是产业方面的一个工作。

还有一点就是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也很重要,对老百姓看病、文化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北京是首都,方方面面要求比较高,配置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现在协同发展以后,特别是交通条件提供了以后,因为人是拿自己的腿、拿自己的脚在选择,这个地方水平高,一定会有人来,我觉得是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能够让京津冀东部地区,特别是北三县的老百姓享受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对中央讲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起到很大的作用。

交通这个问题,因为现在整个北三县由于过去一些年房地产开发量比较大,很多在北京工作的人其实住在北三县,这次规划花了比较大的精力,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建设做了比较大的考虑,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过去很多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以行政区为边界,这次以城市群的角度打破行政区划,在交通上做协同化的考虑,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李晓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通州和廊坊北三县要实现共管、共享、共同发展

我们讲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治理北京大城市病,不能北京中心城区疏解了,结果北京外围地区又围成了一个铁围子,这是空间上特别不合理的解释。

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既要让北三县适度发展,又让北三县服从京津冀的发展大局和北京治理“大城市病”这样一个大局来适度发展,恰当的发展,所以我对通州和北三县我提了这么三个词:

第一要优化区域布局,首先在空间开发、在土地开发、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第一要建立管的概念,大家一起齐抓共管。

第二要共享。毕竟我们得承认,北京和周边地区有巨大的发展落差,不管是经济发展也好,公共服务、社会发展也好,差距非常大。北京能不能帮助北三县、通过支教的办法,通过联合办医的办法,让北三县快速提高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水平。

在这样一个共管、共享的基础上,我们落实共同发展。一定要把握发展的内涵、发展的内容,就是这种发展既能够解决北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老百姓致富,满足他们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又最大限度减少对北京可能产生的压力。

叶裕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三大安排缩小城乡差距

这次城市副中心规划很重视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重视城市副中心和它的拓展区906平方公里的关系的问题,专门批了一章、第5章来讨论如何统筹发展这样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在这里面我觉得主要是做了三个大方面的安排。

第一,也是非常考虑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以人民为中心,安排了“一心、一区和多点”的空间结构,并且依托空间结构去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示意图

第二个方面,就是对整个通州区906平方公里做了一个比较好的生态的安排,其实它是坚持生态优先,建设“一带、两田、多园”的这么一个生态绿色的格局。为整个区域的人民生活接近自然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条件。这也是咱们国家城市建设中最为稀缺的好的生态条件,同时也保护好了这个区域的生态本底。这是第二个做的比较好的事情。

第三,创新城乡治理模式。创造了一套城乡共治共管共享的一个体制机制。这里特别是对全区的所有的乡镇集体建设用地,做了一个统一的安排,如何聚集、如何疏解、如何减,对总量上做了一个统一要求,同时对实施多元化的机制做了一个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规划的实施。这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考虑比较周全的一个规划,这样的规划会有利于推进未来通州区的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最后要实施下来还是要增加一些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建构的问题。

林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

点击图片观看完整视频

五大措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这次城市副中心详细规划,自始至终坚持区域统筹、城乡一盘棋进行考虑,在解决城乡差距的这个问题上,有以下几方面考量:

一是关于人口、就业和产业的问题。规划提出城市副中心要成为留得住人、扎得住根的地方,在人口和就业方面,考虑了本地人口、外来人口、中心城区疏解人口等不同人群的安排;在公共服务方面,设立了市民中心、家园中心、组团中心、便民服务点四级公共服务体系。在空间上也考虑了城乡统筹。规划提出建设1个新市镇、8个特色小镇,沿着通州新城部分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建设一个安居乐业的场所。

家园中心效果图

二是关于城市副中心整体的空间组织。建立了城乡一盘棋的城乡体系,提出了城市副中心-亦庄新城(通州部分)-镇-新型农村社区的现代城乡体系。

三是关于基础设施保障。规划特别强调了整个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

四是关于整体风貌。规划提出建立总量充足的空间绿地体系。考虑一个相当于市区两级的绿道体系,将给整个的城市副中心的老百姓们提供很大的一个活动的空间、以及休闲锻炼的空间。

五是关于实施政策。考虑了一套有关的治理体系,包括推进减量提质,建立长远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体系等。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