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山林掩映之中,七条狭长的雪道从近千米高的山顶蜿蜒而下;山脚之下,全长1900米的雪车雪橇赛道蜿蜒回转……建筑景观无声息的融于一片自然山林之中。近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规划亮相。
澎湃新闻记者7月5日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了解到,延庆赛区已经基本完成规划设计,开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目前,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已经开工建设,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今年将实现开工建设。
据了解,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小海坨山南麓,将建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和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两个非竞赛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2022年将承办北京冬奥会滑降、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等极具挑战和观赏性的比赛项目,雪车雪橇中心将举办冬奥会有“雪上F1”之称的雪车雪橇比赛,2022年将承办北京冬奥会雪车、钢架雪车、雪橇的比赛。
900米落差 国际一流赛道
高山滑雪项目被称作“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依托海坨山拥有约900米落差,3000多米坡面长度的天然地形优势,创造各种环境差异并存的赛道,天然“山石”作为赛道主要要素,这一特色及赛道本身的难度将确立延庆海坨山滑降赛道在世界高山赛道中的地位。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包括竞速、竞技赛道及训练道、高山集散广场、媒体转播区、山顶平台出发区,竞速、竞技结束区等,可提供8千个观众席位。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功能区散落布局在山谷中,沿山体地形穿插叠落于山谷之中,不仅减少对自然山体的改造,和山景的整体美观,而且通过预制装配式构件,具有建筑的可逆性,必要时可以分解移除,恢复地形原貌。
山顶的出发平台,被誉为北京海拔最高的建筑,犹如一只凌空欲飞的大风筝,轻盈飘逸,赛后将作为游客的观景平台,一览燕山壮美。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车雪橇最高设计时速134.4公里
雪车雪橇项目是冬奥会中速度最快的项目,专业性强,极具观赏性。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世界顶尖水平的赛道设计,在弯道数量、赛道长度、速度、难度、趣味性、安全性、展示性等方面均表现优越。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位于延庆赛区核心区南区中部,将进行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项目的比赛。赛道垂直落差127米,赛道长度1935米,设置16个弯道,最高设计时速134.4公里,设置5个赛道出发区,总观众席位数7500席。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有两大特点。第一是独特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气质的场馆设计宛如一条游龙飞腾于山脊之上,若隐若现,嬉游于山林之间。
第二大特点是独特的“山地气候保护系统”。和其他国际赛场不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增加了一个赛道遮阳屋顶,结合赛道形状、自然地形,有效保护赛道冰面免于受到各种气候因素影响,避免阳光对运动员的视线影响,确保赛事高质量进行,并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将在冬奥赛后,作为中国国家队训练基地,并继续承办世界杯等重大国际赛事,同时亦可成为大众体验雪车雪橇运动的重要场所。
冬奥村可提供1430个运动员床位
与以往奥运村常见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的对比,延庆冬奥村是一个美轮美奂的“冬奥山村”。
延庆冬奥村的建筑体现的是中国北方山村模式,“村落”依山形地势而建;秉承的是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半开放的院落中,原有的树木成为主角,让建筑掩映于山水林木之中。在这里居住的各国运动员和官员、赛后的游客将深刻体验到中国的山水文化、山村传统之美。
延庆冬奥村附近还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西大庄科村。在规划设计中,这个村不仅不会被拆迁,还将原汁原味地予以保留,形成一个鲜活的中国北方山村文化展示区,并提供冬奥赛时服务。未来,这个村将因为这些设施成为一个集民宿、文化展示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冬奥主题山村。
延庆冬奥村可提供运动员及随队官员约1430个床位,包含国际区、运营区、居住区等功能区。
延庆冬奥村赛后将转换成为山地滑雪旅游度假酒店,为冰雪运动及山地活动爱好者提供服务。
【对话·亮点】
问:延庆赛区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如何实现?
延庆赛区总规划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
如果说北京2008年夏奥场馆建筑的特点是“彰显”——彰显奥运盛会、国家气质和勃勃的生命力,那么延庆赛区则是中国式的“内敛”,并最终凝炼成“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设计理念。
延庆赛区没有地标建筑,最大的地标就是这一方青山绿水。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早在2015年,延庆赛区最早进驻的是林业、水务和环保专家。专家们为延庆赛区制定出严格详尽的环境保护考核指标。通过划定标注高山草甸、泉眼、天然次生林、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小区等各类生态敏感因子,落实赛区内部生态保护措施,体现“生态环保可持续冬奥”。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建筑分散布局,不破山型不破林貌。建筑因环境而变,不夺山景不夺生态。“山林掩映的场馆群”——体现的是中国山水文化内涵和传统山村美学。
问:延庆赛区规划设计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李兴钢:
突破“零起点” 10个月完成场馆规划设计方案。冬季运动特别是雪上运动中的高山滑雪、雪车雪橇是我们的短板,甚至是空白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行都是“零起点”。
以往其他冬奥主办城市的场馆情况在赛后都成了“保密资料”,我们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精力,一是千方百计寻找文献资料;二是组织安排设计团队去世界各地的冬奥场馆所在地参观学习,有的场馆还需要反复多次的考察。因为第一次看不可能关注到很多细节,觉得大脑里装满资料回来了,但在设计过程中又发现新的、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就需要再学习。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边学习边设计,快速进入状态,高效推进工作。
同时,也借平昌冬奥会的时机参观对应的场馆在赛时的状态。因为冬奥赛时的动态人流、赛事组织、场馆运行有很多特殊之处。尤其是冬残奥会时,场馆特别是运动员村的运行状态是最高难度。
冬奥会是一个极其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例如,仅冬奥村这个运动员集中居住生活的地方,就是一套复杂的系统。除了为运动员提供休息、日常餐饮之外,还要考虑运动员的注册、分配,配套医院、兴奋剂检测、商业服务、健身服务,雪上运动装备的储存、养护设施,以及安检、交通服务等,而冬残奥会时还需考虑更加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服务。
从2016年12月设计中标到2017年10月,仅10个月时间,我们针对延庆赛区的特殊情况,“以设计带需求、以场馆带规划”,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经得起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组织审验的场馆规划设计方案。后面我们还会继续经历一个设计落地实施、运行的全过程。可以说,这个过程很艰辛,这个过程很值得。这个过程将为我国的冰雪运动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准的设计建设管理人才,为冰雪运动大发展打下宝贵的基础。
问:延庆赛区未来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赛区?
李兴钢:
国际一流的冬奥赛区、生态环保可持续赛区。
在规划设计之初,我们确定的第一目标就是,打造世界顶级的场馆和基础设施,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做出我们的贡献。建成后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道将是国内最高等级的高山滑雪赛道,也是国内唯一符合冬奥会标准的赛道;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采用世界顶尖的赛道设计,它也将是国内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
延庆赛区规划设计的另一重要目标是,营造一个生态环保可持续赛区,施行最谨慎而严格的生态环保措施,并确保所在环境和冬奥遗产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延庆赛区的水处理将实现雨雪全部收集、净化达标和再利用。今年2月28日,张北-北京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开工,按照规划,延庆赛区将使用太阳能、风能、抽蓄式电能,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使用。
问:可不可以具体介绍延庆赛区的规划设计如何实现绿色、环保、生态?
李兴钢:
例如高山滑雪场馆虽然地形陡峭,但仍然需要大量人、车、物流运行,需要很多平台,考虑到大量填土制造对环境干扰过大,延庆赛区选择采用了可拆卸的预制装配式结构,不仅施工效率、质量提高,并且对环境影响最小。大量临时设施包括媒体运行区等都将在赛后拆除,一些永久设施例如缆车站等赛后将成为长期运行的竞赛、旅游等服务性设施,也采用了装配式建造,理论上同样可以拆除。
冬奥村则是按照中国传统山村模式规划设计的一座“冬奥山村”,它区别于以往运动员村的公寓式高楼、板楼,而是将山村和山地环境结合,分散有机布局,形成一个个半开放式的院落,因地制宜,掩映于山林之中,和山地景观环境呼应融合。
雪车雪橇中心主体实际是一条混凝土结构制成的覆冰赛道,虽然因为地势所限,选址在了山体南坡,但通过设计遮阳系统以及人工地形等措施,使赛道实现“自遮挡”,“南坡变北坡”,阳光基本上直射不到赛道,大大降低能耗。同时,赛道遮阳屋顶结合造型形成了山中“游廊”,跟环境充分融合。赛后利用方面,出发训练区可开发为广大游客滑乘体验项目,可以实现非冬季运行和大众旅游体验。
在环保设施方面,延庆赛区造雪融化的雪水净化处理回到输水管网实现中水再利用,同时,每个场馆都有一套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雨水、污水都会经过处理后先用于赛区的绿化浇灌、冲厕等,剩余中水再进入城市中水管网系统,“向自然界零排放”。垃圾也在收集处理后再清运出赛区。
在生态保护方面,先期对生态敏感的动物、植物进行调查并避让保护。设置了数条动物通道,野生动物通过隧道可以穿越道路。此外,道路和建筑的布局充分考虑了对地形环境的利用和水土保持。
为了避免大量土方开挖,延庆赛区的设计采用BIM技术,建立赛区整体山地环境虚拟模型,场馆和地形贴合,顺着山势布局,道路路由也是通过三维模型研究选择设计,尽量减少建桥砍山,平衡土方填挖,减少渣土外运。
问:延庆赛区在冬奥会后如何可持续发展,你们是如何考虑的?
李兴钢:
国际奥委会提出了一个“白象”现象,就是指消耗庞大资源却没有物尽其用或无价值的计划或设施,这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关注点,也就是说场馆再利用成为举办奥运的城市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
中国与欧美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在冬季运动方面我们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我们规划设计的关键不是“能不能利用”而是“如何更好地利用”问题。
延庆赛区原则上将保留全部赛道及场馆、交通、市政设施,最终实现为民所用、四季运营带动区域发展的目标。
延庆赛区的北京2022冬奥遗产包括六大组团:北区高山运动探险组团,南区雪车雪橇中心组团、奥运村组团、综合服务组团、营地拓展组团、西大庄科村及大众雪场组团,共同形成一个大型冬奥主题园区。
在滑雪季,一是依托高水平竞赛场馆,打造国际顶级雪上赛场和训练基地;二是部分改造成为大众冰雪设施,开展全民冰雪运动,开办大众雪场、滑雪学校、大众雪车雪橇滑行体验中心等。
在非滑雪季,依托冬奥设施优质资产,开展以山地徒步活动为核心的户外运动集群及相关配套服务。打造京津冀休闲旅游目的地。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