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8月15日晚上报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于当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意味着大湾区规划又迈出了实质一步。
根据新华社的会议通稿以及其他媒体的公开报道,我们总结出粤港澳大湾区最近有这样几个看点: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亮相
在中国,一项发展规划重不重要,关键看成立了什么规格的领导小组。目前中国已经有4个区域发展战略,成立了中央级的领导小组,分别是: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
新华社的通稿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组长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担任,说明中国的“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扩展到第五个。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深圳、广州、澳门等11个城市
通稿还透露:“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这意味着,香港和澳门特首是“领导小组”的成员。有分析认为,港澳特首进入“中央决策组织”,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此前,只有退休下来的港澳特首担任政协副主席。
不过这也顺理成章: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涉及到香港和澳门的利益,其“当家人”当然要深度参与。
定位出台:“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通稿强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还说:“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它透露了大湾区的基本定位——“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要为全国高质量发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是国家战略,是被最高层高度重视的。
将“广深科技走廊”延伸到港澳
2017年10月,广东省科技厅发布了《广深科技走廊规划》,提出要依托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佛莞城际等复合型的交通通道,集中穗莞深创新资源,三市连成一个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建设成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而在今年7月份,广东省府在回复全国人大代表,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建议的答复函中透露:广东省将通过加强与香港的科技创新合作,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延伸到香港,形成以广深港为湾区的三大核心引擎。
同时加强与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及香港、澳门的合作,扩大创新资源配置范围,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现代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支持香港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大幅降低粤港澳通信漫游费
根据通稿,“中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在香港建立中国科学院院属研究机构,支持澳门建设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
这意味着,香港获得了中国最顶级的“科技头衔”,而且这是中央给予的,不是自己封的。在大湾区,香港拔得头筹。而且中科院会在香港设立一些研究机构,强化这种地位。至于澳门,则主要突出“中医药科技”。事实上,目前中国拥有PCT国际专利最多的城市是深圳,占全国的半壁江山,但深圳尚未获得“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头衔。
这次会议还透露了几个利好:实施好港澳居民证件便利化、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创业就业、大幅降低粤港澳通信漫游费用等政策措施。
注意,这里说的“证件便利化”,只提到了港澳居民,因此应该是单向的。大湾区内地9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惠州、江门、中山、肇庆)去香港的便利,似乎尚未在日程表上。
“大幅降低粤港澳通信漫游费”,这是一个内地9城市居民可以享受的利好。
广州要建“双中心”及“双枢纽”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广州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8月15日,中共广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正式召开,提出了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双中心”及“双枢纽”定位。
会议强调,广州要着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功能,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支撑带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增强国际贸易中心功能,建设国际交往中心。
着力优化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坚持规划引领,强化国际航运、航空和科技创新枢纽能级,提升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信息枢纽功能,高水平建设南沙城市副中心。
“双中心”与“双枢纽”是一个新提法,显示广州正积极争取粤港澳大湾区的话语权。其中,“国际贸易中心”是老配方,“国际交往中心”则是比较新的概念,广州建设大湾区国际交往中心,还是有很多条件支撑的,比如国际机场、领事馆、大学、广交会等等,都是广州传统的优势。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