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批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河南、湖北、陕西要围绕改善提升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围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打造美丽、畅通、创新、幸福、开放、活力的生态经济带。
对此,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汉江沿江地区要学习长江大保护的经验,注重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主动融入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当中。
汉江襄阳段计划打造示范区
汉江在湖北境内长920公里,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占全长的55.25%,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89%。湖北也是最早提出“汉江经济带”的概念省份,早在2013年10月中旬召开的湖北省委十届三次会议上,湖北提出要继续实施“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进一步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推动“两圈两带”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标志着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
10月26日,襄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忠运做客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时表示,为抢抓国家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机遇,襄阳近年来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与汉江流域各主要城市联动,推动国家编制汉江流域全域规划,科学谋划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推动跨区域合作;壮大经济实力,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增强襄阳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先后编制实施汉江生态经济带襄阳沿江发展规划,加速探索形成汉江流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襄阳模式,努力把汉江襄阳段打造成为汉江流域生态经济带建设先行示范区。
近日,《汉江生态经济带襄阳沿江发展规划》已在北京通过评审。专家们建议,襄阳要以规划实施为契机,探索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加快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襄阳经验,促进长江经济带向纵深发展。王忠运表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襄阳探索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加快形成襄阳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新经验,促进长江经济带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实践,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据介绍,《规划》提出,要将汉江生态经济带襄阳段建设成我国内陆地区四百里绵延风光、江河大湖水生态特色鲜明、现代与历史风貌有机融合、城镇乡村与环境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繁荣与生态环境优美同步建设的样板区。通过汉江沿江带生态功能提升、绿色产业动能培育等措施,将汉江襄阳段打造成汉江流域生态经济带建设先行示范区。探索生态产业化路径,以文化传承促进襄阳现代经济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汉江生态带襄阳段建设成为汉水文化、三国文化、楚文化、古城文化集中展示区和体验带。
守好青山绿水换来“金山银山”
秦巴汉水,孕育了秦楚大地独特的自然环境。近年来,陕西省持续开展汉江流域重点综合治理,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全面推行“河长制”的要求。
陕西安康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境内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汉江在安康境内流长340公里,丹江口库区近70%的水来自安康。2014年开始安康市将水质保护工作纳入各县区、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制。强化水资源监测,完成了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和主要河流纳污能力核定工作,关闭了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造纸厂、油漆厂、果酒厂、电器厂等企业,同时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劝退多家前来投资但环评不达标的企业,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
如今,安康市正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多的生态红利在这里不断得以释放。
建设美丽沿江生态经济带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离不开与长江经济带的共通、融合。保护好生态和保障民生离不开发展,而发展首先要打通“两带”交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汉江沿线地区应吸取长江大保护的经验,注重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突出临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汉江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围绕汉江港航开发主线的沟通对接和产业布局,为打造绿色汉江黄金水道提供重要引领。
“畅通指的是提升汉江的运输量。”叶青说,在所有的运途运输方式中,水运运输成本是最低的,只有充分的加以利用,才能发挥黄金水道的价值。目前汉江水道受航道制约,通航等级不高,船舶吨位偏小。需对汉江航道进行治理,提升汉江的运输量。
叶青表示,汉江综合利用主要围绕在航道、供水、发电、航运、水利等不同层面,汉江的保护、开发首要任务是对生态进行保护,充分发挥航道的作用,加强上下游省内和省际之间的经济合作,抢抓重大机遇的开放步伐。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