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全文公布《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把淮河流域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带,为全国大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新经验、探索新路径,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共同参与的国家级战略正式落地。
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范围包括25个地市和4个县(市)。其中涉及安徽的有蚌埠、淮南、阜阳、六安、亳州、宿州、淮北、滁州8市。国务院层面将在政策实施、跨区域重大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土地保障、体制创新等方面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给予支持,蚌埠等8市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打造“一带、三区、四轴、多点”空间布局
针对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提出“三带一区”的战略定位和“一带、三区、四轴、多点”的空间布局。
“三带一区”是指把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成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带、新型城镇化示范带、中东部合作发展先行区。
在空间布局上,打造“一带”——淮河干流绿色发展带,充分发挥淮河干流水道作用,加快推进淮河出海航道建设和中下游航道疏浚,增强干流航运能力,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沿淮铁路、高速公路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三区”指东部海江河湖联动区、北部淮海经济区、中西部内陆崛起区。东部海江河湖联动区包括淮安、盐城、扬州、泰州、滁州等市,具体是发挥淮安、盐城区域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依托洪泽湖、高邮湖、南四湖等重要湖泊水体,统筹海江河湖生态文明建设,强化与长江三角洲、皖江城市带等周边区域对接互动。
北部淮海经济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宿州、淮北、商丘、枣庄、济宁、临沂、菏泽等市,将着力提升徐州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发挥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和陆海交汇枢纽8作用,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
中西部内陆崛起区包括蚌埠、信阳、淮南、阜阳、六安、亳州、驻马店、周口、漯河、平顶山、桐柏、随县、广水、大悟等市(县),主要是发挥蚌埠、信阳、阜阳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轴”是依托新(沂)长(兴)铁路、京沪高速公路、京杭运河以及在建的连淮扬镇高铁、规划建设的京沪高铁二通道,建设临沂—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发展轴;依托京广线,建设漯河—驻马店—信阳发展轴;依托京九线,建设菏泽—商丘—亳州—阜阳—六安发展轴;依托京沪铁路与高铁,建设济宁—枣庄—徐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滁州发展轴。
依托四条发展轴,向南对接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向北对接京津冀地区、中原城市群,着力吸引人口、产业聚集,辐射带动苏北、皖北、豫东、鲁南、鄂东北等区域发展。
蚌埠被确定为淮河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
作为规划中确定的淮河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蚌埠被多次提及,在城市功能、铁路布局、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城市组团、教育、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将迎来利好。
水运方面提到,提升蚌埠、徐州、济宁内河主要港口枢纽作用,形成通江达海、干支相联、铁水联运、港航配套的现代航运体系。
铁路方面提到,以信阳、阜阳、驻马店、蚌埠、淮安、临沂为枢纽,建设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铁路大动脉。
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提出,协同推进信阳、驻马店、平顶山、商丘、阜阳、亳州、淮北、淮南、宿州、滁州、蚌埠、淮安、盐城、徐州、扬州、枣庄、济宁、临沂、菏泽等“智慧城市”建设,统一建设标准,开放数据接口,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产业集群方面,将推动徐州、淮安、盐城、临沂、济宁、枣庄、蚌埠等市通过产业链协同、专业化整合,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产业技术创新方面,支持淮安、蚌埠、信阳、盐城、济宁等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城市组团发展方面,提出增强淮安、盐城、徐州、蚌埠、商丘、阜阳、信阳等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优化市辖区规模结构,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若干主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加强规划统筹和产业协作,促进蚌埠—淮南联动发展,支持滁州、六安全面融入皖江城市带和合肥都市圈。
教育方面,推动蚌埠、淮安、徐州等地高等学校开展联合办学、课程互选、教师互聘、学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加强高校与国内外知名院校交流合作,支持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适时组建高校联盟。对外开放方面,支持信阳、驻马店、漯河、淮安、蚌埠、菏泽、临沂、阜阳等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
对于规划区域内的各个城市,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将给予高含金量的政策支持,在土地上,适度增加土地利用年度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并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组建淮河产业投资基金等,推动设立股份制淮河开发集团公司。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