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召开的全市城市现代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会议吹响了无锡新一轮城乡建设的奋进号角,市委主要领导在会上强调,无锡的城乡建设要想看到“诗和远方”,必须坚持规划引领、先谋后动,先布棋盘再落子,加快构建立足自身、面向全局、贴近时代、着眼未来的发展规划体系,确保无锡的城乡建设始终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一年多来,该市规划系统聚焦发展重点和民生热点,以高质量的科学规划,积极回应百姓期盼,努力开启通向“诗意栖居”的大门。
城乡规划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总能牵动人心。以新一轮城市总规编制为统率,从锡澄锡宜一体化规划,到乡村振兴相关规划;从老城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双修”规划,到全新开篇的太湖新城(无锡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纲要……盘点一年多来的一系列重点规划项目,不难发现,城市规划精准对焦于无锡发展而言具有引领性、标志性、支柱性的重点工作,利当前益长远。
规划服务于发展,更要引领发展。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系统谋篇布局,积极主动作为,一个具有山水特质、湖湾特色、滨江特点的现代化国际化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将在全市人民的合力奋斗中从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一体两翼全力推进锡澄宜一体化发展
推进锡澄宜一体化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市规划局深入贯彻落实有关要求,保持定力、凝聚合力,全力推动锡澄锡宜协同发展与共同进步。
优化市域空间格局,提升发展“凝聚力”。按照新一轮总规构建的市域空间格局,通过太湖长江发展轴、沿湖生态发展环,串联锡澄、锡宜两个协同发展区,强化市域一体发展。
打通“主动脉”,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S1、S2、盐泰锡常宜铁路、苏锡常城际快线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大做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以全域思维布局通用机场;优化高速公路线网,积极推进高速过江通道扩容。
促进产业互动,畅通一体化发展“经济流”。优化锡澄宜产业发展链条和特色主导产业,强化各类园区、中心镇之间的产业对接合作;以物联网驱动市域产业转型与智造升级,共同打造物联感知中心、智能制造先锋。
加快建设两个协同发展区,增加一体化发展的“锚固点”。锡澄协同发展区提出“现代制造的创新服务区、城乡融合的生态示范区、锡澄一体的战略预留区”的目标。锡宜协同发展区定位为“世界湖区的未来之湾”,打造“太湖蓝湾、无锡新湾、宜兴前湾”,未来将成为太湖生态治理的最佳实践区、江南名城的最大潜力区和宜兴融入世界级城市群的最前沿阵地。
完善设施体制支撑,促进生产生活“同城化”。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共保、公共服务对接和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构建,打造舒适的同城生活。
新城聚核打造环太湖协同发展重要节点
无锡经济开发区(太湖新城)是无锡最年轻最富活力的板块,是新一轮城市发展“双核”联动新格局中的重要一核。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高标定位谋划太湖新城发展、精准落点推进太湖新城建设”的总体要求,紧扣新城发展“四区”导向,强化规划引领。
太湖新城总体发展战略按照“双核”中重要一核的定位,以打造环太湖地区协同发展重要节点为目标,以“四区”为努力方向,强化太湖新城在环太湖地区空间组织中的引领和生态示范效用,做到特色鲜明,卓尔不凡,不可替代。
继续加强重点片区规划与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北侧门户地区、中部核心地区、南部滨湖地区的城市设计,编制建筑风貌控制等专项规划,完善落实配套设施专项规划。
围绕打造生态环保示范区,完善多级绿化体系,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试点示范的建设,有序引导中瑞低碳生态城、国际会议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打造科技创新先导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核心,加强雪浪小镇和浪潮大数据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打造现代产业引领区,加快双新、黄金湾、滨开等老工业园升级转型,促进总部经济园等新经济片区产业发展。围绕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区,规划人才公寓、人才社区,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城乡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留住乡愁记忆
兴乡村,促发展。市规划局全面落实全市乡村振兴大会精神,强化农村规划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无锡市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目标,提出该市乡村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实施路径。在对上一版镇村布局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回顾、评估的基础上,开展了新吴区与滨湖区镇村布局规划的修编工作,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格局、规划村庄的布点和规模,更好指导村庄规划的编制。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基调下,统筹全市的城乡空间布局,既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又因势利导,留住“乡愁”。在充分听取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制定镇村布局规划,分类引导乡村的发展。按照规划发展村、特色村和一般村制定相应的建设计划和村庄规划。全市共有规划发展村309个(79个行政村),其中重点村166个、特色村86个、重点特色村57个。目前,该市市区已编制完成18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
以村庄规划为前提,有序有力推进农村住房建设。惠山区桃园村村庄规划去年编制完成,今年已启动农房翻建,预计在年底前基本完成。为进一步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未来还计划提供优秀规划编制单位名单,探索“驻村规划师”制度,让更多高水准设计师参与村庄规划的编制,助力乡村振兴。
特色塑造提升老城空间品质
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开展了历史城区“双修”规划及运河湾地区城市设计,进一步提升老城区空间特色品质。
“双修”即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规划提出将历史城区打造成“中国大运河的江南文化客厅”的总体目标,制定了“运河文化魅力之城、运河商旅活力之城、水陆漫步品质之城”的分目标。通过文化保护与利用系统升级、交通组织与设施优化系统升级、水环境与水景观综合提升等六大系统行动,大力修复和改善老城区生态环境,修补提升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风貌。通过整合各类历史人文资源,实施老城环境整治和有机更新,彰显与提振老城文化韵味、生活品质、特色风貌与功能活力。
精心谋划运河湾地区城市设计。运河湾地区是无锡山水相映、城景交融最典型的都市山水格局特色空间,规划部门开展了运河湾地区城市设计的招标工作。结合各家设计单位的方案比选,提出“山水都心,活力湾区”的运河湾形象定位,将其打造成无锡“三湾”中的发展典范。通过明定位、注功能、定路网、限控制的构思,演绎出“一核五区,三楔双廊”的空间结构,形成彰显运河湾特色和魅力的城市设计方案,为未来的开发建设及规划管理提供相应的规划依据。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