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卫星城的燕郊样本:人口密度超北京两倍 地产抢风头

2014-09-01 09:4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韩 冰

京津冀效应下定位三大功能

8月初,在“2014崇礼-中国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披露了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以及相应办公室的消息,组长由副总理张高丽担任。

这一消息的披露,给燕郊官方、民间均带来极大振奋。

长期以来,河北省传出的有关燕郊的各种利好信息,都以北京的辟谣或不回应而收尾。比如,北京与燕郊之间什么时候修通地铁?燕郊会不会划入北京?这些不确定的消息不仅导致燕郊楼市震荡,也让燕郊的潜在投资客心里没了谱。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成立,燕郊政府、企业、居民均认为是极大的政策利好。

实际上,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不断升温,三地多次召开相关会议。据公开报道,今年以来,京津冀三地签署了至少十几项合作协议。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张孝德指出,如果让京津冀其中一方协调另两方,说不动;三方出人组成一个协调机构,就成了一个“俱乐部”,但最后还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如今,有这样一个跨越地区的国家级组织来进行协调和规划,京津冀一体化有望进入实质性的协同发展。张孝德认为,协调小组的建立,释放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中央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决心很大。”

作为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项目组长,沈迟深感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必要性。在他看来,“此前最缺的是一个跨越三地的顶层设计”,各个地方做规划,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说事,“一个地方的规划图,另两个地方都是空白,这是不行的”。

燕郊及三河市方面显然也嗅到了这一利好。上述三河市委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三河市已经开始出资修建道路,与北京东六环对接,以缓解102国道的交通压力。

一位燕郊开发区管委会科技局人士告诉记者,为了吸纳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该部门根据廊坊市文件制定了一项细则,在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及人才引进方面给予政策奖励,未来新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将有望获得20万元的奖励。此细则目前正在上报等待批复,有望于近期出台。

另据燕郊创业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燕郊未来可能还会建设第二个创业大厦,作为小微企业的孵化器。

三河市委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根据燕郊2013~2030年的总体发展规划,人口规模到2030年达到105万人,用地规划108平方公里。这就意味着,燕郊必须突破目前约50平方公里范围,向外围扩展和延伸。

按照规划,在主城区之外,燕郊将向南向北各建一个次中心,北部形成以科研教育、商务办公及创业孵化园为主的产业功能区,南部形成以健康医疗、主题游乐为主导的健康产业集群,中部则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张金波表示,对环首都县市区的定位应该包括疏解首都城市功能、承接首都产业转移、提供绿色生态屏障等三方面。为此,应该围绕上述三方面功能,对环首都各县市区土地规划进行功能调整,特别是对三河而言,应该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林地数量。

在被问到燕郊更愿意承接北京哪些转移项目时,燕郊开发区管委会人士表示,按照原定的规划,燕郊还是不会引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由于燕郊距离北京较近,北京市内的一些高污染企业如果搬迁到燕郊,犹如一个污染源从左手倒到右手,对于治理污染、雾霾等作用不大。”

按照上述人士介绍,燕郊将更多地承接战略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未来的燕郊,将在高新技术领域、互联网延伸服务、新型服务项目等方面,特别是一些涉及民生、服务类的保障项目上投入更多精力。”

不过,燕郊方面也表示,燕郊要打造成名副其实的 “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开发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燕郊开发区管委会人士指出,人才、资金、企业的流动都必须遵从市场规律,由市场来选择这些要素的最终去向。以燕郊目前的投资环境来看,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其中,最重要的是为企业和居民提供的各种配套设施和配套环境。“燕郊只有把自身打造完善,才会有企业主动来入驻。”燕郊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合作局副局长王戎说。

3/4<1234>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