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4月19日,以“智慧规划”为主题的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2019年第二期UP论坛“智慧规划”在京圆满召开。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做了总结讲话。
庄少勤总规划师首先谈了三点体会。
1.新的生态时代
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生态时代。传统的生态有自然生态,还有人文生态,今天要讲的是数字化生态或智能生态,它的特征和传统的生态不同,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还改变了我们的空间治理方式。
2.方法与问题的匹配
现在终于可以说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问题的维度可以做到基本匹配了。现在碰到很多空间问题,传统方法、传统体系都没有有效招数。
比如空间问题实际上是时空问题,但是我们把时空运营问题简化成空间建设问题;
把生产生活方式问题简化成空间区划问题;
把空间品质和结构问题简化成数量问题;
把微观体验问题简化成宏观统计问题。
传统的方法是低维的,问题是高维的,所以难以解决问题。进入时空一体的数字化生态时期,我们有条件做到方法与问题匹配。
3.增强的危机感
规划师或规划从业者的危机感增强了。沿用传统计划经济或工业化思维的模式来管理肯定会难以为继。不适应数字化生态的未来,传统规划师会失业,传统的规划管理者也会失业。
庄少勤总规划师认为,进入数字化的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先要“转脑袋、转身体”,还要“建生态、抓示范”。
第一,转脑袋。
主要指思想理念和思维方法要转过来,要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建立一种“生态思维”,也可以讲是“量子思维”或者“数字思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有机思维。就是把研究的时空对象当成一个有机生命体,而有机生命体是一个复杂的高维巨系统。
其二,跨界思维。规划是跨学科的实践学科,不光要跨越专业领域、行政界限,时空界限也要跨越,甚至规划、设计、运营治理的界限也要跨越。
其三,用户思维。规划在数字化背景下必然形成共建、共治、共担、共享的新生态,必然要面对一个用户时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怎么把原来的以政府部门、以设计院为主的单体智慧变成社会群体智慧,重塑行业生态。
第二,转身体。
即转变运行体系。思想理念和思维方式转过来了,如果日常的运行体系没转过来的话,还是在重走老路,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首先是政府部门自己要转,要重构指标体系、重构标准体系、重构统计体系、重构政策体系,以及绩效考核等其他相关的制度体系,只有运行体系转过来才是整体转过来。
第三,建生态。
建立智慧规划的新生态有两个主要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怎么建的问题。政府可以和企业、行业一起来共同谋划这件事,信息化基础设施除了数据采集、信息感知外,还要形成一些基础性的标准、算法、模型、平台。自然资源部正在推进的建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不只是一个数据库的概念,而是要成为真正数字生态体系的基础设施。第二个方面是组织生态问题,我们重构一套体系,希望研究机构、企业、社会和相关专业人士等都能够参与进来,把个体智慧、单体智慧变成群体智慧。在数字化生态中,政府需要更好发挥用户平台作用,重构行业生态。
第四,抓示范。
按照中央的部署,明年年底之前基本要完成从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到市县一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支撑,没有新的方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要设法使资源和方法能与任务匹配,必由之路就是发挥好数据生态和智慧规划的作用,希望大家共同探索推进,先抓示范引路。怎么利用新的数据生态来支撑新一轮规划编制,各地大有可为,而且必须有所作为。
庄少勤总规划师强调,我们要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走网络时代群众路线的要求,把智慧规划做好,将行业生态构建好,引领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