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距《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规划公示结束还有10天时间,欢迎大家识别文末二维码,填写意见和建议。
《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自6月1日公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学术团体、院校及设计机构现场参观。众多专家学者通过动画视频、图文展示和专业讲解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了两项规划的具体内容,并为新区规划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建议。目前距规划公示结束还有10天时间,欢迎国内外各专业学会/协会成员单位现场参观交流,为重大国家战略落地实施建言献策。
友情提示
1.公示时间:6月1日至6月30日
2.公示地点:雄安设计中心绿色大厅(容城县奥威路138号)
3.预约参观方式:可通过雄安发布、中国雄安官网(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
4.咨询热线:韩先生,19933339876;郑女士,19933339898
6月1日起,《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建议。连日来,入驻雄安新区的一些北京企业的负责人在雄安设计中心绿色大厅公示现场参观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他们纷纷表示,两个规划是起步区和启动区的“施工图”,进一步展现了未来新区的美好前景,令大家对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城市主城区更加憧憬。将尽快到国际一流创新型城市主城区创业,加快扎根新区步伐,带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有序落地。
深度参与新区建设,带动一批优质北京企业落户,为新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规划,启动区将先行承接企业总部、金融机构、高新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项目,承接和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企业,形成独具特色和充满活力的优势产业。
“我盼着更多的北京企业入驻启动区,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大家一起搞创新,共同建设国际一流创新型城市。”启迪控股首席运营官王书贵表示,启迪将在新区筹建启迪国际创新中心、多只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扶持建设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承接和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企业,为新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启动区将集中打造金融岛、总部区、创新坊等产业功能片区,建设国家创新资源重要集聚区和国际金融开放合作区,这让我们对深度参与新区建设更有信心了。”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副总裁、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黄文生告诉记者,中国石化资本是在雄安新区落户的首家央企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去年7月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
黄文生表示,希望中石化有机会参与国际金融开放合作区建设,通过资本公司发现更多战略投资机会,不仅自身落户雄安、扎根雄安、奉献雄安,还要带动一批优质北京企业落户雄安,助力新区集聚优秀人才,与雄安新区共成长。
智能机器人优友在讲解规划。王红摄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把丰富的国内外城市建设、运营与发展经验应用到未来之城建设中
作为首批“雄安建设者”,中建三局雄安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创说,他们在建设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过程中,倡导绿色健康、智慧共享,集成了海绵城市、被动式建筑、综合管廊、装配式建造等30多项先进建设理念。
“从这次公示的两个规划可以看出,新区将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主城区,在起步区和启动区建设中将广泛应用建筑领域前沿科学技术。我们希望能与雄安新区共成长,积极参与起步区和启动区的建设,并把公司丰富的国内外城市建设、运营与发展经验应用到未来之城建设中。”刘创说。
清洁能源供热比例达到100%,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雄安联行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冯义指着公示现场展板上的基础设施相关指标说,这些在国内甚至全球范围内都是最高标准。
“启动区作为雄安新区率先建设区域,肩负着在新区开发建设上探索新路的重要使命。”冯义说,相信起步区能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作用,启动区将高标准开发建设,示范带动新区高质量发展。
太极计算机公司是中电科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也是入驻雄安新区的首批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企业,参与了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编制、容东片区智能专项编制等。太极计算机公司雄安分公司总经理常永山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产业是启动区重点发展的高端高新产业之一,他们已在新区成立了分公司和创新业务中心,希望能在启动区扎根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助力新区在开发建设上探索新路。
6月1日至6月30日,《启动区控详规》与《起步区控规》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建议。
线上公示网站
河北长城网(www.hebei.com.cn)
中国雄安官网(http://www.xiongan.gov.cn/)
关于这两个规划,您一定有很多想法吧,识别下方二维码,填写意见和建议。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