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良渚拥有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涉及范围超一百平方公里

2019-07-08 09:20 来源:央视网

5000多年前,良渚人生活的天目山系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之一,夏季极易形成山洪,对地处下游平原的良渚古城形成直接威胁。生活在这片区域的良渚居民依靠什么来抵御洪水的侵袭?在良渚遗址发现的大型水利工程为我们揭开了这一历史谜团。

90年代的末发现的塘山堤坝,长约6.5公里,是人工利用自然的山体堆筑连成的一条大堤,主要阻挡良渚西北面的洪水,至今仍保护着生活在南岸的人们,由于司空见惯,人们很难把它和良渚联系到一起。直到2009年,高坝系统和低坝系统的陆续发现为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思路。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王宁远:这个地方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它的降水非常集中,会在汛期降得特别厉害。良渚人修了水坝(高坝)以后,它就把洪水阻留在这个地方,可以防洪蓄水。如果满出去,从溢洪道出去的水,它可以在下面一级,有10米海拔的另一个水库,它形成两接的水库。

高坝系统可以把水流蓄积在坝体北侧的山谷中,形成山塘水库,相当于一级水库,即拦截洪水,也累积了水利资源。在高坝下方,低坝连接起伏丘陵,又围成了一个二级水库。这其中高超的规划设计及施工技术真让人不敢相信是完成于五千年前的良渚时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王宁远:蓄水功能对于良渚人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良渚那时候,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就是水上交通。我们现在的碳十四测年证实,可能良渚古城城墙营建的年代比我们水坝营建的年代要晚,就有可能这个水利系统建完以后,可能为良渚古城营建提供了大量建材运输上的条件。

经过测算,良渚外围的水利系统所涉及的范围超过了一百平方公里,几乎达到了今天的丹江口水库面积的十分之一。四通八达的水网交通为古城的营建提供了保障。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