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对上海的城市能级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如何在贯彻这一国家战略的同时,做好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工作?
超级城市如何全面提升城市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上海正在探索答案。
7月2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作介绍。
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就“上海如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发言指出,未来要做好包括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在谈及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时,应勇指出,应抓住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和虹桥商务区三个重点区域进行打造。
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
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应勇在发言时指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必须实施好中央交给上海的“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即上海增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持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快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二是必须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三是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四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社会治理。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五大具体工作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明确列入其中。文化需求与经济建设、营商环境等,共同成为当前上海城市能力提升的重点。
在回答记者提问环节,应勇解释称,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过程中,不能仅有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也是城市的功能和核心竞争力。
为此,他列举了上海世博园和黄浦江岸线改造的案例,前者是“不仅没要世博园商业开发土地出让的一千个亿,还花了一两百个亿来建文化公园”;后者则是上海放弃传统江边岸线的生产制造,将其打造成为生活岸线。
在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过程中,文创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上海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除了打造文化景观载体外,上海城市文化建设也正在推动文创产业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性产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文创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12.9%。到2022年,上海文化产业的比重还将进一步达到15%。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将文化软实力纳入城市核心竞争力,并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也是当前城市发展能级提升的必然要求所在。上海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地,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特性。以此为基础,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对上海扩大对外开放,未来注入大量发展活力与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长三角一体化要抓三大重点区域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对上海的城市能级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如何在贯彻这一国家战略的同时,做好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工作?
在发布上,应勇在答记者问时指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紧紧地抓住“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同时也要抓住三个重点区域。
第一个是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目前中央已经明确在江苏苏州吴江、浙江嘉兴嘉善和上海青浦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第二个重点区域是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新片区。第三个是要建设虹桥商务区,将其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造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提出的三个重点区域建设中,都涉及上海的重要角色担当,三地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分别承担不同的发展任务,同时也肩负着不同的示范作用。
“三地分别涉及到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模式探索,且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曾刚告诉记者。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主要落地临港,是探索高端制造与对外开放紧密结合的制度创新与发展实效;虹桥商务区则是代表传统意义上的区域合作,服务业的集聚与升级将成为这里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而跨越沪浙苏三地的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则是在生态绿色的基础上,探索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新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曾刚指出,三个重要区域中,东边的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更多地承担着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作用;而西边的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和虹桥商务区,则更多承载着扩大开放的重要任务。
在贯彻长三角一体化的重点建设工作中,也对上海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应勇指出,下一步上海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将做好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包括提升上海城市的服务辐射能级、增强科技创新的策源能力、完善交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加强生态环境的共保联治、强化政策协同的制度衔接、深化对内对外的开放联动、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曾刚认为,以上海为核心,带动长三角区域内多地联动,在推动制造业升级、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新农村建设,以及探索生态合作补偿机制等领域进行创新实践,通过产业与政策等要素的推动,未来这些具有示范及引领性的举措,都将对上海的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提升机遇。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