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谋新篇 美好前景催人进
——《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公示情况综述
“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始建设”“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正在这片热土上不折不扣落实。
雄安新区起步区示意图。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供图
盛夏时节,河北雄安新区向世人展示出最核心区域的模样。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河北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编制了《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两部规划于6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向社会公示。
兼听广纳、汇聚众智。公示期间,一张张意见征询表投进设在雄安设计中心的意见箱,一条条建议通过网络渠道在雄安新区宣传中心汇总……据统计,通过现场公示和网上公示两种渠道,新区共征集公众意见建议11512份。
高点定位,两部规划揭开最核心区域面纱
启动区全景鸟瞰图。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供图
燕赵大地,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这是一片习近平总书记倾注大量心血的土地——他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多次主持会议研究部署并作出重要指示,两次亲临实地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指明了方向。
总书记对城市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格外重视,他在考察时郑重告诫:雄安新区将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要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河北省委、省政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举全省之力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借鉴国际经验,汇聚全球智慧,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精心组织规划编制。两年多来,共有60多位院士、200多个国内外团队、1000多名国内外专家、2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新区规划设计,汇聚了全国规划、建筑界知名研究设计机构和建筑大师以及相关部委专业力量。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精心组织实施雄安新区各专项规划,抓实抓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举全省之力推动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要求,要高质量高标准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树立大局观念,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抓紧完善规划体系,扎实推进工程建设。
“日夜兼程、风雨无阻,河北挺拼的!”数千名规划设计者为了伟大的使命奔赴、集结、奋斗,夙兴夜寐精心编制雄安新区规划。
继今年年初传来《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的喜讯,《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启动区控详规》)和《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以下简称《起步区控规》)于今年6月1日起向社会公示。
科学规划谱写新篇,核心区域揭开面纱。
启动区作为雄安新区率先建设区域,承担着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地、高端创新要素集聚、高质量发展引领、新区雏形展现的重任。《启动区控详规》共分11章,内容包括总体要求、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蓝绿空间、城市设计、高端高新产业和智能城市、公共服务与住房保障、交通体系、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安全体系、全生命周期开发管理和规划实施。
起步区作为雄安新区的主城区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重点示范区,肩负着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时代重任,承担着创造雄安质量、培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的历史使命。《起步区控规》共分12章,内容包括总体要求、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构建城市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安全绿色城市水系统、推动高端高新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优质共享公共服务、建设绿色高效交通体系、建设绿色智能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现代安全保障体系和保障规划实施。
“聚集全国乃至全球规划人才,用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两次从全球400多家著名规划设计团队中遴选24家,分别开展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和方案征集,统筹衔接各类专项规划。”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规划建设局局长张玉鑫表示,本着规划科学就是最大的受益的原则,两个规划充分体现了严肃性和约束性。
精益求精,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
雄安新区启动区示意图。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供图
千年大计只争朝夕,国家大事必作于细。
为广泛征求、充分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建议,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组织《启动区控详规》和《起步区控规》向社会公示。天南海北的人们来到位于容城县奥威路138号的雄安设计中心,都想亲眼看看未来之城的模样。
6月27日10时许,记者跟随如长龙般的参观队伍,进入雄安设计中心绿色大厅一探究竟。
“生活之城,生生不息。生息之城,由自然韵律所启发的城市、建筑和景观……”走进展厅,对面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的《雄安新区启动区城市设计意象》动画视频首先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这部动画视频是由启动区城市设计方案胜出团队、美国SOM和TLS联合体设计机构制作的,展示出启动区城市设计理念:春夏秋冬四季配合着中国的24节气,一个节气一种设计,一个节气一种景观。
“为什么编制《启动区控详规》和《起步区控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编制?”“两部规划有何特点?”结合展板上清晰的图例,讲解员的讲解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编制《启动区控详规》和《起步区控规》,对启动区、起步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发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作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负责介绍的并不是普通的讲解员。为更深入地向公众介绍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理念和方案,由雄安新区规划研究中心和规划承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40余人技术团队,在公示期间现场驻守,全面深入介绍规划并听取意见。
精心推进,力求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让新区每一寸土地的价值完美呈现。
顺应自然、随形就势,构建由“秀林、绿谷、淀湾”组成的生态空间骨架,形成“一带一环六社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这是未来雄安启动区的雏形,这里将建成创新智能、绿色生态、幸福宜居、韧性安全的雄安新区先行发展示范区。
《启动区控详规》负责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表示,启动区坚持高点定位,反映在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提供、生态环境营造等方面,将成为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有机结合、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深化“北城、中苑、南淀”的空间结构,形成“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意象——这是未来雄安起步区的模样,脱胎于千年文化的传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朱子瑜表示,起步区在城市特色风貌塑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打造、安全绿色城市水系统建设以及优质共享公共服务提供、绿色高效交通体系建设等方面都是顶尖的高水平,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必将产生极强的吸附力。
兼听广纳,描绘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蓝图
参观者在现场留言。中国雄安官网记者张斌 摄
“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划的重要论述,是雄安新区规划编制工作的根本遵循。
30天来,共有44790人次到雄安设计中心现场参观,网上公示平台浏览量达193万次。他们中,有从事规划设计的专家,有知名高校的学者,有雄安新区的普通老百姓,还有来自北京、天津、深圳乃至国外的高端高新企业代表……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一行到雄安新区考察,深入了解雄安新区整体规划及建设情况并进行交流座谈。靳诺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将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与智力优势,通过建立国医学院等特色学院和一流的研究中心等,积极参与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全力支持雄安新区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带着村民对居住环境、公共服务等问题的关心,安新县大王镇于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占社在公示后第一时间赶来参观。于庄村地处启动区,村里正在积极进行征迁安置准备工作。刘占社说:“蓝图非常美好,我们要以满腔热情全力支持新区建设、融入新区发展,开创美好未来。”
30天来,新区共征集公众意见建议11512份,其中纸质意见表10585份。
“这组数据体现出社会各界对雄安未来的高度关注。公众参与是国内外城市提高规划科学性的通行做法,此次规划公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是新区开门做规划的重要实践。”《起步区控规》相关负责人、雄安新区规划研究中心正高级规划师孟颖如是说。
翻阅这些建议,字里行间流动的真诚与关切让人感动——
81岁的风景园林专家留言:“规划符合建设千年之城的要求,是一个符合传承和发展的好规划”;20岁的大学生留言:“希望规划能学习欧美和澳洲的生态规划,小动物可以自由上路”;7岁的小朋友留言:“希望长大后可以在雄安工作,为雄安发展贡献我的力量”;还有一位参观者留下“毕竟雄安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千年之城圆国梦,燕赵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看到这些建议,新区规划建设者既受鼓舞又颇感责任重大——
雄安新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李彤说:“我们会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借鉴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经验,认真做好后续工作,要按照千年大计、精益求精的要求竭尽所能做好两个规划的完善和修改。”
记者从雄安新区管委会了解到,这些意见建议将会根据不同情况分类处理。对需答疑解惑的意见,如为共性问题,将通过专家解读等形式进行公开回复;若是个别问题,可对个人进行回复。对建设性意见和需进一步研究的意见,要深入研究论证,并对规划提出修改建议。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新区将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性,用法律法规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铿锵的节拍就在脚下。
雄安从顶层设计阶段转向实质性建设阶段,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局面正展现在世人面前。保持历史耐心战略定力,把蓝图转变成路线图、项目表和施工图,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未来之城——这是时代召唤,更是历史使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