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70年中国城镇发展:城市群的出现提供新思路

2019-09-06 09:27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长安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形势是好的,同时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事实上,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大力发挥城市群的主体承载功能,使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8.3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9.58%,较1949年末提高48.9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1个百分点。

但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问题也日益突出。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特别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远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现象,使得大量流动人口无法充分分享城镇化带来的益处。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3.37%,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低16个多百分点。

城市群显然是缓解“大城市病”、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点。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城市和规模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到2018年末,我国城市个数达到67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7个,县级市375个;建制镇21297个。与此同时,一批城市群也逐渐形成,如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不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群之所以能够在新型城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的模式特点使然。

一般来说,大城市通过城铁、高速公路等公共交通设施,实现了和周边小城镇更紧密的连接。这样,原来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城市群,其中既有作为中心的大城市,也包括各种等级和规模的中小城市。

长期以来,在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究竟应该集中到大城市去还是应该集中到中小城市去,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一些主张集中到大城市的人认为,和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具有较大的要素集聚效应,人口与资源的大规模集中能够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但现实中,一些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由于城市病日趋严重,不得不对外来人口采取严格控制的措施,以防止人口的过度膨胀。

城市群的出现,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正是由于城市群中包含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城市和小城镇,那么农民进城就有了多种选择。不仅如此,在城市群的模式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定位各自功能,经济结构互补,产业链相对完整,能够极大地提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资源聚集能力、特色发展能力,从而推动人口和资源要素由大城市向周边城市和小城镇有序转移,共同打造优良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

可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不仅能消除城市病、显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而且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释放城市发展潜力,大幅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城市群要成为新型城镇化强有力的支撑点,必须在完善城市群功能和消除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一方面,必须加快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步伐,使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辐射到整个城市群的人口中。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身份的变化,更是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这样的城镇化才有质量,才能得到农民的认同。

另一方面,城市群的发展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样人口与资源的配置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只有尊重人口流动的客观规律,城市群在助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