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施卫良:“轨道+”引领下的北京城市更新实践

按现有控规的编制和管理模式,诸多的控制要求如地下空间开发的范围、层数、空间形式以及通道的位置、走向、宽度等难以转化成规划控制指标,无法在控规中体现,但是这些内容对项目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进入专题] 2016-04-12 16:37

边兰春:存量·更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未来

面对城市存量空间资源利用过程中复杂,多元化的规划建设利益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必须建立规范规划编制和管理的程序,从时序、时限和空间利用方式等法定程序内容的角度,强化规划管理的公开,公正和公平。

[进入专题] 2016-04-12 11:32

阳建强:城市更新 作为城市发展的自我调节机制

城市更新自产业革命以来一直都是国际城市规划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是城镇化水平进入一定发展阶段后面临的主要任务。如何全面科学理解城市更新,提高其科学性、系统性和政策性,以及如何借助社会和市场合力有效推动城市更新,促进城市整体功能提升与可持续发

[进入专题] 2016-04-12 10:54

伍江:创造更加人性、更有活力、 更可持续和更具人

城市更新是城市永恒的主题。更新是持续不断的,但也应是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不要破旧立新,而要推陈出新,城市的历史文化在持续的城市更新中得以延续并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城市从而得到持续不断的生命活力。

[进入专题] 2016-04-11 17:13

胡耀文:海南省总体规划——省域多规合一的探索与实

海南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就要先啃下规划“各自为政”这块硬骨头,海南以问题为导向,成立规划委员会和规划督察机构,统一技术标准和空间信息数据,建立“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把省级各部门规划和市县的主要空间规划落实到一张无缝对接的蓝图上。

2016-03-02 11:23

王凯:关于规划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

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代,城市发展在认识上,也要摆脱“速度情节”和“换挡焦虑”;城乡规划的方法论上,要充分结合城市经济的发展动力变化,识别城市空间的内在结构性变化,厘清空间发展新趋势。

2016-03-01 15:46

张菁: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作用的再认识

多头规划导致重复治理,肢解了城乡规划。整体上存在“分工有余,协作不足”的问题,造成综合协调技术能力相对较强的城乡规划,因部门牵制难以发挥应用的统筹作用,也反过来影响了各类规划的发展,最终伤害了国家法律的权威性。

2016-02-26 14:11

张兵:对空间规划的点滴认识

中国的空间规划,应当是在管理体制改革基础上对相关部门规划进行衔接、协同和整合所构建出的体系,而不是一个新的类型。“一张蓝图”不应理解为“一个规划”。如果说存在统一的规划,那么这个规划属于人民政府,而不属于政府下属的任何一个部门。

2016-02-26 11:20

阮仪三: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中华文化的精华

过去所有的古代城市都是按规划建造的,有哲理和科学的规划理念,也留下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苏州宋代的平江图,就是那时城市平面图,苏州的城市规划可以一直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伍子胥规划吴国的都城阖闾城,他提出城市规划原则是“象天法地,相土尝水,立水陆

2016-02-17 09:10

马向明:珠三角的转型与区域合作思考

2015年12月11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和城市经济学委会、中国地理学会区域规划分会联合主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2015年联合年会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

2016-02-02 11:37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如何指导未来城市规划工作?

2015年底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从中央层面为城市建设搭建顶层设计,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近日,清华同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专题学习会,与会总工们分享了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认识及其如何指导下一阶段规划工作的思考。

2016-02-02 11:20

潘家华:激活三线基地 均衡均质城市空间布局

激活三线基地来均质配置城市发展的优质公共资源,应该说是一个再平衡问题,可能就有一种误解,认为是一种零合博弈,把东部学校搬到西部是不是对整个社会有帮助?其实不然,东部地区过度密集的高等教育和医疗资源,是一二线城市人满为患不堪重负的根本原因至所

2016-01-28 16:08

肖金成:先解决农民工问题是首要任务

推进城镇化首先就要解决这个二元问题,不解决二元问题我们城镇化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不管怎么说,走到哪里都是两种人,两种待遇,融合不进来,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二元财政制度问题。

2016-01-28 15:55

温铁军:经济危机软着陆与中国生态文明

现在,对乡土社会只要投资得当,就能够起到保护古村落文化,同时传承、保护乡土文明的作用,使其成为中国将来再次遭遇危机的载体,只要保护得住这个危机载体功能,我们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2016-01-25 11:01

王凯:新常态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综合来看,京津冀的水资源条件、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形势严峻,整个区域不适宜大规模、高强度、外延式开发。城镇建设和承接非首都功能需统筹考虑上述约束,加强存量空间利用,促进城镇发展绿色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2016-01-25 10:16

36/45<<<30313233343536373839>>>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