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正文

自由论坛二: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工业遗产

2015-10-14 16:33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嘉宾目录:

伍江:工业遗产价值、保护及利用问题

吕传廷:正确认识工业遗产的价值

阳建强:工业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困惑

张松:上海工业遗产保护的核心特点

石崧:存量规划背景下上海工业遗产保护的战略思考

刘奇志:批规划容易,实施起来很难

沈锐:天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和实践

张晓云:沈阳工业遗产保护实践

赵志庆:黑龙江横道河子小镇工业遗产保护实践

刘向东:卢森堡工业遗产保护实践及经验

张松:上海工业遗产保护的核心特点

张松 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各位下午好,因为刚才伍校长把上海最开始的起步也讲了,还有我们后面可能还会有人讲,这里其实是把我们徐汇滨江的图片给大家放一下,轻松一点,可能很多人知道,但是也有人不知道上海的保护过程,有的很有趣,有的比较艰苦,有的令人遗憾。

上海很明显的,大家能够知道的,到现在依然是依水发展,另外一个就是快速发展,无论是近代还是现在。从1992年到2012年的变化,这个地区就是过去工业集中的区域,我们90年代末做的调研,都没有了,唯一留下来的也是罗先生他们呼吁的,伍校长是在现场挡推土机留下来的,但是不是全部都留下来的。我们也就保护了这个东西,还是蛮可惜的,工业遗产和港口的痕迹都没有了。

上海工业遗产保护的核心特点

我们后来就注重了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海是起步最早的,各种探索比较多,我就简单的讲核心的有这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依法保护。上海的近现代保护是92年开始,有地方规章这么些东西,现在把工业遗产也通过地方立法,去年我们上海通过的文物保护条例率先把文物有一条的不改变文物原则改变为分为三体,我们保护的第四级,“主要保护立面”去掉了,把文字说得更通一点,因为上海是第一个在文物保护里面,我们至今都不改变民装的突破。

二是推进创意产业文化建设。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做这个事情,上海发展到市委副书记亲自挂帅来做这个的,有一些挂牌的园区,50%以上是利用旧的工厂来做的,到后来,都是创业的东西很弱,新技术合作,当然这个确实也存在问题。

三是进行保护改造。例如依托世博会,最古老的商场还有工业企业的地方,这里面以我的看法来讲,拆迁量也大了很多,上海比较多的就是把原来的历史信息痕迹留存得不是那么多。所以说我们1992年市政府公布一个办法,是保护今天的一些东西,2002年通过研究课题,当时提出的保护制度就有调整,包括年限建筑30年以上的,这里面有4条具体的像标准或者是一些类型。第四个在全国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厨房和仓库,其他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业遗产,上海有人来问我,你们到底有什么身份呢?其实有什么法律就有什么身份,《文物保护法》,大家想不到的,在省市自治区,上海的是最晚的,前两年才刚刚搞出来的,在这个里面就把文物遗产也说了,还有分级保护,分三级来进行保护。另外就是我们国家的保护条例里面也有历史建筑,房顶建筑也好,院落也可以,我们保护规范里面保护建筑,在上海是优秀历史建筑,由近现代建筑变成建筑,北京就叫建筑。

其实在我们规划的控规旧城改造开发里面,还没有给它身份,不管是优秀文物还是历史建筑,这些都不能拆除,有一些有工业遗产的地方,通过规划设计,通过控规,确定了不少的保留历史建筑,我们看到比较精彩的,如上海的老码头,可能很多人都去看过,这是控规里面保留下来的。我们上海市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中,我们刚才在99年公布的第三批里面,专门做了文化遗产调查,工业建筑一共是占到将近10%的量。总共我们上海的632处优秀历史建筑,2000多个建筑,工业遗产将近占到了7%,这个比例还不是特别高,按照工厂来算,这个就占得比较多,包括桥梁,监狱,还有污水厂。2009年,国家搞过一个工业遗产保护的现场会,就是在上海召开的。当时我去过这个现场,这是一个水厂,一直用到现场,曾经还准备把它搬走,结果这个厂在这里继续发展,把边上的工厂也花钱买回来,列入了保护建筑,改造的时候也留了一些仓库,如果没有列,那肯定是完全把它拆了,这个建筑供一个城市差不多一半的市民用水,它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生产线是直线的,当然管网有一些变化。

在上海世博会前后,有最大的一个项目,专门成立了副书记的办公室,成立了公司,就是黄浦江两岸开发,在过去的工厂,用水交通都有原因,在黄浦江也好,在苏州河两岸也好,有一个产业,就是把这些工厂全部搬走,有的是因为它的提升不够,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特别有道理,现在的一些区域里面,包括世博会延伸段的重点区域,做了一些调查,整个拆除的是200多万平方米,当然包括其他的民用建筑。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些民间的收藏者还有艺术家,比规划师更有敏感性,他做出一些收藏,我们城市的更新改造太快了,太不顾及城市的记忆了。还有比较亮点的,就是80年代的南市发电厂,现在再一次的改造,变成了我们城市未来馆,它最主要的东西就是这个烟囱,还是保留下来了。原来想在世博会的时候做攀岩,因为安全性没有做,现在想把这个做成一个特殊的东西,工业的特征,工业的审美价值,过去这里很脏很乱不好看,其实是野性的美,原生的美在生活当中也是需要的。

最后再说下徐汇滨江,它是商业最繁华,上海最成功的一个中心,它有民国时期的军工厂、飞机场,原来的南站,都是非常厉害的货运站。2007年的时候非常快的做了这个调查,原则上来讲,就是在绿化带里面的尽量考虑到发展的容量,但是有一些道路规划对这个影响非常大,会做一些小的调整。徐汇现在有三个地块,有一个地块做得非常快,跟广州的方案类似。其实在这个里面,严格的讲,我们这个是偏大的,你看到工业遗产,你要下去,沿着江边才有一些体现。在这个里面,还有很多工业的设施,这个功能是没有了,只是由艺术家做的包装,你稍微变一变,又省钱,又有历史的痕迹,又有新的元素,在过去很多厂我们是没有做的,就是想做没有做到的,工业遗产保护很难的。

我最后说这个是最新的动态,就是中共中央通过的,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把生态文明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要在这个体制,大家说环保度要提升,估计肯定有动作吧。在中央最高层提出来保护与发展统一的理念,这里比较遗憾的是山水林田湖,我们这样历史环境的保护都保护不了,城市遗产,建成环境,或者是比较好的人文环境,在里面又划到外面了。我只是希望在我们现在所谓的新常态,我们现在叫新型城镇化,说得比较多的就是存量规划和城市更新,存量规划不能只看土地,动迁了,什么都算过了,然后就弄,存量一定要考虑到人居环境或者是建成环境,或者是建筑这么一个建构物的利用再利用,翻新或者是改造,不包括往里面加东西,如果要做改造,也是做得很快,我今年也到纽约去看了,里面有很多很好的建筑,人家才开始做,我们干嘛要做那么快,我们能不能做得快一些,但做得更细致一些,做得更科学一些。这个不是我们规划师说了算,我们整个社会市民也好,领导也好,社会需求也好,但是不能那么慢,特别是发展比较快的地区,我大概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松老师,他通过这个案例给我们展示了遗产再利用保护的过程,每张图片背后都有故事,都有坎坷,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非常不容易,上海是典型城市,刚刚张松老师把上海讲了,接下来再请上海的规划院城市战略研究所的石崧主任再给我们讲讲。

4/10<12345678910>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