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2016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 正文
导读:
5月9日,在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的巅峰讲坛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尹稚作题为《价值观·逻辑链·依据集》的主旨报告。
尹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尹稚教授开篇指出,城市规划发展到今天,无论是职业工作还是学术理论的总结,无非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城乡应当是什么样的?或者说城乡的现实是个什么状态?
第二,城乡之所以长成这个德行,它背后有没有规律可循?有没有稳定的发展逻辑可以追溯?
第三,未来应该怎么做?这些规律和逻辑当中,是否有那些可以被称之为经验的东西,是否有哪些可以被称之为教训的东西?这涉及到我们将来怎么做。
规划理论和规划知识从古至今不断积累,可以发现不同的时代,还是有一些东西处在不断变化和不断演进的过程当中。
一、价值观的问题
实际上,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就很难确定what、why、how这三方面的导向性。无论是要描述一个东西、解释一个东西还是规范一个东西,背后都有价值观的支撑。很多专家发言的从不同的行业角度、不同的部门角度、不同的学者角度出发,其实也是明确的价值观体现。比如说城市如何能够长得更大,如何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来建设,这也是一种价值观的思维。当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确立“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22字方针时,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两篇报告都是从经济角度出发做的分析,如在大中小城市安排就业要花多少成本。毫无疑问大城市成本最高,所以才有了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思路,也产生了小城市、小城镇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生态议题也是典型的价值观问题。李铁主任刚才也谈到对生态条件保持很好的地区进行开发、建立新城的问题。江中岛开发项目的时候,有专家质疑,岛屿内现在农田质量非常好,山清水秀,是一个田园风光的状态,在岛内加上100万平米的钢筋混凝土之后,难道它的生态会比现在更好吗?这些东西反映了什么呢?吴良镛先生在创建人居环境科学时说过一句话:城市规划在价值观上要有导向性。城乡建设的复杂性造成了它与广泛的学科和广泛的行业有广泛的关联,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放弃价值观的协同。从历史的发展角度、历史的经验教训来看,城市建设也会犯错误,也会办蠢事,但是,大概没有人说办了蠢事或犯了错误后,愿望就变差了。从一开始,“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城乡未来”就一直是一个很坚定的价值观信念。
而之所以出事,很多时候是源于价值观的单一。不同学科,不同业界,各执一词,各讲一理,这里面缺了一个什么?缺了一个跨界的价值观校验和跨界的价值观协同。面向未来,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协同的观点。如果面对未来没有一个跨界、跨行业协同的价值观,无论是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的导向还是个人职业所应该秉持的立场都很难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像“多规合一”,虽然平台集成了,现在同床异梦的事情还很多。为什么?各方都想干一件好事,但是都过分执着于既有的价值链条,既有的利益链条,还没有能够实现在价值观层面的有效协同。我们讲城市规划要从理性工具向公共政策转化,这是必须要过的一关。理性工具源于科学,理性工具的绝对化就是所谓的“科学主义论”,这可不是什么好词。
二、逻辑链的问题
无论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好,近代城市规划真正作为科学站在人类舞台上的历史也好,它的逻辑链从来都是在不断的演进过程当中。随着其关注的事物更为广泛,除了传统上在这个领域里占主流的自然科学逻辑链条以外,包括社会科学的逻辑链条、人们欣赏美学的逻辑链条、欣赏艺术的逻辑链条,都不断的加入到这样一个大的空间当中。
孤立的来看,每一个独立的逻辑链条都是所谓可以自圆其说,所谓可以合情合理,符合某种基本定义、基本原理。但为什么当这些链条绑在一起时,我们所有的美好情景的设想会成为一个不那么满意的现实?是因为复杂科学和综合性科学的不成熟。尽管就某一个独立的学科而言,它一直在进步,但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系统,要用复杂科学的思维模式来处理问题时,我们缺乏另一种横向的逻辑链,能够做原来所有纵向的、逐渐壁垒化、逐渐一根针到底的逻辑链条相互校验的横向逻辑链。这种校验既渗透于前期的依据研究,也渗透于整个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的过程性运作,也会一直延展到所谓的后评估。
如果离开这样一种横向校验性逻辑链的逐渐丰富和发展,仍然按照传统的学科划分思路、行业划分思路、部门利益划分思路来做这项工作,我们面对的就仍然是现在这样一个比较惨痛的未来,不会有更好的未来。
三、依据集的问题
发现城市规律,探讨人在城乡之中如何生活和就业,人的所有活动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等问题,从近代城市规划作为科学初露头角的时候就有非常强烈的讨论。这个行业还有没有科学?还有科学!但是我们真的抓到了这部分科学的真实性的本质了吗?其实还有相当的距离。
目前我们依赖的很多规范来自于简单的现实观察以及经验性的总结。很多人认为的城市规划经典,从尺寸、到距离、到规模,无数的当年提到的一些东西,比如《A Pattern Language》这本书很长时间被认为是时空尺度的经典,但它的依据集是来自于当时对美国有限城市的有限观察,连作者都没想过它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说到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并没有真实的依据集来支撑随后的分析和判断。
为什么城市规划这几年拼命在强调大数据,强调互联网?因为这些信息采集技术、感知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第一次能够看到无限趋近于真实的可能性,而不是无限趋近于臆想的可能性。这些使得我们第一次有可能更大限度地趋近于真实,去观察这个世界;从真实的、更趋近于真实的数据、证据、图像、情景当中发展出更进一步的分析技术,发展出更进一步的所谓理论的提高和总结。
所以我一直对年轻一代的规划师说这样一句话:历史上的经典教会我们的是某种技术,是某种对技术的思考;但是不要过于看重任何特定时代的结论。在创新的技术过程当中,在逐渐贴近真实世界的认知过程当中,在分析工具的更新换代过程当中,有很多特定时代的结论都是会被颠覆的。
价值观不会变,但是价值观的跨界融合会产生全新的价值观,使我们做事情不再挂一漏万,不再按下葫芦起了瓢。逻辑链我们有长期的积累,需要补充的是跨界逻辑链互相校验的短板。这种短板既有硬技术的校核,也有软技术的校核。所有这一切,在当技术发生进步,价值观确立之后,如何能够更贴近城市规划的管理与实施,这绝不是在任何一个高校的教科书上能学得到的。
做城市规划这行30多年了,我无数次很坦率的说:清华科班教育给我这点东西,可能不够我这些年知识和经验的1/20,剩下所有东西都是在中国实践当中摸索和积累而来的。离开了对最真实的国情、市情、人情认知,所有的价值和美好的愿望、所有技术精英的想法,只能是建立在黄沙上的城堡,分分钟可能被摧毁,经不起时间和历史的校验。
为什么讲这些?在实践当中有一个特别小的例子可以看到这里面还有多少值得深挖的东西。前段时间一个云南教育部门的客人向我提到,大约20年前,比较早的、七八层楼的教师住宅小区大部分利用太阳能供热水。由于昆明的太阳能能场密度非常高,一个屋顶铺满太阳能板之后足以供一个楼所有居民的家用热水。如今当地不再采用这种做法,原因是所有集热都在七楼,楼下的人需要放光存在水管里的所有水才能用到热水。水价低的时候大家不在乎,放水就放水,随着我国大城市地区水资源的短缺,水价开始上涨,市场化之后就没有人用这种集热方法了,都是自己家装热水器,放的水自己冲到厕所里。这么一个特别简单的用水案例,就反应了节能和资源节约在选择技术链路径时的关系,如果这两个技术链条不是吻合,一定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这类案例可能在城市规划里比比皆是。
要想突破这些东西,恐怕不是任何一个单一的工种,单一的学科就能够寻找到一个所谓更加平衡的方案。况且,随着城市化对人的关注,人的行为更加千姿百态。那时候我们大量的所谓技术优化后的旧有思路投入使用之后,并没有达到真实目的。这里面人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人的生活方式,人的交通行为习惯,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所谓的规则和规范。
很多年前,做眉州局部交通工程改造时,当时有一位教授在当地办了几期交通行为培训班,跟社区结合。他的项目比一般的工程改造要好,为什么好?不是因为他技术上比别人更牛,而是他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和培训,开始关注最底层的百姓交通行为的养成,在工程改造的同时,实现了人的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当我们面对生态文明的时候,除了追求技术,追求政策,追求财政上的投入,还有一点是应该追求人的文明方面的教育。只有把这样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变成一个融会贯通整体的时候,我们才可能有一个真正更美好的未来。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