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大数据与城乡治理”研讨会> 正文

马向明:大数据分析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2015-07-09 14:0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

2015年5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承办的中国科协年会分会场“大数据与城乡治理”研讨会于广州举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作了题为《大数据分析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的报告。马向明总规划师分析了区域规划的发展过程及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以珠三角全域规划为例详细分析了大数据在其中的应用情况,通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珠三角的碎片化的空间结构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一、区域规划的起伏

区域规划哪里来?最早就是从区域层面回答这个问题,在区域层面去回应某种问题。比如说,英国开展区域规划,一是对区域性迫切问题的回应,二是与地区自治与分离运动相关,三是作为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的支持性工具。

区域规划本身具有很大的起伏,20世纪50年代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实现每一个国民都享有体面的生活。于是,“ 在 1950s 和 1960s 区域主义被看作是取得security, peace, development and welfare的重要战略手段”,所以区域规划比较火;70年代之后,由于凯恩斯国家福利主义的失败,自由主义再度兴起---新自由主义:承认市场的非完美性,但主张国家干预最小化,这时区域规划受到冷落,甚至停滞;80年代之后区域规划又重新兴起,可以看到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全球化之后,有很多资源是全球来获取的,地方和城镇的关系、城镇与区域的关系有点脱钩,很多东西直接跟外围联系。但是另外一方面,城镇以区域为后盾参与竞争,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地方场所的作用在整个全球化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变化。原来说场所和区域位置决定你的发展机会,但是各种技术发展之后,这些位置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比如以前开旅馆都是在马路边,现在手机导航一出现之后,很偏僻的旅馆只要可以做得好的话,都有人去了,不再是路边的这些区域位置。同时,在八九十年代,政策管制的撤销和减少,使地方的发言权进一步下降。然而,现实的发展是非均衡性的。在政策优惠普遍化后,正是“地方”使你与众不同。很多地方的发展并不像大家想象的,一开放,一建基础设施,人就来了,因为发展的地方毕竟是少数,这个涵盖的内容是最重要的因素,很多文献说地方政府对全球化最恰当的回应就是营造一个有质量的场所,场所的作用又重新回归了。整个空间区域的思考,刚才说地方的竞争力可能不仅仅是交通设施通了就好了,这个场所所聚集的产业等等,以前是叫中心地,现在叫关系地。现在看到一些区域干预的迫切性,但是在国家层面去解决问题显得太远了,单个城市去解决这个问题又太单薄了,所以区域规划走向复兴,在区域层面思考问题。例如,伦敦重新成立了大伦敦规划,美国也提出了2050年的展望。


1/512345>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