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大数据与城乡治理”研讨会> 正文

马向明:大数据分析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2015-07-09 14:0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二)对发展的论证

有了这种认识,我们看看未来的机遇,一个很大的机遇就是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珠三角的发展从来都与两点相关,一是世界的潮流,二是国家的命运。 “一带一路”倡议究竟带给珠三角带来什么机会?“一带”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的企业成为跨国公司,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之后,享受的是企业分散的好处,但是带来分散的风险,不同的国家法律制度不一样,“总部”能力要很强才能应对风险。当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城市的服务功能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这一类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有强大的支撑,这些发展来自于社会的基础,而社会基础是珠三角承担“一带一路”总部功能的独特优势。广交会50年的历史,营造着大量与这些地方的来往的基础。广州是珠三角的门户,但仅仅成为珠三角的门户是不够的,应该成为中国通往整个南部的枢纽门户,这才是广州的方向。“广交会”设立,推动广州批发贸易服务功能强化;“深交所”设立,推动深圳金融服务功能强化。如果要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成就国家的功能,珠三角需打造中国南脑,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国际交流合作机构。目前,珠三角只有一个前海合作论坛,中国往南走,就要策划很多功能,成为国际合作的交流平台。

(三)对方案的佐证

图1-3

珠三角的企业是很分散的,人口是很集中的。珠三角这个连绵区,跟美国的连绵区,是通过扩散在外围发展边缘城市,日本的连绵区是产业从母城扩散出去,这两种连绵区居住产业扩散都跟母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张力,不能让它跑得太远。而珠三角的产业发展是外源性的,所有的投资来自外部--新的企业。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地方选取的产业园区都是对外交通最便利,而不考虑跟母城的联系,所以广州的园区东边30公里,惠州的园区也是40公里到大亚湾。这样的状况造成所有的园区都是分离的,这个产业发展引起了生活的需求,新城建设,新城建设的逻辑是土地出让获取资金,土地出让哪里最好卖,当然是老城,出现了产业在外围,生活发展在老城,第一步已经是分离的,第二步再分离。为了解决这个联系问题,就需要进行交通建设,珠三角这个连绵区是早熟的,可以看到这里建一个园区,那里建一个园区。中心地带不能让它这样继续去建,外围的园区要有服务的配置,才能解决珠三角大量的交通问题,所以提出“集合城市”的概念,外围绝不能像东莞,整个东莞的新城在莞城这里建,结果整个东部的这些高端人都住在莞城,引起交通堵塞和雾霾,我们说要进行几种类别的配置,包括一些镇。整个珠三角,也许按照200万的标准把一些城市集合起来,这样来配置,我们看看能不能用手机信令数据来识别他们的联系,来看看珠三角哪些城市应该是撮合在一起进行公共配套,把它连绵成一个网络型的城市,但是手机的信令数据分析还在进行之中,我们希望这个数据出来之后,可以让我们识别珠三角将来的集合是怎样的。(参见图1-3)


4/5<12345>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