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 正文

王兰:健康融入社区生活圈规划

2020-12-17 13:34 来源:规划上海SUPDRI 作者:王兰

导读

9月23日下午,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重要活动之一“社区生活圈的韧性营造”主题论坛在上海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活动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从理论学术、规划实践和管理实施等角度畅谈后疫情背景下的社区营造。本期带来了王兰教授的主题报告——《健康融入社区生活圈规划》。

王  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健康城市实验室主任

面对诸如新冠疫情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空间的“健康性”和“韧性”显得尤为重要,而社区又是健康城市中非常重要的空间单元。健康融入社区生活圈不仅是设置健身和医疗保健设施,还应该在社区层面建立一套能提供宏观和长远公共健康保障的社区系统,需要从价值观、规划方法和社会机制等方面持续探索。通过对城市空间要素进行规划和设计,减少健康风险,合理配置健康资源,最终实现健康公平。

一、健康融入社区生活圈

城市空间系统通过高品质的环境和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引导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充分的健康支撑,减少传染性疾病的暴发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对人体健康具有促进效应。而当城市承受社会、经济、自然和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冲击时,城市各子系统需要相互协作,化解冲击,维护基本生活和生产,形成快速反应并恢复的能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界定,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都趋于完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于1984年提出“健康城市”的概念,并于1994年提出其具体定义,即健康城市应该是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整体,能够不断地改善环境、扩大社区资源,使城市居民能相互支持、发挥其最大潜能。其中,社区是非常重要的空间单元。

人作为个体,本身具有性别、年龄等属性。同时,人又处于社区、城市、区域等各种层级的环境中,在与不同空间层级的互动中,我们的生活状态发生着改变,从而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状况。

彩虹图(人生活在不同空间层级中,影响着人的健康和福祉)

二、城市空间的健康性

城市空间的健康性,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健康城市”概念提出之初更倾向于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抑郁症等,主要通过鼓励积极的生活方式来应对。而对于传染性疾病,如霍乱、黄热病、鼠疫、埃博拉、SARS等,城市空间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防控效用,对传染性疾病有所作为。

一方面,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大量文献分析和实践研究发现,土地使用、空间形态、道路交通、绿地和开放空间等建成环境要素均会作用于健康。相关规划优化路径主要有3个:减少污染源及人体暴露风险、提供可获得的健康设施,以及促进体力活动和交往。这样的框架也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的《健康城市与区域规划指南》中就引用了该理论框架。

健康城市规划框架

另一方面,如何通过空间减少传染性疾病的暴发和蔓延?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有3个关键环节:一是隔离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涉及人或病原体活动的路径全过程,这一环节是可以通过规划有所作为;三是保护易感人群,包括日常对易感人群的更多关注、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以及疫情暴发期间对弱势群体提供防疫支持。

王兰教授的最新研究梳理了城市发展对传染性疾病的影响。举例来说,影响传播途径的城市发展过程可以分为生态学过程和社会学过程。生态学过程包括土地利用变化使得生物栖息地破碎化,从而增加病原体与人的接触;农业活动中作物灌溉会引发病原体的滋生、传播等。而新冠疫情为什么会在全球蔓延,这就是一个社会学过程,包括人口特征、物质建成环境,以及交通方式和全球城市网络。这些城市发展过程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远端环境(如城镇化)和近端环境(如生活圈)。

城市发展对传染性疾病的影响

王兰教授团队还针对新冠疫情的聚集性传播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收集全国地方政府网站、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和媒体平台中有关聚集性传播的共288起数据,涉及病例1603例,将主要暴露场所分为家庭、聚会场所、工作单位、消费场所、交通工具和医院6类。研究发现,家庭和聚会传播事件发生最广泛,但传播人数相对较少;相反,消费场所和医院的事件发生次数相对较少,但传播人数很大。这说明未来的防疫要考虑空间如何应对不同的传播途径的问题,针对上述传染性疾病防控的3个关键环节,可以从城市层面、社区层面、关键设施3方面推进规划工作。

三、社区层面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社区层面来说,主要包括基本卫生、救治护理、生活支持,以及日常健康4方面的工作,涉及全周期防护。

1.基本卫生

在设施布局上避免将可能成为病原体来源的设施布局在住区的核心区和上风口。

2.救治护理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发热门诊、临时性小规模的轻症隔离区、备用护理空间、抗病毒药物供应点;并在多个社区生活圈范围内,设置紧急医疗服务中心,对病员进行分流,避免交叉传染。

3.生活支持

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设置超市、菜场、药店等居家隔离支撑设施、备用防疫物资存储空间,减少消费场所的聚集性传播。

4.日常健康

提高混合用地布局,促进职住平衡,减少交通工具上的聚集性传播;对社区日常空间进行健康影响评估,对环境风险因素进行更新改造;通过社区设施配置和环境设计推进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减少易感人群基数。

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疗需求激增的压力,同时提供临时隔离场所来控制疫情扩散,替代性护理场所也是健康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替代性护理场所分为非急性、医院级和急性护理3个级别。大型场所基本以非急性护理为主,同时应满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适合于改造为替代性护理场所的空间有很多,比如体育馆、会展中心、教学楼、厂房、酒店、宿舍等。目前城市中的绿地、广场对防疫方面的考虑不足,未设置相应配套设施,如独立卫生间,如果要起到隔离的作用还需要相应的配套空间和淋浴设施。后续规划中将替代性护理场所设施纳入社区生活圈时,可以将社区绿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学校考虑在内,同时要满足医护人员配置和护理空间的应急适应性。

替代性护理场所的平疫结合

针对社区生活圈,团队研究了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社区健康应急策略和机构设置,发现各地区都有相应的社区层面的评估工具。比如美国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评估工具,以及城市应急协议;日本有《地域综合资源中心的业务手册》支撑。我国城市在目前已有的社区生活圈设施里,需要增加针对疫情的应急设施。

案例地区社区健康应急策略及机构设置

健康融入社区生活圈

杨浦区殷行街道的健康导向微更新城市设计入选了“世界银行最佳健康社区”案例。秉承“为所有人的健康”的设计理念,该设计把许多与健康相关的影响因素纳入方案布局,以更好地促进老年人和孩童的活动,并考虑在核心区有效地组织动静空间。同时还进行了风场、日照分析,以及有关应急预案、传染性疾病的考虑,但实施过程中因为预算等各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完全完成。

四、将健康融入社区生活圈

社区生活圈是以家为中心、开展一日生活所需的通勤、上学、购物、休闲、医疗等活动形成的空间范围,是一个基本的空间单元。现在生活圈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居住区规划转型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微观社区层面的重要落脚点。那么怎样的范围可以真正称之为一个生活圈?15分钟又如何界定?

在制定宝山区顾村镇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时,居民们戴着GPS、PM2.5测试仪或分贝仪进行了两天的测试,一天为工作日,一天为周末。居民们的活动轨迹与规划师想象的、从设施出发来划分的服务圈完全不同。这说明今后编制社区生活圈规划时,需要更准确地认知居民的时空行为的特点。虽然规划可以重新打造居民的生活圈,但目前已形成的生活圈的特点,真实反映了居民的偏好。

健康融入社区生活圈不仅是设置健身和医疗保健设施,还应在社区层面建立一套能提供宏观和长远公共健康保障的社区系统。因此,首先要将“健康意识”纳入规划编制和实施、项目发展决策和日常社区治理过程中。而其重点应以社区为平台,针对传染病暴发和慢性病增长,整合各类健康促进的设施、资源和工作,形成高品质和高效率的健康治理模式。在方法上,应基于大数据、信息技术和机制设置,部门和机构之间需要无缝对接,统一编制疫情应急规划和行动方案,形成多场景预案,提供相应的物资、人力资源和经费,并定期开展演习。在机制上,应充分与社会力量合作,能够有针对性地落实相关目标,同时搭配不同层级的日常、应急和临时设施,有层次地设计响应规模。

最后以世界卫生组织在《将卫生纳入城市与区域规划》中扉页上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如果规划的目的不是为了人类和星球的健康,那么是为了什么?”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