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其他报告> 正文

徐苏宁:何以“诗意地栖居”

2023-12-04 11:07 来源: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导读

2023年11月17日下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徐苏宁教授受邀出席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大师讲堂”系列活动,以《何以“诗意地栖居”》为题作主题讲座。

微信图片_20231204104849.png

徐苏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资深会员、城市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

人类从游牧状态定居下来是很多因素促成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大概就是栖居所带来的稳定、安乐、延寿。因此,如何实现栖居就成了人类一直以来的一个长久的思考。然而,战争、灾害、贫穷常常使栖居成为许多人无法实现的梦想,但是,苦难并没有击倒人类,无论中外,不论东西,人类仍然在持续地探索着怎样让人能够拥有栖居之所,享受到栖居的快乐。本次讲座徐苏宁教授就如何理解“诗意地栖居”、如何营造“诗意地栖居”、如何使最大多数的普通人实现“诗意地栖居”等方面作了深入阐述。以下为讲座主要内容及观点:

一、如何理解“诗意地栖居”

1. 有关栖居的哲学思考

说到“诗意地栖居”这个话题,有很多人会想到德国著名诗人约翰·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那首著名的诗《人,诗意地栖居》,其中有一句话就是“人啊,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这块大地上”。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呢?就是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城市更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在具体行动中城市更新要干什么?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很多工作也大都是围绕着公共空间展开的。但是别忘了城市中最大量的是与人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居住部分。就像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曾经说过“城市就是大量的作为母体的居住建筑和少量作为标志性的公共建筑组成的”。所以我想和大家聊聊栖居这个问题。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我们现在用的是“诗意地栖居”,是“地”,不是“的”,因为不论是荷尔德林所描述、所希望的人类的居住形态,还是我们所从事的创造人类栖居之所的工作,都使得“栖居”成为一个动词,并不只是精神生活的描述。

很多西方先哲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对“诗意地栖居”进行过解读。其中,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里说到“人们为了生活聚居于城市,人们为了生活的更好居留于城市”。这句话表达了两个层次,即城邦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是因为要适合人类的生活,而它进一步发展的时候必然涉及到了要如何更好的生活。这就是关于栖居的问题,而且是诗意栖居的问题。

中国的先哲如老子、庄子也对“诗意地栖居”进行过描述。比如老子在《老子?第七十二章》中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其主要意思是说让老百姓不轻视安居,不厌烦他们的生活。只有百姓不厌烦生活,才会不厌烦治理。

所以从中外的这些哲人的论述里我们可以知道,栖居或者是“诗意地栖居”是人类长期的追求和梦想。所以人类从游牧状态进入定居状态,从穴居、巢居、半穴居、茅屋,到聚落、乡村、城镇,一直在铸就着栖居之梦,从来没有停歇过。

2. 栖居不分贫富

“诗意地栖居”是任何人的权利,不分贫富。在印度孟买南部的巴克湾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导致这片地区形成中间是贫民区的自建房,两边都是富人区的高层住宅,穷人和富人毗邻而居的现象在地图上对比非常强烈。但是大家随遇而安,各有各的活法。富人需要栖居,穷人也需要栖居。

我们要改变穷人好像就不需要“诗意地栖居”的观念。实际上穷人在能够负担起得的情况下,更容易满足所谓的诗意地栖居。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就立志要为印度的穷人造房子,让他们住的舒服、愉悦。他认为印度的场所构成存在四个不同的层级,就是家庭、街道、社区、城市。他运用这个理论设计了著名的贝拉普尔居住区。贝拉普尔居住区中每户有一个小的院落,几户邻里之间有一个小的开敞空间,再放大是社区的,再放大是城市的。即便是印度这样一个阶级分化很严重的国家,穷人同样也可以享受到栖居的快乐。

2.png

贝拉普尔居住区平面图及效果图(图源:Kenneth Frampton.《CHARIES CORREA》[M])

城市是富人的城市,也是穷人的城市。而且到任何时候,穷人都会多于富人。我们应当消除贫困,但是不需要也不可能彻底消灭“穷人”。为什么?

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统计,中国的城镇人口为9.01991162亿人,占63.89%。城镇人口中,富豪和所谓严格意义上的中产阶级这些有钱人加在一起也不过是只占城镇人口的4.6~5.4%。换句话说,94.6~95.4%的城镇人口是没钱的普通人。

李克强总理曾经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过:“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很困难。”这就是国情,我们不能忽视这个基本事实。他们也需要栖居,也需要诗意地栖居。

3. 栖居不分种族和地域

“诗意地栖居”是任何人的权利,不分种族、不分地域。《旧约·创世纪》记载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由于虔敬上帝,上帝与之立约,将指定的一块地方让他们住,这就是所谓的“应许之地”。二战之后犹太人遭到了纳粹的迫害,央求巴勒斯坦人给他们一块地方,巴勒斯坦人就收留了他们,但他们不断地蚕食巴勒斯坦人的居住地,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居民点,试图让以色列人更诗意地栖居的行为,实际上是以剥夺了巴勒斯坦人诗意地栖居的权利换来的,这不公平。战争可以促使我们好好思考一下诗意地栖居到底意味着什么,因此诗意地栖居是每个人的权利,不能只顾自己活的好。

二、如何营造“诗意地栖居”

如何能够达到“诗意地栖居”?其实很简单,我个人认为只要注意以下两点就能做到。一是私权利,二是烟火气,而这些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1. 私权利

私权利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比如说自由迁徙、私有物权、个人喜好、住居权益等等。如果这些可以被公正的对待,被很好的保证,享受到栖居的快乐是很容易的。

自由迁徙

从人类发展史上可以看到,非洲智人进化了几百万年,但是直到十几万年前,人类这个物种还是只生活在非洲大陆,然后有一小部分人离开了非洲大陆,穿过苏伊士地峡进入地中海沿岸。这一代代人类的迁徙繁殖,使人类遍布全球的每一个地方。在各个地方考古发现的人类宿营地和居住地的化石都证明了人类环绕地球漫长的迁徙过程。

但由于迁徙到各个地区的时间不同,地中海、欧洲、亚洲、美洲之间的文明进程是不一样的,相差了好几万年。最早从非洲出来的人类在地中海已经居住了几万年,建造美索不达米亚这些城市的人已经发明文字,开始写诗的时候,南美洲的卡拉尔人才刚刚学会制造陶器,这是一个人类文明不对等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栖居是从迁徙开始的,没有这种人类迁徙大进程,就没有后来的从穴居到巢居、岩洞到地面这样一种居住的过程,没有人类迁徙也就没有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所以应当保证人类的迁徙自由。

3.png

根据基因图谱绘制的人类迁徙图

图源:水煮歷史 《中国人从哪里来?土生土长的,还是来自非洲、西亚?》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79B80HE0523808G.html

私有物权

1958年英国考古学家詹姆斯·梅拉特在土耳其南部发现了加泰土丘。他认为加泰土丘是已知人类城市生活的最初尝试。加泰土丘遗址的独特性之一就在于证明了人类从狩猎和游牧状态向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如果说狩猎、游牧的方式是长期持续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大部分时间的,那么定居的生活方式就构成了城市文明和城市化的特征。也就是说加泰土丘在向我们证明一件事情,就是人类的栖居开始出现。

刘易斯·芒福德在他的《城市发展史》里曾经说过一句话,就是“总之,远在活人形成城市之前,死人就已经先有城市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死人城市确实是每个活人城市的先驱和前身,几乎是活人城市的形成核心”。我是要用芒福德的这句话来解释加泰土丘特有的一种丧葬方式,就是他们把去世的先人埋在自己房子里的地面之下。有一种看法认为这么接近祖先实际上是在乞求祖先保证我们生者不要受到幽灵的伤害,同时还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将祖先埋在自己房屋的地面之下,是给予居住者最强有力的领土所有权的保障。因此或许这就是土地所有权的源头问题——没人能够和他争辩埋着他祖先的土地的归属问题。所以栖居和私有物权有直接关系,私有物权不明确,栖居肯定不稳。

个人喜好

“诗意地栖居”意味着每个人的个人喜好应当得到尊重,在这里居住的人对环境的认可和喜爱,即喜欢这座城市、喜欢周围的环境、喜欢这个小区、喜欢这个房子,它们能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使之感到舒服,就达到了诗意地栖居。能够让人住下来,有地方去,何愁没有诗意地栖居。

5.png

上海街头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可和喜爱(图 源:丁文越拍摄)

住居权益

在阿根廷等拉美国家,一共将近5亿人的总人口中有3.8亿人口住在城市里面,城市化率高达75%以上,75%的城镇化率和经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但是他们的经济水平只有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有三分之一是属于贫困户,住在贫民窟里。这个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虚假城市化带来的拉美病,所以在这些国家经常可以看到连片的贫民窟。

而当前的城市建设中我们总是想着拆除城中村、棚户区,将人们动迁到一个所谓宜居的地点。而如果都按照这个思路来,那这些人应该去哪儿生活?他们会被迫迁移到更偏僻,更能付得起租金,但将会付出更大生活成本的地方,他们的诗意地栖居将被终结。所以在保障基本人权和公共住居权益的情况下,有一些当地的艺术家开始对贫民窟进行艺术化改造,力图使居住在其中的人也欣赏到五彩缤纷的环境,从而减轻生活带来的压抑。

2. 烟火气

烟火气无非是指来自日常生活周遭的一些传统习俗、地摊小店、饕餮饮食、邻里守望,这些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烟火气。烟火气对维系或是营造诗意地栖居也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习俗

每个人都有祖籍,都有故乡,都有需要传承的风俗习惯,这些对于栖居乃至诗意地栖居至关重要,在祭拜祖先、宗族述亲、家族聚会的过程中自然就享受到了栖居的快乐。所以我们在各个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宗祠,而我国民族众多、习俗不一,这是应当得到重视的。血缘宗亲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不知列祖,不畏列宗,没有族规,没有家教,城市中便会滋生出行为放纵,暴戾乖张,不讲尊卑,不懂规矩的行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就得遵守江湖的规矩。宗祠这种地方就是江湖社会的“锚固点”,不管城市大小与否。

而我们现在的城市缺少这些维系人们情感的必要场所和设施,比如说宗祠、寺庙。在日本的街道上经常会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神社、鸟居,所有匆匆而过的行人每到这个地方会自然而然的放慢脚步,然后鞠上一躬,再继续赶路。在欧洲国家可以经常看到大大小小的墓园,旁边就是居住建筑。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人不时在墓地里自言自语,能经常和逝去的亲人见面,可以免除很多思念之苦,同时也是一种心情的宣泄。

6.png

日本、奥地利居住建筑旁边的墓地(图源:作者自摄)

地摊小店

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山东的时候说过“国家是人民组成的,人民好了国家才能好。靠每个人的奋斗大家都好了,国家就更好。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所以说一座城市如果没有这些方便生活的地摊小店,就没资格侈谈“人民的幸福感”。一个把街道清除得“干干净净”的城市何谈诗意地栖居?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深情描绘了纽约哈德逊街上邻里小商店主人们充满人情味的“人行道芭蕾”,并借此告诉大家,这才是城市生活应该有的样子。因此不管古今中外,不管城市大小,不管历史长短,都需要贴近生活的烟火气。

7.png

西安书院门街头的地摊经济(图源:作者自摄)

8.png

西安的街头小店(图源:作者自摄)

饮食饕餮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亘古不变,在中国人“诗意地栖居”里这是最具有烟火气的部分。大概没有人不被它打动。但这些饮食饕餮往往都是与街边摊、路边店、背街小巷、苍蝇馆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把它们收拾干净,那这座城市也就失去了它该有的烟火味,我们的生活里也少了很多乐趣。

正是这些不同的饮食诱惑,使得不同的城市具有了不同的烟火味道。这些烟火味道也造就了不同的城市风格、人文气质和栖居之乐。城市之间必须保持这种不同,保持得好这个城市就有活力。

9.png

东京新宿西口回忆胡同里的居酒屋(图源:作者自摄)

邻里守望

邻里之间守望相助是我们的传统,是社会稳定的要素,可是我们已经逐渐在远离它。四川人打麻将其实就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维系,邻里乡情的交流。四川的老茶馆也是街坊四邻谈天说地之处,充满着浓浓的乡情。丰子恺先生漫画中的过年反映的就是中国传统民俗里的邻里关系,国事可以不谈,但是邻里之事必须要说,在一起聊天是最快乐的事情。

10.png

漫画过年(图源:丰子恺先生漫画)

三、如何实现从诗性的智慧到诗意地栖居

1725年,意大利的历史学家、法学家巴蒂斯塔·维柯写了一本书叫《新科学》,书中维柯表明“原始人”对世界的反应不是幼稚无知和野蛮的,而是本能的,独特的,“富有诗意”的,他们生来就有“诗性的智慧”。这种诗性的智慧指导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做出恰当的反应,并且把这些反应发展成为人类文化。所以说诗性的智慧指导人类创造了自己,也创造了城市,自然也包括诗意地栖居。

我们大概可以给栖居做一个分类,即聚落是一种自然的栖居,城市是一种集体的栖居。聚落是人类第一次正正经经、自然而然实施的栖居行为,他们一定是从中感受到了快乐,从此开启了一种新的生活模式。城市是人类的集体栖居场所,人们在这里享受到了更好的生存条件,诗性的智慧带来了诗意地栖居。

所以罗西说它是集体记忆,舒尔茨说它是人存在的意义。从集体记忆的角度讲,不同的人,不同的居住模式,对于“诗意地栖居”的理解也不一样。而我们作为规划师不能用我们自己的惯性思维或者是已有的知识去理解别人、指导别人。城中村可以进行诗意地改造,比如深圳的一个大城中村水围村,是全国首个由城中村握手楼改造而成的人才保障房社区,现在已经变成一处十分有人气、有烟火气的地方。旧城也可以进行诗意地改造,比如深圳的沙井旧墟选择在龙津河沿岸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场域地点,在保持场所特质的基础上,围绕公共空间做文章,基本上没有改变居民的私产。从而增加了整个地区的吸引力,这里的人还在,人气就在,烟火气就在。

11.png

深圳沙井旧墟改造后(图源:作者自摄)

因此,今天交流的主题就是想传达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人类创造城市以及不断更新城市是为了什么。脱开基本的常识和道理,想当然地去摆布城市,那城市永远不可能达成诗意地栖居。

* 注:本文内容根据学术交流现场发言整理,已经专家本人审阅。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