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0日上午,由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城市收缩与规划应对”在东莞嘉华酒店四楼F9厅顺利举行。论坛吸引了近百位城市规划专家、学者、同行等的关注,围绕城市收缩的规划应对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主持人李郇教授(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首先介绍了此次论坛的议题,然后做了题为“收缩城市的规划应对策略--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例”的报告,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案例分析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城市收缩的规划策略,并以东莞为例,认为东莞是个增长和收缩并存的城市,松山湖地区承接的来自深圳的产业转移仍在不断增长,而一些镇的工业用地空置。
李昊(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高工)分享了“收缩城市治理的范式转型--从增长导向到幸福导向”的报告。他认为广义的收缩城市有多重类型:产业衰退收缩型、制度变迁收缩型、城乡演变收缩型、人口密度收缩型、人口结构收缩型、潮汐人口收缩型和人口控制收缩型。新时期收缩城市治理的应对框架可以从认知、参与、干预和文化等四个维度出发。
高舒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带来了美国的经验与启示,“如何实施‘精明收缩’:美国土地银行的经验与启示”。住房的空置、废弃在美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土地银行应运而生,其优点是比较公开透明,缺点是滞后性、与城市规划的联系不够紧密。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在土地银行和物业税方面进行较好的结合。
赵宇博士(智慧城市工作室创始人)分享了对城市收缩规划的一些思考和思辨。他认为应聚焦本质,回归收缩城市的根源--人口,通过跨区域人口流动、主动收缩、住房政策三种角度思考城市收缩。
吴康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分享了“城市收缩的统计界定及其循环反馈的复杂过程”。他提出,统计口径的差异给城市收缩研究带来了难度,他分别用不同的人口数据统计数据口径去识别中国城市的收缩状况,认为从较长时间维度看,城市的增长与收缩并存。
姜鹏主任(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信息室主任)提出要跳出城市个体看整个区域,城市发展需呼应生态环境,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罗小龙教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针对城市收缩的定义提出了几点看法。一是关于城市收缩没有非常完整的理论。不同地方的收缩城市的现象虽相似,但其内在的机制各不相同。二是提出了中国城市收缩的五种类型,分别是工矿资源型城市的衰退、产业收缩引发的衰退、行政区划调整引发的城镇收缩、新城的建设引发的老城收缩、城镇化的流向改变引发的收缩。三是应对城市收缩方面,不同地区的规划各有策略。罗教授还表示,收缩不一定是坏事,关键在于提升城市品质。
最后,许智文教授(香港特首任市建局非执行董事,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提出城市收缩与城市增长并不矛盾。城市收缩类型多样,应明确界定城市收缩的定义和评价标准,才能有针对性的规划应对措施。城市收缩要重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规划师要从更长远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看待收缩问题和提出规划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