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学会动态> 正文

学会组织全国顶尖专家为武汉疫后提供咨询

2020-05-29 10:26

5月20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线上视频连线共同组织召开了《武汉市疫后重振规划》专家咨询会,学会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就武汉市疫后重振工作,进行了线上咨询。

主持人:

石 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专家(以发言顺序为序):

张京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张 勤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樊 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潘 安 广州市规划协会会长、教授级高工

叶裕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乡规划实施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唐子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李 枫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总体规划学委会委员,自然资源部空间规划局副局长

吕 斌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李晓江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盛洪涛局长介绍了《武汉市疫后重振规划》的背景及特点,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代表项目组汇报了规划主要内容。

武汉市疫后重振规划

(一)疫后重振规划的定位

本次疫后重振系列规划不是单纯的技术方案,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硬件恢复,而是包括经济、社会、物质、设施、信心、社会心理等多方面恢复、重振的规划,是技术方案和一系列政策、计划和标准的综合型行动规划,也是武汉迈向更加高水平城市治理的规划转型之路。规划主要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规划引领和干预,恢复并增强武汉的吸引力、竞争力,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同时服务疫后民生发展;二是通过各项行动计划,谋发展、补短板、抓机遇,支撑市委、市政府疫后重振工作;三是通过本次规划,促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升级,加快健康城市、宜居城市建设。

规划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能满足疫后民生服务升级需要,又能拉动城市经济恢复成长;二是系统谋划和专项规划的关系,在统一的目标标准体系下,各有关部门在分别推进实施专项行动时,既能形成疫后重振的工作合力,又能满足各自专项体系升级要求;三是长远战略和近期行动的关系,既要贯彻落实全市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又要落地形成建设行动和重大项目。

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行动逻辑,建立从蓝图到实施的发展路径,形成“目标-策略-行动规划-项目”的内容框架,保障规划实施落地。

(二)疫后重振规划体系

规划构建了“1+5+X”的规划框架,其中“1”是1个规划纲要,突出战略性、综合性,重点解决疫后重振的目标、路径、策略和举措等重大问题,同时修正和指导城市长远发展规划;“5”是5个专项规划,涵盖公共卫生、应急保障、健康城市、社区治理和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X”是一系列行动计划、政策标准、实施指引,是针对重振规划与专项规划的核心内容,确定灾后重振的政策和行动规划。

在规划价值观上,更加凸显落实“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改变单一追求经济发展的模式,一方面向健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另一方面向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在规划技术逻辑上,更加突出“底线思维”,将“安全”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将“健康”作为促进宜居环境构建的核心标准,在此基础上寻求城市繁荣发展发展之路,整体形成“安全-健康-繁荣”的可持续发展逻辑。同时,将疫后重振的规划思路、政策标准和行动举措纳入新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衔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导具体实施。

(三)疫后重振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是新冠疫情影响评估。全面评估疫情对城市的冲击影响,从应急保障体系、公共服务设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运行管理、基层社区治理、智慧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反思现有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足之处。分析来看,在规划理念上,“以人为本”的具体落实不足,在实际建设中仍更加关注经济成长,对健康环境营造方面重视不够。在应急防灾能力方面,交通系统应急预案不完备,出现了物资配送效率不高等问题。基层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短板,特别是社区医疗设施、人员配置落后,诊断能力不足。基层社区治理精细化程度不够,信息化建设不足,增加了应急物资的社区配给难度。同时,城市数据治理体系尚未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不足。

二是疫后重振规划纲要。主要结合疫情影响分析和城市转型发展特征,综合考虑疫后居民生活、就业需要和城市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要求,特别是强化中低收入人群、流动人口的兜底保障,实现包容性发展,规划研究明确了“更具吸引力、更健康的武汉”的疫后重振总体目标,从健康发展的维度,将全面实现城市厚度和形象的提升,从吸引力提升的维度,多措并举、全面实现城市繁荣。规划提出了健康重塑、社区重治、经济重振、智慧重树等重大战略举措,通过规划引领和和干预,提振信心,恢复并增强城市对人才、企业、投资的吸引力。

三是五项专项规划。分别涉及安全、健康、医疗卫生、社区治理和经济复兴等多个领域。在研究展开序列上,首先强化应急防灾、健康城市两大系统:一方面制定《应急系统与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基于“韧性城市”理念,构建多情景适应的综合交通体系,强化防灾应急通道、交通组织(救援/疏散/特勤)、应急物流体系,同时构建供水品质高、能源保障足、防灾设施完善、无线网络智能的现代化高品质生命线工程保障体系,特别是强化垃圾、污水等环卫处置设施。另一方面,通过《健康城市空间品质提升规划》,建立“健康城市”标准体系,全面评估和改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和人居环境品质,特别是打造文化体育设施、休闲旅游场所和健身绿道网络等多类型健康生活空间,充分发挥城市空间对市民健康活动的滋养促进作用。

其次,突出弥补2大关键短板,一方面制定《完整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合理制定城镇社区、农村社区、产业社区等不同社区的适宜规模、建设标准,统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探索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推进责任规划师进驻社区对口服务,形成共建共享的社区规划和治理生态。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医疗和公共卫生专项规划》,以完善分级诊疗设施体系为抓手,构建形成“均好覆盖”的医疗卫生设施体系,同时按照“平战结合”思路,战略性预留各类救治隔离场地,提前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便于战时应急转用。

最后,通过制定《经济复兴与产业重振专项规划》,从抓机遇、补短板、谋发展的角度,谋划武汉产业体系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整体形成“安全有保障、宜居有品质、发展有动力”的疫后重振发展图景。

四是一系列行动计划、政策标准和建设指引。主要深化编制医疗和公共卫生、环卫及应急保障、完整社区建、空间品质提升、综合交通和应急物流、功能区和亮点区片建设等6大行动计划,并制定建设强度分区指引、健康城市建设指引和完整社区建设指引等相关政策举措。在深化工作中,突出“谋发展、补短板、抓机遇”的三大基本思路,一方面围绕武汉城市总体目标和功能定位,强化“以人为本”,从满足人的全面发展角度,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围绕疫情凸显的主要问题和功能短板,针对性强化相关设施配置和治理体系;同时,紧抓党中央号召“搭把手、拉一把”的时间窗口,积极向上级部委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重要资源,争取央企、大型民企集团支持,汇集形成疫后重振的强大动能,促进城市活力恢复。

专家建言

在听取本次规划汇报后,专家们对武汉规划人员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超前谋划的工作作风表示崇高的敬意,并对现阶段规划成果表示认可。专家认为武汉疫后重振规划是非常及时并具有创新性,也是武汉重新出发的新起点。同时提出要以本次规划为契机,为中国讲好武汉疫后重振故事,为世界提供疫后重振样本与表率,重振全球复苏信心。

讲好中国故事、武汉故事

张京祥指出,本次规划非常必要和及时,疫后重振规划不同于纯粹的灾后重建规划,他建议提高规划站位和认知高度,利用这次机会讲好中国故事、武汉故事;防灾设施规划要讲究平战结合,控制好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关系;规划内容需加强对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研究;处理好不同规划对象和内容层次之间的关系,包括“国际”、“国家”、“市民”三个群体,“重振发展”和“重塑安全”两个目标;在武汉都市圈层面,规划应从产业链、供应链组织的角度考虑区域协作对策。

通过“强基补短”提高城市韧性

张勤认为本次规划的出台时机很好,“1+5+X”的规划框架具有统领性,专项内容完善,具有可操作性。她建议调整规划的分项目标,在健康发展的维度,通过“强基补短”提升城市韧性;加强经济振兴策略与现状问题的对应关系,针对第三产业的眼前困难提出具体措施;强调城乡融合、市域一体的规划理念;强化“完整社区”的经济、社会属性,“繁荣”是社区的必要建设要求之一;构建完善的医疗和医学设施体系,考虑集中式布局,打造国家级医疗中心;强调软实力的建设,针对社区级医疗设施,重点提升医护人员的数量和能力。

探索常态化规划和公共应急规划有机结合

樊杰说本次规划的重点是赋予城乡空间新的内涵以及空间之外的概念延展。他建议进一步梳理规划内容,明确常规内容和特色内容;提升规划定位,将本次规划作为疫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试点,适当提高标准,起到创新示范作用;加强公众参与,将企业、政府和个人的意见作为规划的重要出发点;深入研究健康城市的基本要求,在经济、产业规划方面提高站位,从区域协调角度明确武汉的经济地位和产业发展方向。

将社区治理融入规划编制和管理之中

潘安认为,本次规划的总体框架和专项内容都较为完善。他建议深入研究社区概念,将社区的特点融入规划编制和管理中;拓展研究对象范围,在城乡发展中不仅要控制人口密度,也要控制其他生物的密度;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市民的生活方式经过此次疫情后发生了根本变化,建议研究、归纳疫情启示,引导城市未来发展方向。

构建“安全、宜居、繁荣、美好”的规划逻辑

叶裕民指出,本次规划内容的“疫后”特征突出,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答案。她建议在此规划基础上提炼形成“安全、宜居、繁荣、美好”的规划逻辑。增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回应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关键问题;加强产业规划研究,明确武汉的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加强对疫前离汉流动人口的分析,回应流动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加强对城市边缘区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措施研究。

提升武汉凝聚力、吸引力、竞争力

唐子来强调,本次规划是一个特殊的灾后重建规划。全球城市的前提是健康城市、宜人城市,他建议在规划中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梳理、总结武汉疫情启示,要将防疫规划纳入防灾规划体系中,注重降低疫情应对成本,做到“以防为主”,同时在疫后重振规划里体现韧性,设置应急预案;规划策略中要强化补短板的内容,增加具体措施,并进一步细化。希望武汉通过提升凝聚力、吸引力、竞争力成为一个全球城市,一个健康的、韧性的大城市。

完善原有专项规划,制定分期实施计划,切实发挥规划作用

李枫认为,规划内容较为全面,“重树、重振、重治”的战略举措是亮点。她建议明确规划的定位和作用,研究出哪些内容应纳入本次规划,哪些内容还需要规划完善,将原有的专项规划进行拾遗补缺;梳理内容、聚焦重点,制订分期实施计划,处理好整体和特定、长远和近期、全局和重点之间的关系;强化成果内容的自洽性,与现状问题相对应,将5个专项规划中的空间建设重点和近期建设内容进行充分对接。

从管控型规划转向治理型规划

吕斌说,规划编制得非常及时,对现状问题的复盘研究事实求是,对规划对策的考虑完善细致,具有较高的探索性、引领性、示范性。他建议从管控型规划转向治理型规划,从总体、微观、设计等层面强化“治理”成分,体现“全民参与”理念;在社区层面加强体制机制研究,本次疫情中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了社区层面,因此要在“社区重治”方面深入社会治理的方法;本次规划包含行动规划内容,应以近期三年为重点,制定统一的行动计划和面对不同层级的实施推进机制;注重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的重振策略,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

更加关注对疫情当中受灾的弱势群体,关注绿色发展

李晓江充分肯定了本次规划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他建议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加强对于不同阶层的影响分析,特别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提出应对安全健康的城市空间要求,重点是针对城市的生产和居住场所,在居住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同时要注重多种视角分析,不仅积极落实国家战略精神,也要关注不同专业、阶层的个人和企业群体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强调绿色发展理念,更多地关注“安全、健康、和谐、宜居”的城市发展目标。

强调现代化治理模式,重视文化竞争力

石楠说,本次规划内容全面,现状评价和分析也合乎经验。他建议深入分析现状问题,从价值、理念、宜居等角度找出问题症结,提出具有突破性的规划思路;要提高定位,从全球化的角度考虑未来发展目标;要强调现代化治理模式,政府的决策更多的在于制度和政策的供给,而不是直接干预市场或者作为市场主体;同时应增加风险综合评估内容,考虑灾害发生时设施对人类的支撑时间,以及平时战时的转换关系;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寻求新的发展,分析文化竞争力的优劣势,重视文化驱动力的作用,有效带动武汉的长期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