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学会动态> 正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应中国科协邀请,分享助力乡村振兴经验

2023-03-31 08:5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在第38期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秘书长沙龙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围绕“发挥学会独特优势,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做工作分享报告。

第38期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秘书长沙龙不久前在贵州省毕节市召开,沙龙主题是“发挥学会独特优势,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全国学会助力乡村振兴典型经验,深入探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学会贡献。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徐强等领导出席沙龙,刘兴平部长在开幕时致辞。全国学会秘书长、各省区市科协有关人员、举办地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沙龙。

会议现场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

刘兴平部长在致辞中强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出了“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员令,各全国学会要发挥组织优势,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做实,团结动员科技工作者着力解决区域农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推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沙龙特别邀请了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林学会和中国国土经济学会4家全国学会在沙龙上作经验交流。全国学会秘书长、各省区市科协有关人员、举办地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沙龙主题分组进行交流和研讨。

曲长虹副秘书长作报告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在沙龙上做工作分享报告,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坚持“学术为本、组织为先、制度为基、扶智为要、党建为魂”的做法,得到了与会秘书长的积极响应。

曲长虹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

曲长虹副秘书长介绍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一直致力于解决城乡人居环境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始终将城市和乡村作为整体对象开展工作,坚持“尊重学科规律、发挥学会优势”的思路,不断加大乡村振兴相关学术组织建设以及学术研究交流,引领更多的专家学者为乡村振兴进行科学探索。

学会专家共同努力,推动国家主管部门设立“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在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重大学术场合,设置乡村规划建设相关议题会场,组织各行业专家研讨交流。学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动员全国规划力量通过实地调研、义务规划、学术讲座、专题会议、示范项目、公益咨询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构建起了政府、学界、市场、社会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2015年,学会专门成立了乡村规划建设学术委员会,凝聚了一大批各专业的技术精英,成为我国在乡村发展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组织。学会及其委员会每年组织大量乡村规划建设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先后组织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专题研讨会、乡村治理与乡村复兴的专题研讨会、当代田园乡村建设研讨会等一系列专题会议,以“乡村振兴与美好家园”、“全面小康与乡村规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为主题陆续举办委员会年会。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会的系列学术会议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术方向,包括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发展、中西部经济薄弱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等等。学会先后发布了《以城镇化发展质量引领城镇化健康发展》《共同推进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行动》《当代田园乡村建设实践技术倡议》,《乡村规划八点共识》等重要文件,坚持把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技手段与农村移风易俗和弘扬先进文化相结合。

2017年起,由学会乡村规划建设学术委员会推动,开展了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活动,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六届,超过240所高等院校的2万余名师生参与了该项活动,作为竞赛基地的村庄已经达到912个,遍及全国除港澳台的31个省级行政区的217个地级市及自治州,共589个区县。该项竞赛在学会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了与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合作的方式,不仅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了深入村庄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也为地方宣传各地乡村和联合乡村委开展在地干部培训等提供了重要机会,受到了各地的广泛欢迎,这一模式为其他机构所仿效。

学会于2010年起与成都市等地共同发起探索乡村规划师制度,吸引了大批有志之士投身于乡村规划师事业,有效地缓解了农村规划建设人才匮乏、标准缺失、脱离乡情、管理薄弱等突出问题,也逐步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乡村规划师制度架构和运行机制,为创建全国乡村规划师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在多年经验基础上,学会于2018年、2020年先后向全国发出倡议“创建中国乡村规划师制度”和“成都共识:建构全国乡村规划师制度”,以乡村规划师为桥梁,引导高校师生、投资业主、乡村工匠、艺术家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缔造美丽乡村。

学会注重扶贫先扶智,致力于提高基层决策者和普通民众的素质与技能。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学会先后组织专家开展了美丽岚县规划、王狮乡长门村精准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岚县古迹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等一系列工作,为地方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并通过技术服务、学术讲座、专业培训、专题研讨、示范项目建设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在长门村,学会专家基于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扶贫工作经验,系统地梳理村庄的自然资源和村民意愿,编制一个适用于长门村脱贫致富的村庄规划。希望通过长门村的规划,进一步探索规划帮扶的思路和方法,为岚县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样板。组织岚县各级相关领导和长门村村民代表到“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进行乡村实地考察,期间结合长门村实际展开对其脱贫和发展路径的探讨。在规划编制的具体过程中,规划团队始终以村民意愿为动力,充分发挥村民在村庄规划中的主体意识,与村民共同探讨和编制规划,将村民意愿与规划科学的基本原理相结合,使规划的过程成为村民发现家乡价值的过程和振兴村庄的过程,最终希望规划帮扶能够将“授人以鱼”的局面转变为“授人以渔”。

学会除了动员分支机构的专家积极参与外,还联合同济大学规划院、山西省规划院、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共同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做贡献。

学会党支部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阳坡村党支部结对帮扶,以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方式,助力阳坡村乡村振兴。学会党员及学会专家多次实地调研阳坡村,访谈了基层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干部、贫困户、脱贫户、非贫困户等,通过走村入户,座谈交流等方式,分析存在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对策,为阳坡村鲁沙尔民族手工艺加工基地的规划出谋划策,为当地人居环境建设等提供了很多专业的建议。在学会智力支撑、当地干部勤勉奋进、阳坡村百姓同心协力的共同作用下,阳坡村提前实现了脱贫,并成为了青海省乡村振兴典型。

曲长虹秘书长介绍说,梳理近年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振兴工作,有五点体会。

一是发挥学会优势,开展前瞻性研究,研究起步早、且长期坚持,从专业角度提供决策支撑。

二是体现社团特色,发挥组织优势,成立专门机构,凝心聚力,为专家学者服务基层搭建平台。

三是推动制度创新,从体制机制层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乡村发展行稳致远创造条件。

四是发挥专业专长,通过学术活动、开展专业培训、举办公众号等,为农村人才培养提供服务。

五是加强政治引领,发挥党员关键作用,嫁接专家智慧和村民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价值认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