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第二期低碳生态培训学员心得> 正文

杨嘉:系统学习 观点碰撞 引人思考

2015-04-29 13:2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杨嘉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主任

课程为期六天,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低碳生态规划的理论系统、指标体系、管理与设计方法、低碳交通、绿色建筑与能源等方面。在课程中期举办方组织了南京低碳生态城区建设的实地考察,从实际操作层面提供了规划实施的案例。另外,在培训后期安排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结合自身从事的科研与设计项目进行交互式讨论,促进了交流,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

几天下来,培训课程信息量巨大,本人对于低碳生态的这个领域有了非常多的收获与更加深入的思考,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系统学习,理清思路。首先,课程交代了低碳生态规划产生的国际背景,强调了中国的国际责任与面临的压力,提出低碳生态是目前我国人民大众所关心的实际问题,更是国家转型升级的重要国策与战略抓手。第二,通过多位老师的课程讲授,理清了我国目前阶段碳排放清单的构成,龙惟定老师详细讲述了随着我国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未来减排重点将逐渐由工业减排向城市减排转变,建筑与交通将成为影响碳排放水平的重点。第三,张泉厅长的讲课帮助我们初步理清了低碳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与适用范围,以及低碳生态规划与法定规划的结合关系。第四,了解了低碳规划管理的新思路,叶祖达老师对于低碳生态控规的法律地位以及在规划管理中如何将低碳生态控制内容写进土地出让合同的相关论述对我启发很大。老师们系统的讲解对于学员深入了解低碳生态的目的与内涵非常有帮助,对大家的认知与日常工作影响深远。

(2)设计观点碰撞,撞出火花。设计是本次授课的第二个重点,各种有意思的设计观点涌现,代表了不同设计团队对于低碳生态问题的思考。比如城市设计方面,东南大学薛松老师以河北黄骅为例,就低碳城市建设与城市所面临重要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低成本的湿地模式作为当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要抓手的规划思路,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生态系统方面,重庆大学赵柯老师介绍的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方法通俗易懂,案例里关于基于分级水系而构建的山地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中关于关键种和生态团的描述生动有趣,也让人印象深刻;低碳交通方面,王炜老师就公交优先概念与设计的阐述让人耳目一新。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中,大家学到了很多好的设计思路,这对于个人的设计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3)同学讨论,引人思考。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就个人参与的规划项目进行了介绍与讨论,由于所处地域不同,项目背景不同,大家对于低碳生态这个目标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与方法。两天的时间里大家讨论了北京的限牌政策、德国慕尼黑的河流设计、深圳坪山低碳生态城、浙江海盐的低碳生态实践、山东社区尺度与碳排放关系以及哈尔滨的低碳生态行动等。学员就工作的背景与思路进行了充分交流,互相启发,并结下深厚友谊,为以后长期学习、交流奠定基础。

非常感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本次培训组织工作非常高效,而且处处充满温情,六天的学习让人获益匪浅。同时为了未来更好地推进低碳生态规划的培训工作,个人结合对于低碳生态题目的思考和本次培训体会,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1)低碳生态规划是一个综合的议题,因此不同的专业人士在一起更能够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现在我们的授课中已经有不同背景的老师教授,同学中能否组织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加入,既能够多视角讨论,也能够起到促进未来不同专业的团队合作。

(2)目前低碳生态规划的实践方面仍然是一些公共投资的项目为主体,能否在将来的培训当中引入一些规划管理引导市场开发的具体案例进行讲解,看看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个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广低碳生态的价值观有着现实的意义。

(3)本次的同学讨论很有成效,能否更进一步针对特定区域的特定议题,在一定时间内合作完成相关调研报告或者建议报告,更加体现集体合作的思路。

Baidu
map